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0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硫化锌加压浸出过程的电位-pH图

, 张廷安 , 吕国志 , 牟望重 , 豆志河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11.02.010

通过热力学计算,绘制出温度110~160℃,氧分压分别为0.7、0.9和1.1 MPa,离子浓度为1.0mol/L的ZnS-H2O系的电位-pH图.由电位-pH图可知,随着温度由110℃提高到160℃,S与Zn2+稳定区对应的pH范围逐渐变正、氧化电位值逐渐增大,提高温度有利于硫化锌的加压浸出过程在较低的酸浓度下进行,但温度高于150℃后增幅较小.随着氧分压由0.7 MPa提高到1.1 MPa,水的稳定区范围增大,液相中溶解氧含量增多,有助于提高氧化速度,促进硫化锌加压浸出过程锌的溶解及元素硫的生成.高温高压条件下ZnS-H2O系的电位-pH图为硫化锌的加压浸出实验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热力学上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硫化锌 , 电位-pH图 , ZnS-H2O系 , 加压浸出

"江南陆"中段湖南地区金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匡文龙 , 刘继顺 , 朱自强 , 高珍权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11.001

"江南陆"又称"江南岛弧",它是我国南方一条重要的金成矿带,其内发育有一系列似层状的金矿床,有关其成因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属于晚元古代的层控矿床.笔者通过对"江南陆"金矿成矿带上新近发现的万金矿床和邻近的其它金矿床进行对比性研究,提出了对"江南陆"中段湖南地区金矿床成矿模式的有关认识,认为元古宙浅变质系作为金矿赋存层位,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提供了一定的物源,但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燕山期.

关键词: 江南 , 成矿带 , 金矿床 , 成矿模式

黔东同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探讨

吴攀 , 叶俊 , 余大龙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5.10.003

黔东同金矿床产于元古界下江群浅变质系中,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矿体划分为层间脉型、破碎带型和网脉型3种类型,矿石贫硫化物.通过对同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成分、氢氧同位素及包裹体CO 2的碳同位素特征研究分析,认为同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是以大气降水为主的富含CO 2的弱酸、弱还原混合地热流体.

关键词: 成矿流体 , 地球化学 , 金矿床

土耳其乌鲁卡锑矿区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李梦瑜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2.03.006

土耳其乌鲁卡锑矿区出露一套浅变质的碳酸盐及中-酸性火成岩,矿体产出于两者接触带内,矿床主要产出于这两种岩石类型之间的断裂耦合部位,矿石矿物以辉锑矿(Sb2S3)、锑华(Sb2O3)和黄锑矿(Sb2O4)为主.乌鲁卡矿床成矿类型为浅成中低温热液充填成矿后经变质改造类型,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为变质前的沉积阶段.

关键词: 矿区地质 , 鲁卡锑矿区 , 地球化学 , 成因

马岭-大红胡子金矿区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

张成国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06.005

马岭-大红胡子金矿床是近几年在吉林省南部新发现的大型低品位蚀变型金矿床,已提交金资源/储量近20 t.矿床以受层位控制、易采易选、品位低、规模大为其特点.重点阐述了矿区的地质特征,总结了成矿规律,并对该区的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马岭-大红胡子金矿床有望达到大型-超大型矿床的规模.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成矿规律 , 资源潜力 , 马岭-大红胡子金矿床

电镀锡新工艺

吕敬春

电镀与涂饰

介绍了一种金属钮扣电镀锡的工艺,其主要工序包括除油、卤化物镀锡、氧化发黑、抛光、罩清漆等.给出了各工序的配方及操作条件.该镀锡工艺配方简单,镀液稳定,操作简便,着色后的膜层深黑,牢固.

关键词: 金属钮扣 , 卤化物镀锡 , 氧化发黑 , 工艺条件

一种银电镀工艺

程永红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4.04.019

提出一种在黄铜件表面获得黑色银外观的新方法,介绍了其工艺流程和各工序配方.该工艺在镀银前用黑色油墨将工件均匀涂覆,经研磨、砂面处理后镀银.该方法对原工艺进行了改进,减少了擦拭工序,节约了人力,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黄铜件 , 油墨 , 镀银

皖北灵璧地区新元古代灰的稀土元素特征

孙林华 , 桂和荣 , 贺振宇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0.06.007

对皖北灵璧地区新元古代九顶山组、张渠组和望山组灰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和稀土元素分析,并对海水的稀土配分模式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灰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含有少量的黄铁矿颗粒和有机质.其稀土含量很低(平均为10.38×10-6),且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并具有微弱的负Ce异常和中等的负Eu异常.反演的海水与灰稀土元素特征相似,但稀土总量明显偏低.灰海水较高的Y/Ho值反映受陆源物质的影响微弱,而Ce负异常较弱指示海水属于弱的氧化环境,形成水深小于200m.结合北美页岩标准化Eu异常值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皖北新元古代灰是正常海水受热液改造后沉积形成的.

关键词: 稀土元素 , 新元古代 , 沉积环境 , 大地构造背景 , 皖北

ZL105铸造铝电解着绿色工艺

王艳芝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1.04.005

通过对铝合金着色的一些传统工艺进行筛选和改进,摸索出了一种经济、简易的铜-镍混合盐对ZL105铸造铝电解着绿色的新工艺.用该工艺制得的绿色膜耐腐蚀性能优异.

关键词: 铸造铝 , 电解着色 , 工艺

新疆康尔金矿床综合找矿模型

闻晓慧 , 姚敬金 , 张素兰 , 林天亮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305

找矿模型的建立对在已知矿床周围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重大的意义.康尔塔格金矿带是新疆东天山的重要金矿带,已发现金矿床(点)多处,其中康尔金矿床是该带具有代表性的矿床.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康尔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找矿信息,进而建立康尔金矿床综合矿模型,确立一套有效找矿方法技术组合,为该成矿带同类型矿床的快速高效找矿评价提供合理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 尔金矿床 , 地质 , 地球物理 , 地球化学 , 找矿模型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0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