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力夫
,
陈涛
,
徐颖
,
台运东
,
景凤娟
,
冷永祥
,
黄楠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11903/1002.6495.2015.028
在电解液中加入(NaPO3)6并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层,研究(NaPO3)6浓度对镁合金微弧氧化层的影响.结果显示,微弧氧化层中含有MgO、Mg2SiO4、Mg3(PO4)2等物质;随(NaPO3)6浓度增加,微弧氧化层厚度增加,表面微孔孔径变大,当(NaPO3)6浓度达到7 g/L时,微弧氧化层截面出现较明显的微裂纹;微弧氧化处理后的镁合金的耐蚀性明显高于基体的.当(NaPO3)6浓度为5gg/L时其耐蚀性最佳:镁合金基体溶血率为72.3%,在不同浓度(NaPO3)6下微弧氧化处理的镁合金溶血率均在1%~2.5%之间,溶血作用消除.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NaPO3)6
,
耐蚀性
,
溶血率
要梅娟
,
曹烨
黄金
doi:10.11792/hj20161104
石英热发光特征作为金矿找矿的重要标志,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东腰庄金矿床的石英热发光性进行了测定,对不同成矿阶段的发光曲线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发光曲线峰型为参数进行了矿物学填图。结果显示:该矿床石英热发光曲线的峰型与其他矿床有明显差异,表现为单峰出现率明显低于其他矿区,接近矿体的位置单峰出现频率较高,单峰的出现指示了可能的金矿化富集部位,并预测了找矿远景区,为找矿勘查提供指示依据。
关键词:
金矿石
,
石英热发光
,
矿物学填图
,
峰型
,
标型
,
东腰庄金矿床
,
山西五台
范军
,
朱介寿
,
江晓涛
,
吴朋
,
杨宜海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3969/j.issn.1671-9727.2015.06.13
青藏高原东缘岩石圈及软流圈结构的研究是认识该区域地壳上地幔的构造形变及高原内部物质向东运移的重要手段。通过搜集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站和野外临时地震台站记录的观测资料,采用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偏移叠加成像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深部结构研究。研究结果揭示: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厚度比四川盆地的地壳厚度大10~20 km;在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莫霍面处存在大幅度的垂向错断和变形。从青藏高原东缘到四川盆地,岩石圈与软流圈分界面(LAB)显示出深度逐步增加、410 km 间断面深度则有变浅的趋势。在地壳的下界面和 LAB 界面间以及 LAB 界面与410 km 间断面间也存在多条不连续的分层。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盆地的 LAB 界面的下方都有明显的低速层分布,但它们之间存在差别,四川盆地的 LAB 界面的下方低速层分布较为完整,而青藏高原东缘 LAB 界面下方的低速层分布中可见离散的高速块体分布。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深部结构的明显差异,体现了该地区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复杂性。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
接收函数
,
共转换点偏移叠加
,
岩石圈
,
软流圈
谢修璀
,
宋明涛
,
郝焕锋
,
王贤武
原子核物理评论
基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正在研制的兰州重离子治疗专用装置(HITFiL)的参数和指标,对从回旋加速器到同步加速器之间中能传输段的纵向束流匹配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主加速器的注入要求,在束运线上采用了散束器以降低束流动量分散,从理论上分析了中能传输段末端可能实现的最小动量分散和达到最小动量分散的条件,讨论了散束效果与初始动量分散、束团相宽和漂移长度的关系。并利用MathCAD程序对束团在束运线上的纵向运动进行了跟踪模拟,使用PBO-Lab程序进行了验算,得到了当散束器射频电压为102kV时,末端动量分散为最小值2.764×10-4。进一步提出了中能传输段的基本参数,也为下一步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HITFiL
,
散束器
,
能散
,
纵向运动
,
束流匹配
刘金武
,
马平安
,
黄元梅
,
罗再祥
,
赵友军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0.04.014
针对连铸快台维修台结晶器振动检测系统装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系统装置运行平稳,功能得到完善,测试数据准确可靠.维修检测水平提高后,维修质量得到改善,快台在生产使用中寿命延长,维修时间减少,设备事故率降低,漏钢减少,为高效连铸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连铸
,
快台维修台
,
结晶器振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