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17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金纳米线-介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和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

张倩 , , 陆学民 , 路庆华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2782

利用热气流法制备的宏观平行取向介孔二氧化硅薄膜为载体,经氨基硅烷APTS对孔道进行表面修饰后,在介孔孔道中原位生成了金纳米线.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介孔孔道的限制效应,在氯金酸的乙醇溶液中浸泡较长时间后,利用氢气还原可获得长径比较大的金纳米线.Z扫描测试表明,这种金纳米线-介孔二氧化硅复合薄膜材料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在532 nm的激光下,它还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有望在新型光学器件方面得到应用.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 金纳米线 , 非线性光学 , 取向

角钻头钻削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

刘洋 , 李鹏南 , 陈明 , 邱新义 , 胡立湘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5.06.012

采用双角钻头和普通麻花钻对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进行钻削试验,从钻削轴向力、制孔出口质量和表面粗糙度等方面分析双角钻头在不同加工参数下制孔特点,并与普通麻花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麻花钻对比,双角钻头钻削CFRP时钻削轴向力减小约20%,制孔出口质量更好,孔壁的表面粗糙度值减小,体现优异的切削性能更适合CFRP的制孔加工.

关键词: 角钻头 , CFRP , 钻削轴向力 , 出口质量 , 孔壁表面粗糙度

角钻头钻削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钻孔缺陷的研究

刘洋 , 李鹏南 , 陈明 , 邱新义 , 唐玲艳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6.05.010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孔时易产生撕裂、毛刺等缺陷的特点,采用双角钻头为研究对象,从横刃、第一主切削刃和第二主切削刃对孔入、出口缺陷的影响和加工参数对撕裂因子的影响规律等方面分析双角钻头钻孔特点,并与普通麻花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加工参数下,双角钻头双主切削刃加工特点降低了入、出口钻削轴向力,有效抑制了入、出口撕裂、毛刺等缺陷产生,更适合于钻削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轴转速增大有利于减小撕裂因子,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加撕裂因子呈增大的趋势.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试验两种钻头钻孔入、出口的撕裂因子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回归预测模型.

关键词: 角钻头 , 碳纤维复合材料 , 撕裂 , 加工参数

Л型泡浮选装置

李明德 , 沈根生

金属学报

<正> 泡(或无泡沫)浮选法是一种在浮选研究领域内广为采用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各种浮选药剂(捕收剂、起泡剂和調整剂)对矿物的作用、研究药剂与矿物作用的动力学以及研究各种矿物的可浮性。在研究矿石的可选性时,它也可以用来研究矿物分选的条件。泡浮选法对于研究具有起泡能力的捕收剂的性貭尤为适用,它可以避

关键词:

取代芳烃的硝化

王鹏程 , 陈晶 , 陆明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575

以甲苯、乙苯、异丙苯、叔丁基苯、氟苯等为硝化底物,通过混酸硝化得到这些取代芳烃转化率最大时的混酸硝化强度φ. 运用密度泛涵理论,在B3LYP/6-311G* *水平上优化了9种单元芳烃的几何构型,计算苯环上C原子电荷分布. 讨论了9种取代基的定位效应,以苯环取代基以外环上C原子总净电荷QRΣC(2~6)表示取代苯的硝化反应活性与硝化强度φ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烷基苯、卤苯、硝基苯的硝化反应活性与其混酸硝化转化率达最大时的混酸硝化强度φ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 芳烃 , 混酸硝化 , 量子化学计算 , 定位效应

曝光图像法测量气固两相流速度场

张晶晶 , 范学良 , 蔡小舒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曝光图像的气固两相流固相颗粒的速度场测量方法。通过控制相机的次曝光时间获得流场中颗粒的帧运动模糊图像,运用分水岭算法分割图像,提取颗粒,由自相关函数获得各颗粒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重建二维速度场。利用该方法对玻璃珠在空气中重力沉降的速度测量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矢量场与颗粒运动轨迹相符,说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气固两相流速度场的测量。研究发现使用片光源比背光源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速度值。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 速度场 , 运动模糊 , 曝光

因素对分散二氧化硅微球制备的影响

李朝毅 , 段涛 , 杨玉山

材料导报

以氨水为催化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醇为溶剂,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分散SiO2微球,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着重研究了正硅酸乙酯添加方式、反应温度、溶剂类型等因素对SiO2的颗粒大小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硅酸水解对醇溶剂是有选择性的,乙醇作为溶剂合成SiO2的分散性和球形度最好.连续滴定和分步滴定更有利于分散SiO2微球的形成.水解温度升高,生成的颗粒粒径将运渐增大,最佳反应温度为常温25℃或恒温水浴25~35℃.

关键词: SiO2 , 分散 , 微球 , 因素

光子源和光子探测器研究进展

李健军 , 郑小兵 , 冯渝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6.06.003

在众多的量子信息方案中,光学方法是独特的,因为它们允许长距离的通信且提供量子计算新的方法.在光量子信息处理过程中,光子源和探测器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回顾了测量和产生光子的方法,且讨论了它们在量子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量子信息 , 光子源 , 光子探测器

颗粒脱硫反应模型分析

陈兵 , 张学学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在颗粒脱硫缩核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晶粒模型,并指出了原有晶粒模型中的不足之处,分析了晶粒初始孔隙率非均匀的原因,建立了一个初始孔隙率沿半径变化的改进晶粒模型.改进后的非均匀模型考虑到颗粒内部初始孔隙率的非均匀性,分析了非均匀初始孔隙率对脱硫效率和脱硫剂利用率的影响,并给出了初始非均匀孔隙率模型的完整的数学描述.

关键词: 干法脱硫 , 晶粒模型 , 孔隙率 , 数学模型

X光级衍射光栅的研究进展

黄成龙 , 张继成 , 易勇 , 曹磊峰 , 王红斌

材料导报

介绍了级衍射光栅的应用背景及其基本理论,分析了级衍射光栅与传统黑白透射光栅的不同之处.阐述了级衍射光栅的制作技术,分析了以电子束光刻、X射线光刻和微电镀技术为主的工艺路线的优缺点.综述了X光级衍射光栅的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X光级衍射光栅 , 黑白透射光栅 , 电子束光刻 , X射线光刻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1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