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00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含等离子喷涂ZrO2热障涂层的Ti3XC2(X=Al, Si)性能研究

保山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266

在1450 ℃真空下保温1.5 h进行热压反应烧结制备了纯度为90%以上的Ti3AlC2和Ti3SiC2层状结构陶瓷, 研究了它们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热物理特性, 并在2种陶瓷基体上进行了无金属粘结过渡层等离子喷涂ZrO2 热障涂层处理, 考察了涂层的结合强度与热冲击特性. 结果表明, Ti3AlC2和Ti3SiC2基体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536 MPa, 7.8 MPa·m1/2和457 MPa, 6.8 MPa·m1/2, 在25-1000 ℃温度范围内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分别为8.77×10-6和9.14×10-6/℃, 前者的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均优于后者; 等离子喷涂后, 整体材料的热导率下降幅度达60%以上, 涂层与基体结合牢固且具有良好的抗热冲击特性; 对2种基体的涂层隔热效应的计算表明, 0.3 mm厚ZrO2涂层外表面与内界面的温差分别为341和358 ℃, 可显著提高工件的使用温度.

关键词: Ti3XC2(X=Al, Si) , mechanical property , thermal-physical property , ZrO2 coating , plasma spraying

汝官瓷、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兰州宁阱核心电极的最优电压幅值计算

孙宇梁 , 王永生 , 田玉林 , 王均英 , 黄文学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2.03.341

宁阱是用于直接测量原子核质量的精确设备.为了保证宁阱的测量精度,需在阱中心产生精准的四极静电场,而四极静电场是通过对宁阱的核心电极施加合适的电压产生的.采用公式推导法和最小二乘法两种方法计算得到了LPT核心电极需加电压幅值.对于公式推导法,电压值完全从理论出发,经公式推导后计算得到;最小二乘法的出发点是使取样偏差的平方和最小,且通过仿真模拟考虑了电极的实际几何形状.由这两种方法得到的非四极项系数C4和C6,可用于估算因偏离理想四极电场所产生的实验误差.虽然这两种方法的出发点不同,但都可以在阱中心产生需要的四极电场.

关键词: 宁阱 , 质量测量 , 四极电场 , 电极电压

渚文化玉器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考古学意义

程军 , 杨学 , 杨晓勇 , 王昌燧 , 王巨宽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4.001

本文利用ICP-MS对新石器时代渚文化瑶山遗址出土的古玉器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并与产于新疆和阗玉石矿的软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瑶山古玉器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特征比值均明显不同于和阗玉,说明渚文化玉器的玉石应选自当地,这与李约瑟[1]教授认为中国古玉器都源于新疆和阗的论点不同.

关键词: 渚玉器 , ICP-MS , 稀土元素(REE) , 产地分析

秒激光泵浦-探测热反射系统的建立与调试

祝捷 , 唐大伟 , 程光华 , 韩鹏 , 赵卫 ,

工程热物理学报

建立了用来研究超快传热现象的秒激光泵浦-探测热反射系统.利用该系统测量并得到了在140fs(秒)超短脉冲激光加热下, 50 nm金膜的非平衡电子温升引起的反射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由于加热光单脉冲能量密度只有5×10-3mJ/cm2,估算最高温升在10 K以内,这有效地减小了由丁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差.论文介绍了在系统的调试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秒激光泵浦-探测系统 , 超短脉冲激光加热 , 金膜

减温降计算模型

付国忠 , 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 温降 , 模型

历代州窑古瓷的元素组成特征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预热温度对钢包钢时的内衬温度及应力影响

程本军 , 李鹏飞 , 谭慎迁 , 赵启成

钢铁研究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210

为了确定合适的钢包烘烤预热温度,以某钢厂90 t整体铝镁浇注料钢包为原型进行数值模拟,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采用间接耦合法进行计算,得出了不同烘烤预热温度工况下,钢包钢时的内衬温度变化及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提高钢包预热温度可以降低钢包内衬的温升及钢液温降幅度,减小钢包内衬的温度梯度,减少内衬材料受热应力所引起的热震破坏,从而延长钢包使用寿命.综合考虑钢包内衬水分排除、节能及热应力分布等因素,钢包预热温度取1 173~1 273 K最佳;钢包底部的烘烤预热温度应提高到1 373 K.

关键词: 预热温度 , 钢包 , 数值模拟 , 应力分布

速度和创新决定一切——浅谈朝阳百锆业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远清 , 陈炜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06.06.003

主要介绍了朝阳百锆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展望了公司的发展前景,指出了公司的进步得益于创新和速度,提出了创一流企业,创一流产品,开拓创新,永无止境,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发展宗旨.

关键词: 海绵钛 , , 海绵锆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0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