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伟根
,
李阳
,
徐晨
,
卢敏
,
郭东杰
,
戴振东
机械工程材料
首先在聚氨酯泡沫基体表面化学镀一层铜,然后电沉积铁,再对聚氨酯进行不同方式的热解,最后对泡沫铁进行还原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泡沫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以及热解方式对泡沫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气中热解聚氨酯基体可以有效减少泡沫铁的氧化,获得更好的力学性能;在相变温度以上进行热处理可以有效消除泡沫铁的脆性,减少缺陷;在960℃左右的还原气氛中保温处理2h,可使泡沫铁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电沉积
,
泡沫铁
,
热处理
,
力学性能
王建立
,
马维刚
,
张兴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在"T"型加热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测量单根纤维真实热导率和热扩散率的实验方法.通过在"T"型加热法的热线中通入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可以改变被测纤维热渗透厚度,将热线与纤维节点的接触热阻和纤维的真实热阻分离,进而得到纤维的真实热导率和热扩散率.
关键词:
"T"型加热法
,
热导率
,
接触热阻
,
单根纤维
李先懿
,
郑凯波
,
陈冠雨
,
莫晓亮
,
孙大林
,
陈国荣
功能材料
用溶液法制备了CuTCNQ纳米线.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样品的结构及形貌,用拉曼光谱(Raman)研究了CuTCNQ纳米线的电荷转移情况.研究了其不同温度下的电学特性.CuTCNQ纳米线的长度为1~8μm,直径50~300nm.XRD结果显示制备得到的CuTCNQ为Ⅰ相.研究表明,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单根CuTCNQ纳米线表现出可逆的电开关特性,阻态转变前后其电阻的变化达3个数量级.高低阻态转变电场阈值约为1.8 V/μm.另外,CuTCNQ纳米线的电阻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温度低于临界值160K时,低阻态的CuTCNQ纳米线将出现负阻效应.
关键词:
金属有机配合物
,
CuTCNQ
,
纳米线
,
电荷转移
,
开关特性
,
负阻效应
赵金平
,
陈建
,
张敬雨
,
刘群青
,
张胜利
新型炭材料
用金相显微镜研究了单根膨胀石墨蠕虫压片的表面,发现其具有类似于金属的金相结构.用金属粒度评级软件对所得图像的晶间界进行重构,并分析了其平均粒径.结果表明:蠕虫压片晶粒平均粒径为30 μm~45μm,与原始天然鳞片石墨的粒度及膨胀工艺无关.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与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表明:蠕虫压片晶粒存在亚结构,亚结构晶粒内部石墨的结晶完善,单个亚晶粒与原始鳞片石墨外观相同,呈片状,La为3μm ~8μm,Lc为30nm ~80nm.此外,根据XRD数据计算了压片后的膨胀石墨晶粒的取向度和峰背比值,发现晶粒沿垂直于压力的平面取向排列,并且压力越大,晶体的取向越明显.
关键词:
膨胀石墨
,
晶粒结构
,
取向度
孙爱平
,
张强
,
沈靖
,
李家锋
,
江浩
,
高伟
,
董玉华
腐蚀与防护
对南海西部某油井井下油管单根连接的腐蚀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并查找了相关失效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油管接箍
,
失效分析
,
腐蚀
,
油田
王照亮
,
唐大伟
,
郑兴华
,
布文峰
,
张伟刚
工程热物理学报
考虑环境热损失,建立了单根碳纤维沿轴向的导热方程,得到了碳纤维热参数与交流加热信号的频域特性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适用于微细导电线或丝的3ω测试系统.利用3ω方法同时测量了单根碳纤维沿轴向的导热系数和热容.在室温下测量了Pt丝的导热系数和热容,验证了建立的实验系统的合理性,利用该方法测量的直径为7 μm单根碳纤维沿轴向的导热系数和热容分别为84.35 W·m-1·K-1和1.19 MJ·m-3·K-1.给出了实验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建立的实验系统可用于单根碳纳米管或导电纳米线热参数的表征.
关键词:
3ω法
,
导热系数
,
热容
,
碳纤维
王建立
,
顾明
,
马维刚
,
张兴
,
宋燕
新型炭材料
采用"T"形法测量了温度100K~400K范围内单根沥青基炭纤维的热导率.结果表明,在300K以下,由于边界散射的影响,炭纤维热导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350K左右渐趋于饱和,对应热导率约为800W/(in·K),400K附近热导率又增大至920W/(in·K).在不改变接触点的前提下,通过测量同一根纤维小同长度对应的热导率,估计了炭纤维与热线节点处的接触热阻,并讨论了不同温度下辐射对热导率测量的影响,最后得到热导率的测量不确定度在±13%以内.
关键词:
"T"形法
,
热导率
,
单根沥青基炭纤维
王建立
,
顾明
,
马维刚
,
张兴
,
宋燕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了解决"T"形法中的接触热阻问题,本文在不改变纤维与热线之间的接触节点的前提下,通过测量同一根纤维不同长度对应的表观热阻,同时得到了纤维热导率以及节点的接触热阻.用变长度"T"形法测量得到 Pt 丝以及两根沥青基碳纤维的热导率分别为 73,480 和 500 W m-1 K-1.
关键词:
接触热阻
,
变长度"T"形法
,
单根纤维
,
热导率
胡兆辉
,
刘松锋
,
梅林波
,
方旭
,
叶笃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 1673-2812.2017.02.014
采用成组法和升降法开展了室温某17-4PH末级长叶片叶根纵、横方向光滑与缺口试样的疲劳试验,获得了两个方向上材料的S-N曲线,并对典型疲劳断裂试样进行了断口宏微观形貌观察.结果表明:叶片叶根纵、横方向的疲劳强度基本一致,在长寿命区,纵向疲劳强度略高于横向;光滑试样的疲劳断裂主要呈现单裂纹源特征,而缺口试样呈现多裂纹源汇聚的断裂形貌.结合试样缺口根部的弹塑性应变分析,进一步讨论了叶片叶根纵、横方向的疲劳缺口效应.
关键词:
17-4PH不锈钢
,
S-N曲线
,
疲劳缺口系数
,
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