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掺杂氧化铬颜料的红外反射特性研究

张捷 , 魏子栋 , 王春辉 , , 翁小龙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1303

采用固相合成工艺, 制备了铁掺杂、钛掺杂及铝/钛二元掺杂三类Cr2O3颜料, 利用XRD、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Color CIE色度分析软件等方法对颜料物相结构、可见/近红外反射率、颜色参数等进行了测试和表征, 初步探讨了Cr2O3颜料结构与近红外反射率、颜色之间的相互关联. 结果表明, 所有样品均呈单相刚玉结构, 但结晶强度和晶粒大小随掺杂元素有所差异; 相比未掺杂Cr2O3颜料, 掺铁样品的近红外反射率出现下降, 而掺钛Cr2O3颜料的反射率则明显提高, 其中铝/钛二元掺杂样品在Al(OH)3含量3.4wt%、TiO2含量1.07wt%时, 实现700~2500nm波段平均反射率87%, 2500nm处最大反射率99%. 掺钛Cr2O3材料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的显著增加, 主要归因于掺钛Cr2O3晶粒尺寸的增大以及Cr3+局域电子环境的改变.

关键词: Cr2O3 , pigment , dope , NIR reflectance

掺杂氧化铬颜料的红外反射特性研究

张捷 , 魏子栋 , 王春辉 , , 翁小龙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1303

采用固相合成工艺,制备了铁掺杂、钛掺杂及铝/钛二元掺杂三类Cr2O3颜料,利用XRD、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Color CIE色度分析软件等方法对颜料物相结构、可见/近红外反射率、颜色参数等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初步探讨了Cr2O3颜料结构与近红外反射率、颜色之间的相互关联.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呈单相刚玉结构,但结晶强度和晶粒大小随掺杂元素有所差异;相比未掺杂Cr2O3颜料,掺铁样品的近红外反射率出现下降,而掺钛Cr2O3颜料的反射率则明显提高,其中铝/钛二元掺杂样品在Al(OH)3含量3.4wt%、TiO2含量1.07wt%时,实现700~2500nm波段平均反射率87%,2500nm处最大反射率99%.掺钛Cr2O3材料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的显著增加,主要归因于掺钛Cr2O3晶粒尺寸的增大以及Cr3+局域电子环境的改变.

关键词: Cr2O3 , 颜料 , 掺杂 , 近红外反射率

第五届“吴仲华奖励基金”评选出获奖者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10]01号),经各高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遴选和推荐,以及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决定授子钟文琪、张、张明明、徐纲4位青年学者“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顾超等13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评选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物理学会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材料进展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托于中南大学,是国内惟一的粉末冶金材料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国际上从事粉末冶金高层次科研、培养高级人才、进行国内外合作科研的综合基地。中国工程院黄伯云院士现为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相图计算与材料设计;粉末冶金过程理论与模拟;制粉、成形、烧结与全致密化新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原理与性能;先进航空刹车副用复合材料;纳米粉末及纳米晶块状材料等。其中材料的相图、相变及合金设计研究是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自1978年黄培云院士和金展院士开辟该研究方向以来,相关研究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杜勇教授作为金展院士和黄培云院士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对该研究方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团队经过10余年的创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

不同碳纤维表面状态对Cf/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王建方 , 陈朝辉 , 刘维民 , 齐尚奎 , 谢征芳

材料导报

采用XPS对两种不同的碳纤维表面进行了分析,制备了束丝Cf/SiC复合材料,并采用束丝拉伸强度表征其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主要有C、O两种元素存在,其中碳主要有C-C和C-O两种存在方式,并且两种纤维的Ols/Cls有明显的不同.当氧含量高时,纤维在经历高温处理后强度降幅度较大,所制备的Cf/SiC复合材料性能较差.

关键词: 碳纤维 表面状态 XPS Cf/SiC复合材料

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刘波 , 曾幸荣 , 王岩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5381.2005.04.003

采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和十二烷基二甲基基氯化铵(DDBAC)改性蒙脱土,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作相容剂,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PP/OMMT).结果表明,PP-g-MAH能有效地改善PP与OMMT的相容性,当OTAC改性的蒙脱土(OMMT-O)用量为5wt%、PP-g-MAH用量为l0wt%时,PP/PP-g-MAH/OMMT-O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为5.4 KJ/m2,比纯PP提高了80%,极限氧指数(LOI)由PP的18提高到23.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PP已经插层进入到蒙脱土片层中,部分蒙脱土产生了剥离.

关键词: 聚丙烯 , 蒙脱土 , 纳米复合材料 , 熔融插层 , 阻燃

球磨分散法制备新型改性粘土/环氧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鹿海军 , 梁国正 , 张宝艳 , 陈祥宝 , 马晓艳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1.002

采用十二烷基二甲基基氯化铵(DBDA)和间苯二甲胺(MXDA)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有机化改¨蒙脱土(MMTⅡ),通过球磨法来促进其在环氧树脂中的细化与分散,制备出具有良好解离结构的MMTⅡ/环氧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新型MMTⅡ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测试了力学性能.结构表征与分析表明,大颗粒粘土聚集体并不能在搅拌混合过程中分散开,在固化过程中很难充分解离,而通过球磨过程中产生的剪切力可促进其分散与细化,从而获得良好解离结构.MMTⅡ中MXDA的引入,减少了季铵盐分子链所产生的悬键,增加了MMTⅡ片层的界面反应性,大大提高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冲击强度由32.1kJ/m2提高到48.1kJ/m2,提高近50%,弯曲强度提高近8%.

关键词: 球磨 , 解离 , 粘土 , 纳米复合材料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