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34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表面改性的MgO纳米粒子对LDPE和XLPE力学、热学性能及空间电荷分布的影响

, 侯世杰 , 刘飞 , 张军 , 黄兴溢 , 江平开

绝缘材料 doi:10.16790/j.cnki.1009-9239.im.2016.05.007

采用两种不同烷基链长的硅烷偶联剂(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氧化镁(MgO)纳米粒子.红外光谱(FTIR)和固体核磁(13C NMR)证明硅烷偶联剂成功接枝到MgO粒子表面,TEM图显示烷基硅烷表面改性的MgO在有机溶剂中分散更好.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MgO含量为1%的MgO/LDPE和MgO/XLPE纳米复合材料,研究MgO纳米粒子对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空间电荷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MgO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LDPE和XLPE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并可明显抑制材料中的空间电荷.XLPE、MgO/XLPE、MgO-C3/XLPE和MgO-C16/XLPE的平均体电荷密度分别为7.1 C/m3、2.4 C/m3、1.3 C/m3和2.0 C/m3.

关键词: 聚乙烯 , MgO , 表面改性 , 热稳定性 , 空间电荷

广西凌云县红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杨鹏喜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805

楼金矿床属于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位于凌云县弄广—沙里环台大断裂带上。矿区构造相对简单,出露地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浊流沉积碎屑岩。对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归纳总结了找矿标志。研究表明,古岩溶剥蚀面上的层间断裂带为成矿有利部位;中三叠统百逢组第二段的浊流沉积碎屑岩是金矿床的控矿围岩及矿源层;硅化、黄(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等围岩蚀变较好的地段金品位相对较好;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显示有Au、Ag、As、Sb综合异常的地段往往能找到金矿(化)体。应加大对矿床中深部的地质找矿工作,有望进一步增加储量。

关键词: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找矿标志 , 楼金矿床 , 广西

定向凝固包合金带状组织的形成机制及相选择Ⅰ.带状组织的形成机制

李新中 , 郭景杰 , 苏彦庆 , 吴士平 , 傅恒志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5.06.007

对定向凝固包合金在不同生长条件下,初生相和包相分别作为单相和充分形核相以低速平界面生长时,从初始到稳态的整个过渡区间,两相在界面及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溶质分布进行了分析.利用充分形核假设和成分过冷准则以及相稳定生长的最高界面温度判据,分析了初始过渡区内可能发生的第二相形核转变,确定了形成带状组织的成分条件.考虑到相生长的历史相关性,将带状组织区分为周期性带状组织区和单一带状组织区,更能够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对TAl合金的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关键词: 合金 , 定向凝固 , 带状组织

添加有NiOOH的混合型Ni(OH)2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袁国霞 , 黄可龙 , 刘素琴 , 仲晓玲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1099

采用络合沉淀法制备了具有特殊表面纳米片状结构的微米级混合型氢氧化镍,并研究了添加化学氧化NiOOH纳米颗粒对述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XRD等手段表征了样品的形貌及物相特征,并考察了其作为镍氢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的纳米片状β-NiOOH随机分布在氢氧化镍表而以制备的样品为正极材料组装成镍氢模拟电池,在0.2C充放电条件下,制备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可达306mAh/g;添加NiOOH能有效地改善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添加量为7wt%时,0.2C充放电条件下样品放电比容量为326mAh/g,在2C充放电条件下放电比容量可达311mAh/g.

关键词: 氢氧化镍 , 羟基氧化镍 , 化学氧化

Zr掺杂Pt/TiO2催化剂光热催化氧化苯

王光平 , 仇伟 , 任成军 , 柴军军 , 董伟 , 陈耀强 , 龚茂初

催化学报

以TiOSO4和ZrOCO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r掺杂量为5%的TiO2样品,分别于500,650及700℃焙烧,然后采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贵金属Pt(0.5%)制得系列复合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的掺杂提高了TiO2的型转变温度,催化剂的比表而积和TiO2品格缺陷增加,产生了较多的氧空位,催化剂的表面羟基和禁带宽度增加.适宜的锐钛矿/金红石混有效地分离了光生电子与空穴.催化剂在200℃和30W紫外光辐照进行光热催化氧化气相苯实验,结果表明,zr掺杂显著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反应速率常数提高了62%~90%,适宜金红石相含量的混型催化剂活性较单-锐钛矿相更高,其中,650℃焙烧的zr掺杂混(含金红石8%)催化剂活性最高.气相苯的光热催化过程不是光催化与热催化的简单叠加,而是存在协同作用.

关键词: , , 二氧化钛 , , 光热催化 , 共沉淀法 , 锐钛矿/金红石混

Co基非/纳米化及磁性能的研究评述

王冰霞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5-8192.2007.02.008

简要介绍了Co基非纳米的组成及应用,讨论了Co基非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化产物对磁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Co基非晶态合金 , 非晶形成能力 , 软磁性 , 化产物 , 矫顽力

纳米镁铝尖晶石透明微玻璃的化行为研究

范仕刚 , 余明清 , 张林 , 赵春霞 , 陈广乐 , 王坤 , 刘杰 , 张联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DTA、XRD和TEM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微玻璃化行为的影响,并制备出具有纳米镁铝尖晶石为相的微玻璃.

关键词: 纳米 , 镁铝尖晶石 , , 玻璃

合金纳米化的研究进展

吴文飞 , 姚可夫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纳米材料是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最具吸引力的材料之一.而非合金化法是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非合金纳米化的主要方法和研究动态,包括热致化、电致化、机械化和高压化等.并对各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最新进展进行了述评.同时介绍了清华大学在大块非合金高强脉冲电流化研究中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 合金 , 纳米 , Zr41Ti14Cu12.5Ni10Be22.5

β-SiC须的孪构型观察

周延春 , 常昕 , 周敬 , 夏非

金属学报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气—液—固(VLS)法生长的β—SiC须中的孪构型。在竹节状的SiC须中,β—SiC节与含高密度堆垛层错(或一维无序)的节之间孪生相连,其李界为{111}_β;同时还观察到有的β-SiC节被{111}_β孪界分为两节。此外,在须的头部及分叉处还观察到了孪界平行须轴向的孪结构。利用选区电子衍射和像衍衬分析发现,这种双晶SiC须的孪晶面平行于基体的{001}_M。

关键词: SiC , twin , bicrystalline whisker , null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43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