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D-D中子发生器n-γ密度测井的蒙特卡罗模拟研究

何雄英 , 徐大鹏 , 谢芹 , 小龙 , 郑世平 , 姚泽恩 , 兰长林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2.151

根据D-D反应中子的能谱和角分布数据,建立了中子源模型;根据石灰岩地层标准刻度井群数据,建立了井模型。采用MCNP程序模拟了井中中子和γ射线的输运,得到了不同地层密度和不同源距处NaI探测器中的混合γ射线能谱和非弹γ射线能谱。在混合γ射线能谱2.5~5.0 MeV能区开窗,研究了开窗区混合γ射线相对计数随源距的变化关系,确定源距应选择在30~80 cm范围,给出了密度与混合γ射线计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可以利用D-D中子源的混合γ射线能谱来实现n-γ密度测井。

关键词: 密度测井 , D-D中子源 , 蒙特卡罗模拟 , 石灰岩

芦丁在离子液体双水相中分配性能

邓凡政 , 郭东方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7.024

建立了室温离子液体四氟硼酸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F4)和NaH2PO4组成的双水相萃取体系并用于对芦丁的萃取分离研究.考察了离子液体用量、芦丁的浓度、盐的加入量、溶液酸度和加入其它物质对芦丁在两相中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在1.0~2.5 Ml,磷酸二氢钠加入量在1.0~2.0 g,加人丁溶液0.5~2.5 Ml,酸度在Ph值为2~7范围,丁在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中有较高的萃取率(E%>90).除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外,其余大部分物质不影响相比和丁的测定.离子液相中丁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58 nm,与乙醇水溶液中比较,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紫移,表明离子液与丁发生了作用.利用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测定了银杏叶中丁的含量.

关键词: 离子液体 , 双水相 , 芦丁 , 分配 , 性能

关于“第七届材料与热加工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的通知

机械工程材料

"第七届材料与热加工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国际学术会议"定于2013年6月16~19日在芬兰奥大学(Oulu University)举行,奥大学是北欧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奥鲁市位于北欧的北部,毗邻北极圈和圣诞老人的故乡罗瓦涅米。

关键词: 国际学术会议 , 数值模拟 , 物理模拟 , 热加工 , 材料 , 综合性大学 , 北极圈 , 北欧

大别山北缘暨邻区中新生代砂岩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源岩的制约

李双应 , 李任伟 , 岳书仓 , 刘因 , 王道轩 , 孟庆任 , 金福全

中国稀土学报

肥西地区侏罗纪防虎山组、园筒山组和早白垩世周公山组稀土元素具有如下特征: ∑REE为157 μg·g-1,δEu为0.69,(La/Yb)N为11.1.根据稀土元素比值、方差和以及REE分布模型判断,类似于佛子岭群和镇关群,后者可能是前者的主要源岩.三尖铺组和黑石渡组具有高的稀土总量,∑REE为264.8,328.2 μg·g-1,高Eu负异常,δEu为0.57,0.67和低的Eu/Sm比值(0.18~0.19),不同于大别山地区变质岩,其源岩值得进一步研究.正阳关组稀土元素特征类似大别杂岩和镇关群,表明大别杂岩在新第三纪遭受剥蚀,和镇关群一并成为前者的源岩.淮南地区中生代砂岩具有低的稀土总量,∑REE为80.9 μg·g-1,δEu为0.66,(La/Yb)N为5.7,不同于大别山北缘砂岩以及变质岩,说明其物源不是来自于大别山地区.

关键词: 地球化学 , 中新生代砂岩 , 稀土元素 , 源岩 , 大别山北缘 , 稀土

表面分析技术在钨酸盐缓蚀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李燕 , 陆柱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0.10.005

钨酸盐单独使用及与其它组分复配使用时均有缓蚀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钨酸盐作为缓蚀剂的主要应用领域,综述了表面分析技术(包括椭圆偏振法、Auger能谱、XPS及瑟夫背散射能谱)在钨酸盐缓蚀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分析结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钨酸盐 , 缓蚀机理 , 表面分析

首钢高风温热风炉技术研究

陈冠军 , 赵民革 , 丁汝才 , 马金芳

钢铁研究学报

在简述国内外热风炉高风温和首钢热风炉技术开发历史基础上,从仿真、冷态试验和投产应用等方面比较、研究了首秦引进的俄罗斯卡金顶燃式热风炉、迁钢2号高炉上应用的自研制预热炉和首钢原顶燃式热风炉技术性能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原顶燃式热风炉不能适应高风温使用,卡金顶燃式热风炉和自研制预热炉具有炉顶炉墙温度低、中心温度高、结构紧凑、燃烧完全等优点,而且自研制预热炉性能更好,两者均在生产应用中实现了高风温,满足了高炉炼铁生产需要,可为国内外热风炉进一步提高风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热风炉 , 高风温 , 仿真

首钢高风温热风炉技术研究

陈冠军 , 赵民革 , 丁汝才 , 马金芳

钢铁研究学报

在简述国内外热风炉高风温和首钢热风炉技术开发历史基础上,从仿真、冷态试验和投产应用等方面比较、研究了首秦引进的俄罗斯卡金顶燃式热风炉、迁钢2号高炉上应用的自研制预热炉和首钢原顶燃式热风炉技术性能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原顶燃式热风炉不能适应高风温使用,卡金顶燃式热风炉和自研制预热炉具有炉顶炉墙温度低、中心温度高、结构紧凑、燃烧完全等优点,而且自研制预热炉性能更好,两者均在生产应用中实现了高风温,满足了高炉炼铁生产需要,可为国内外热风炉进一步提高风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热风炉;高风温;仿真

煤燃烧超细颗粒物生成和控制的实验研究

王春梅 , 张军营 , 周英彪 , 郑楚光 , 赵永椿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了解煤燃烧过程中温度对超细颗粒物生成的影响和吸附剂抑制超细颗粒物生成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小龙潭褐煤的滴管炉燃烧试验.收集的超细颗粒物的尺寸分布已经在不同的操作参数下进行了测量.超细颗粒物主要通过汽化-成核-冷凝机理形成.因为小于100 nm的颗粒物没有得到充分的控制,一种加入蒸汽吸附剂的方法在煤燃烧系统中得到应用,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超细颗粒物的生成.

关键词: 超细颗粒物 , 温度 , 吸附剂 , 煤燃烧

富氧燃烧气氛下无机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

伍夷飞 , 赵永椿 , 张军营 ,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热力学平衡计算方法对小龙潭高钙飞灰在燃后区低温烟气下无机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常压下,常温~1000℃范围内,重点分析了烟气中CO2浓度和SO2对飞灰中无机元素迁移转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烟气区,Ca、Mg组分易发生碳酸化反应.CO2浓度会影响碳酸化反应的进行,而SO2的存在会极大地促进硫酸盐的生成,从而抑制碳酸化反应.

关键词: 富氧燃烧 , 飞灰 , 无机元素 , 迁徙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