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正静
,
戴洁
,
张志兰
,
卞国庆
,
汤德祥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1.07.012
由草酸氧钛,柠檬酸,乙酸铅和乙酸锌或草酸镉,用sol-gel法制得掺杂Zn(Ⅱ)、Cd(Ⅱ)的钛酸铅纳米材料,并用XRD、TEM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掺杂钛酸铅对水溶性活性翠蓝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比同法制备的纯PbTiO3纳米粉要高;Zn(Ⅱ)和Cd(Ⅱ)的掺杂摩尔分数各为5%时活性最高. 掺杂Zn(Ⅱ)的催化剂的活性优于掺杂Cd(Ⅱ)的催化剂. 产品在pH<10的范围内,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关键词:
纳米PbTiO3,掺杂催化剂,Zn(Ⅱ),Cd(Ⅱ),活性染料,光降解
李文戈
,
朱琴玉
,
戴洁
,
蒋正静
,
卞国庆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10.003
用溶剂热合成技术制备了配位光催化剂[(ZnS)2(pn)]n(pn=1,3-丙二胺). XRD、FT-Raman、TG等各种测定表明,该化合物中丙二胺与ZnS分子片通过配位键结合,是一种多聚结构的无机-有机杂化配位化合物. 该化合物对活性紫(X-2R)染料的光降解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经汞灯照射50 min后染料的残存率为20%. 催化剂经10次反复使用后,其催化效率基本不变.
关键词:
硫化锌
,
配合物
,
丙二胺
,
溶剂热合成
,
光催化降解
郭文娟
,
郭琳
,
戴洁
,
卞国庆
,
卢雯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9.003
合成了一种新的四硫富瓦烯衍生物修饰的银溶胶,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紫外、拉曼光谱和循环伏安法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 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纳米银颗粒为球形,其直径约为70 nm,用四硫富瓦烯衍生物修饰的银纳米粒子有较好的单分散性. 将修饰后的银溶胶固着在Pt片电极上进行了电化学测定. 结果显示,修饰后的纳米银颗粒具有较好的氧化还原活性. 2组氧化-还原峰(E1/2)为0.67和0.86 V,分别对应于TTF/TTF·+和TTF·+/TTF2+ 2个单电子氧化过程.
关键词:
银溶胶
,
纳米粒子
,
四硫富瓦烯
,
氧化还原
,
表面修饰
孙清
,
李谷丰
,
邓乾民
,
刘杰民
,
时国庆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0.2015031001
为实现对环境及食品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高灵敏检测,通过优化一系列试剂盒参数,研制了一步间接竞争ELISA检测试剂盒.优化后的包被缓冲液为90 mmol·L-1、pH 4.6的柠檬酸缓冲液,最佳反应pH值为7.4,抗体包被浓度为0.2μg·mL-1, HRP?BSA?AFB1稀释比为1/4000,标品稀释液为含7%甲醇的PBST溶液.优化后试剂盒IC50值为66 pg·mL-1,检测限为7.6 pg·mL-1,检测线性范围为10—810 pg·mL-1.试剂盒对不同AFB1添加水平(0.5μg·kg-1,1μg·kg-1)的玉米、豆粕和鱼粉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8.4%—134.8%.对玉米、豆粕和鱼粉样品各20份盲样测试结果表明,试剂盒检测结果与HPLC?MS/MS检测结果吻合.
关键词:
ELISA
,
黄曲霉毒素B1
,
残留
,
试剂盒
王建方
,
陈朝辉
,
刘维民
,
齐尚奎
,
谢征芳
材料导报
采用XPS对两种不同的碳纤维表面进行了分析,制备了束丝Cf/SiC复合材料,并采用束丝拉伸强度表征其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主要有C、O两种元素存在,其中碳主要有C-C和C-O两种存在方式,并且两种纤维的Ols/Cls有明显的不同.当氧含量高时,纤维在经历高温处理后强度卞降幅度较大,所制备的Cf/SiC复合材料性能较差.
关键词:
碳纤维 表面状态 XPS Cf/SiC复合材料
刘波
,
曾幸荣
,
王岩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5381.2005.04.003
采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和十二烷基二甲基卞基氯化铵(DDBAC)改性蒙脱土,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作相容剂,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PP/OMMT).结果表明,PP-g-MAH能有效地改善PP与OMMT的相容性,当OTAC改性的蒙脱土(OMMT-O)用量为5wt%、PP-g-MAH用量为l0wt%时,PP/PP-g-MAH/OMMT-O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为5.4 KJ/m2,比纯PP提高了80%,极限氧指数(LOI)由PP的18提高到23.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PP已经插层进入到蒙脱土片层中,部分蒙脱土产生了剥离.
关键词:
聚丙烯
,
蒙脱土
,
纳米复合材料
,
熔融插层
,
阻燃
鹿海军
,
梁国正
,
张宝艳
,
陈祥宝
,
马晓艳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1.002
采用十二烷基二甲基卞基氯化铵(DBDA)和间苯二甲胺(MXDA)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有机化改¨蒙脱土(MMTⅡ),通过球磨法来促进其在环氧树脂中的细化与分散,制备出具有良好解离结构的MMTⅡ/环氧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新型MMTⅡ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测试了力学性能.结构表征与分析表明,大颗粒粘土聚集体并不能在搅拌混合过程中分散开,在固化过程中很难充分解离,而通过球磨过程中产生的剪切力可促进其分散与细化,从而获得良好解离结构.MMTⅡ中MXDA的引入,减少了季铵盐分子链所产生的悬键,增加了MMTⅡ片层的界面反应性,大大提高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冲击强度由32.1kJ/m2提高到48.1kJ/m2,提高近50%,弯曲强度提高近8%.
关键词:
球磨
,
解离
,
粘土
,
纳米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