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
,
史增洪
,
张瑞军
,
杨庆祥
,
王爱荣
,
宋诚忠
,
张炜星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1999.02.015
对经40%热度变形后不同冷却方式白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对白口铸铁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热变形
,
白口铸铁
,
冷却方式
,
组织
,
性能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洪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洪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洪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马登
,
吴巍
,
刘质斌
,
王杰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4.020
在1 500℃的增碳温度下,分别利用石墨、焦炭、碳粒、低氮增碳剂、无烟煤等五种增碳剂对含钒铁水进行增碳试验,结果显示,石墨和低氮增碳剂的增碳效果最好,碳粒和无烟煤次之,焦炭最差.同时,分别在1 550℃和1 450℃时进行了低氮增碳剂、无烟煤、焦炭的增碳试验,试验表明:增加温度可提高增碳剂的增碳速率,从而改善增碳剂的增碳效果.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无烟煤最适宜于含钒铁水的增碳处理,在1450 ~1 550℃的温度下,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增碳.
关键词:
含钒铁水
,
增碳
,
增碳剂
,
无烟煤
杨利委
中国冶金
在短流程生产实践中,对使用高氮质量分数精炼渣、吹氮气、含氮合金3种增氮方式增氮的可能性和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3种增氮方式都可以起到增氮效果,尤以含氮合金增氮效果明显且可控,3种增氮方式都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钢种生产工艺流程才能满足连续生产需要.
关键词:
增氮
,
含氮钢
,
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