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85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颗粒对铝基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的影响

张建云 , 邹晋 , 周贤良 ,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SiCp/Al复合材料制备冷却后的热残余应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平面应力单颗粒及多颗粒复合材料几何模型,研究了颗粒形貌及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颗粒和基体的界面附近存在较大的热残余应力,球形颗粒模型热残余应力比方形颗粒模型热残余应力,多颗粒模型中应力分布较复杂,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随颗粒体积分数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 SiC颗粒 , 热残余应力 , 有限元方法

热处理温度对510L热轧带钢原始氧化皮结构及其腐蚀行为的影响

叶志国 , 朱敏 , 周贤良 , , 崔霞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1.05.012

利用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工艺改善510L热轧带钢表面原始氧化皮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电化学测试方法对不同结构氧化皮的热轧带钢在NaHSO<,3>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570℃时,随氧化温度的增加,氧化皮上分布的白色弥散状组织减少,氧化皮的微观形貌由带毛刺的颗粒状演变成针叶状,氧化皮更致密,氧化皮中的Fe<,2>O<,3>的相对含量增加,不同温度制备的热轧带钢氧化皮的耐蚀性由好到差依次为550,500,450,400,350℃.氧化温度介于570℃>T>450℃时,原始氧化皮的耐蚀性可通过热处理得到改善.

关键词: 温度 , 510L热轧带钢 , 氧化皮 , 耐蚀性

热处理温度对510L钢氧化皮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

周贤良 , 聂轮 , , 叶志国 , 崔霞 , 陈庆军 , 邹爱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在510L钢表面制备氧化皮。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氧化皮的截面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定其结构;并采用干湿周期浸润实验、扫描Kelvin探针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不同结构的氧化皮热轧带钢在0.01 mol/L NaHSO3溶液的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氧化皮厚度增加和微观孔隙增多;在保证氧化皮连续、氧化皮/基体结合良好的情况下,氧化皮厚度对氧化皮耐蚀性能起到较大作用;不同温度下生成的热轧带钢氧化皮的耐蚀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580、560、550和500℃。

关键词: 热处理温度 , 氧化皮 , 组织结构 , 耐蚀性

不同晶型MnO2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

黄延立 , 叶志国 , 彭新元 , 胡生双 , , 周贤良 , 袁学滔

机械工程材料

用不同晶型的MnO2粉体制备了β-MnO2和γ-MnO2电极,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试验研究了上述两种电极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β-MnO2和γ-MnO2电极都具有良好的电容性能,但后者具有更为良好的倍率放电性能,适合大电流充放电;在300mA.g-1的电流密度下,经5 000个循环充放电之后,β-MnO2电极已失效,而γ-MnO2电极的容量保持率还高达89.2%。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 MnO2 , 电化学特性 , 电极

热处理对超级电容器MnO_2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叶志国 , 黄广斌 , 刘华英 , 董应虎 , 周贤良 , , 袁学滔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阳极电沉积法制备MnO2粉末,并在不同温度(200~450℃)下对MnO2热处理,通过XRD分析热处理温度对MnO2粉末物相结构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法测试热处理温度对MnO2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MnO2由原始的γ-MnO2逐渐变为β-MnO2,MnO2电极的比容量先增加后减小;当温度为300℃时,MnO2电极的比容量达到最高,在0.5 mol/L Na2SO4溶液中循环伏安扫描速度为10 mV.s-1条件下,电极比容量为156 F.g-1,且此时电极的稳定性良好,在10000个循环充放电内MnO2电极比容量几乎无衰减。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 二氧化锰电极 , 热处理温度 , 电化学性能

Fe41Co7Cr15Mo14Y2C15B6大块非晶合金的变温晶化动力学研究

陈庆军 , 魏丹丹 , 周贤良 , 晏建武 , , 艾云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差热分析法(DTA)研究了具有高玻璃形成能力的Fe41Co7Cr15Mo14Y2C15B6块体非晶合金的变温晶化动力学.由热分析曲线得到玻璃转变温度Tg、晶化起始温度Tx和晶化峰值温度Tp1、Tp2,这些特征温度具有明显的动力学效应.运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分别计算出不同升温速率下该Fe基块体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激活能Eg、晶化激活能Ex与激活能Ep1、Ep2.采用Kissinger方法和Ozawa方法解释了此大块非晶合金具有高的热稳定性的热力学机制.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 变温晶化动力学 , 玻璃形成能力 , 激活能 , 热稳定性

不同冷却方式对热轧带钢氧化皮结构及其耐蚀性的影响

周贤良 , 朱敏 , , 叶志国 , 崔霞 , 邹爱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利用不同冷却方式在SS400热轧带钢表面形成了不同结构的氧化皮,通过腐蚀形貌宏观观察、SEM、EDS、XRD、失重法、干湿周期浸润腐蚀加速实验和电化学方法对不同结构氧化皮的热轧带钢在NaHSO3溶液中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不同冷却方式下所制热轧带钢的氧化皮均主要由Fe3O4组成,另含有Fe2O3和Fe。随着冷却速度的减小,氧化皮中Fe3O4的含量增加,但未发现有FeO;随炉冷却所制热轧带钢的氧化皮较厚且均匀,并存在分层现象(外层为Fe2O3,内层为Fe3O4+Fe),在NaHSO3溶液中耐蚀性最好;装罐冷却所制氧化皮较均匀平整,耐蚀性次之;自然空冷所制氧化皮存在着较多的缺陷,耐蚀性最差。

关键词: 冷却方式 , oxide scale , corrosion behavior , corrosion resistance

电子封装SiCp/356Al复合材料制备及热膨胀性能

张建云 , 孙良新 , 王磊 ,

功能材料

采用无压渗透法制备了SiCp/356Al复合材料,用SEM和XRD对复合材料组织形貌和物相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复合材料在50~400℃温度区间的热膨胀系数,分析了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iCp/356Al复合材料中SiC颗粒分布均匀,无明显新相形成,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比基体合金的热膨胀系数显著降低,复合材料热应力引起热膨胀性能的变化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关键词: 电子封装 , 无压渗透 , SiCp/356Al复合材料 , 热膨胀系数

电子封装用SiCp/ZL101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研究

张建云 , 孙良新 , 洪平 ,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4.04.008

采用无压渗透法制备了SiCp/ZLlo1复合材料,测定了SiCp/ZL101复合材料在25℃~400℃区间的线膨胀系数值,运用理论模型对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热膨胀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比基体合金显著降低,Tumer模型对SiCp/ZL101复合材料线膨胀系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接近,复合材料热应力引起线膨胀性能的变化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关键词: 电子封装 , SiCp/ZL101复合材料 , 线膨胀系数 , 热应力

Fe43Cr16Mo16C18B5Y2大块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及力学性能研究

陈庆军 , 魏丹丹 , 周贤良 , , 张建云 , 艾云龙

材料导报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出Fe43Cr16Mo16C18B5Y2块体非晶合金,并用XRD、SEM、DSC、硬度和压痕实验分别研究了该合金的结构、压缩断口形貌、晶化特征、硬度和断裂韧度.由热分析曲线得到玻璃转变温度(Tg)、晶化起始温度(Tx)和晶化峰值温度(Tp),这些特征温度具有明显的动力学效应.用Kissinger方法计算出不同升温速率下该Fe基块体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激活能Eg、晶化激活能Ex、激活能Ep,结果表明该合金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该块体非晶合金的硬度高达1178kg/mm2,断裂韧度为7.614MPa·m1/2,呈典型的脆性断裂,通过压缩断口形貌的观察发现该块体非晶合金的断裂呈现剪切断裂模式.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 晶化行为 , 激活能 , 力学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8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