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降低热喷涂涂层孔隙率的方法

, 孙宏飞 , 于惠博 , 武彬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7.04.003

热喷涂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其涂层孔隙是不可避免的.当涂层用于防腐蚀时,腐蚀介质会通过孔隙到达基体表面,从而造成防护失败.因此,封孔处理是提高涂层防腐蚀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涂层封孔处理的方法,对未来涂层封孔技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一种新的涂层封孔剂--釉.

关键词: 热喷涂 , 孔隙率 , 封孔 ,

物理技术耦合强化在纳米金属粉体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积森 , , 孙金全 , 张洪云 , 于惠博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7.03.014

综述了不同物理技术(包括离子体技术、微波技术、射线辐照等)的有效耦合强化在制备纳米金属粉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纳米金属粉末在表面工程中的应用前景.指出了物理技术耦合强化制备纳米金属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综述 , 纳米金属粉末 , 制备 , 超声波 , 等离子体 , 微波

基于zigzag型碳纳米管分子模型的建立及主要应用

王积森 , 张洪云 , 张国松 , 孙金全 , , 冯忠彬

材料导报

碳纳米管模型的建立是用分子模拟法研究碳纳米管结构、性能、应用的基础.以zigzag型碳纳米管为例,通过分析碳纳米管中碳原子的几何结构,确定一个结构单元中所有碳原子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再利用FORTRAN或C语句对结构单元进行嵌套循环,得到满足要求的碳纳米管模型.并简单介绍了碳纳米管分子模型的主要应用.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分子模型 , zigzag , 几何结构 , 结构单元 , 应用

降低涂层孔隙率的研究进展

于惠博 , 孙宏飞 , 武彬 ,

材料导报

热喷涂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其涂层孔隙是不可避免的.当涂层用于防腐蚀时,腐蚀介质会通过孔隙到达基体表面,从而造成防护失败.因此,封孔处理是提高涂层防腐蚀性能的重要途径.总结了涂层孔隙产生原因及封孔处理的目的,简述了降低热喷涂涂层孔隙率的方法,对未来涂层封孔技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种新型封孔剂--釉.

关键词: 热喷涂 , 孔隙率 , 封孔 ,

碳赋

王寒冰

新型炭材料

杨全红教授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开设“碳质纳米材料和绿色电源科技”课程多年,后又在天津大学全校范围内开设“简单造就神奇--从富勒烯、碳纳米管到石墨烯”的创新选修课。“梦想照进现实”、“简单造就神奇”以及“科研嗅觉、科研味觉”是这两门课共同的主题词。科学追梦之旅中的“柳暗花明”和“无心插柳”、纳观世界中的“至简至奇”触动着少年同学的心弦;潜移默化中,“灵敏嗅觉”和“发达味觉”成为少年同学对“创新”的理解……课后作业,同学们用诗词歌赋书写着对科学的热爱和科研生活的憧憬……此文为其中的一篇作业,作者为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08级王寒冰同学。该文生动地描述了富勒烯发现中的“意外之”、碳纳米管发现中的“失落之”以及石墨烯发现中的“追寻之”,字里行间透着对“碳”之“”和科研之美的感悟……

关键词:

潮白河河道现场溶试验?

张志永 , 焦剑妮 , 黄欢 , 吴丁丁 , 明柱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3.2014051801

南水北调水进京后部分水源将通过潮白河河道人工回灌至地下储存,以涵养严重亏损的地下水资源。为研究回灌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本研究在潮白河河道开展了现场溶试验,通过测试分析K+、Na+、Ca2+、Mg2+、HCO-3、Cl-、SO2-4、NH3?N、NO2?N、NO3?N、F-、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pH值等水质指标的变化特征,从水岩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水质变化机理,为南水北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回灌水源在包气带介质运移过程中物理溶现象显著,试验过程中发生了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氨氮解析和硝化作用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关键词: 南水北调 , 人工回灌 , 溶试验 , 水岩相互作用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触变型不饱和聚酯漆涂工艺的探讨

王谢军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3.04.011

利用触变型不饱和聚酯漆(PE漆)剪切后变稀,静置后返稠的特性,将其用于大平面木工件的涂涂装.介绍了涂工艺的工件预处理、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涂工艺参数以及涂涂装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触变型不饱和聚酯漆 , , 木工件

铂族元素分离中的萃树脂技术

李华昌 , 周春山 , 符斌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1.04.010

本文从萃树脂在单个、2个、3个及以上铂族元素分离提取中的应用三方面进行了综述.萃树脂技术将溶剂萃取的高选择性和离子交换的简便、高效性结合起来,克服了溶剂萃取污染严重、分相困难和离子交换树脂合成困难、成本高等缺点,成为1种新型的简便、高效和环境友好的分离技术.该技术为铂族元素分离开拓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铂族元素 , 树脂 , 分离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