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05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Cu/Sn/Cu超声-TLP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 赵洪运 , 李卓霖 , 宋晓国 , 董红杰 , 赵一璇 , 冯吉才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232

利用超声波辅助过渡液相(超声-TLP)软钎焊工艺方法对Cu/Sn/Cu结构进行了钎焊实验,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全Cu-Sn金属间化合物接头,并研究了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超声-TLP接头由15 μm的Cu6Sn5中间层和1 μm的Cu3Sn边界层构成。在超声波作用下,Cu6Sn5晶粒呈现小尺寸等轴状,80%的Cu6Sn5晶粒直径在5 μm以下。由细化的Cu6Sn5晶粒构成的接头表现出较均匀的力学性能,具有较稳定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分别为123 GPa和6.0 GPa;同时具有较高的互连强度,达到了60 MPa。

关键词: 过渡液相软钎焊,超声波,金属间化合物,纳米压痕,剪切强度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层板化学镀Cu工艺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4.04.026

概述了具有盲导通孔的层板化学镀Cu工艺,可以在盲导通孔内部形成均一厚度的化学镀Cu层,适用于制造高径比和高可靠性的层板.

关键词: 层板 , 盲导通孔 , 化学镀Cu层 , 径比

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PECVD淀SiO2的应用

吕文龙 , 罗仲梓 , 何熙 , 张春权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8.01.008

研究了PECVD腔内压力、淀积温度和淀时间等工艺条件对SiO2薄膜的结构、淀速率和抗腐蚀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剥离工艺,并采用AZ5214E光刻胶作为剥离掩模成功制作了约21μm的包裹在金属铝柱周围的SiO2隔热掩模.

关键词: PECVD , SiO2 , AZ5214E , 剥离

影响真空淀膜在平面衬底上分布的一些因素

罗阳 , 任基重

金属学报

探讨了淀时间、衬底温度、多源蒸发以及蒸发速度等因素对真空淀膜厚度分布的影响。发现对各种淀膜均存在一定的临界厚度,当膜小于它时,淀系数即为厚度的函数;讨论了等黑度膜淀时间与衬底温度的关系;双源淀膜厚度分布的测量结果表明,只要膜厚度远大于临界厚度时,则实际测量值与迭加两单源分布曲线之计算值间的差值不大于5%;对蒸发速度影响的研究指出,在计算非定成分样品浓度时,必须考虑到不同蒸发速度的影响。

关键词:

高效电工艺的研究

高大明 , 陈刚 , 覃祚观 , 玉荣华 , 宋卫锋

黄金 doi:10.11792/hj20131217

介绍了一种新的电工艺,其特点是利用常规的电槽,采用多槽串联连续给料的运行方式,同时每个槽独立循环电。新工艺大幅度提高了电积效率,同时将以往的间歇生产变成了稳定的连续生产,扩大了电化学反应器的工业应用范围。以从含金废液中回收金的工业生产为例,采用两槽串联连续给料槽内循环电新工艺代替原来单独使用两台电槽的间歇生产工艺,取得了工艺指标稳定,生产能力提高60%,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金回收率提高等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 反应器效率 , 循环电 , 连续给料 , 多槽串联

分步电工艺从镀金洗水中回收金

玉荣华 , 高大明 , 覃祚观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917

以工业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分步电工艺;其特征是将电过程分步完成,每步均以较大的流量进行给料,且每步给料流量相近。分步电工艺的处理能力与原电工艺(常规连续电工艺)相比大幅提高,两步电工艺的处理能力为原电工艺的2倍以上。该文分析了分步电工艺的原理,其实质在于m槽串联n步电工艺的处理能力为m × n个槽串联连续电时的1/n,而多槽串联连续电的处理能力Qm随着槽数m的增加是呈指数倍增长的。

关键词: 工艺 , 分步电 , 连续电 , 多槽串联 , 反应器效率

锌电新型阳极与电新工艺研究进展

衷水平 , 赖延清 , 蒋良兴 , 田忠良 , 李劼 , 业翔

材料导报

锌电长期采用Pb-Ag合金为阳极.该阳极存在析氧过电位高、易腐蚀且污染阴极锌等问题,因此人们研究了各类新型阳极与电新工艺.综述了铅基多元合金阳极、复合电催化铅基阳极和钛基电催化阳极及Zn-NaClO4联合电解和H2扩散阳极电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展望了锌电新型阳极与电新工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锌电 , 铅基合金阳极 , 钛基电催化阳极 , 联合电解 , 气体电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0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