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
,
高俊芳
,
连雪峰
,
史槟
,
于小娟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1.06.005
研究了稀土一聚硅酸硫酸铁(RE-PFSS)和稀土一聚硅酸硫酸铝(RE-PASS)的制备与絮凝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稀土与二氧化硅的摩尔比n( RE3+)∶n( SiO2)、陈化时间等因素对其稳定性及絮凝性均产生影响,控制适宜的摩尔比和陈化时间可明显地提高絮凝剂的稳定性和絮凝性能.通过对模拟水样进行絮凝试验表明,稀土一聚硅酸硫酸铁(铝)的稳定性、絮凝效果优于聚硅酸硫酸铝(PASS)、聚硅酸硫酸铁(PFSS).当陈化15天时,RE-PASS和RE-PFSS投加量为0.085mL/L时,絮凝效果最佳.
关键词:
稀土复合絮凝剂
,
聚硅酸硫酸铁(铝)
,
稳定性
,
浊度去除率
童景山
,
柯红缨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简单地阐述了物理科学的发展电,在19世纪末期,物珲科学已经有相当发展,并形成了三个科学分支--研究物体运动,有牛顿力学;研究物质热运动,有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研究电磁波和光波,有电动力学,可是,这三种经典力学在20世纪初面临着新的挑战(困难),从而,相应地产生了三种新的基础理论,即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聚集理论,聚集力学;量子理论,量子力学,具体实践表明,它们在解决新的难题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功.
关键词:
物理科学
,
分子聚集理论
,
聚集力学
郭可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1.03.001
Faraday进入皇家学院(Royal Institutio n)后,在1820-1822年间从事包括铜、镍、铬及贵金属在内的合金钢研究,尽管未发展出有实际用途的钢种,也可算是合金钢研究的先驱.1856年转炉炼钢法出现后,钢产量猛增,Mu sh et高碳高钨自淬火刀具钢应运而生(1868),逐渐发展成18\|4\|1高速钢(1906).Hadfield在 1882年研制出高碳高锰奥氏体耐磨钢,成分至今未变.他还研制出硅钢片,并在1903年制出第一台铁损小的变压器.Brearley在1913年研制出低碳高铬(1Cr13)马氏体不锈钢,在这之后,铬镍奥氏体不锈钢才问世.本世纪初汽车工业的兴起,促进了合金结构钢的发展(合金钢牌号前面冠以SAE就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缩写),而两次世界大战都伴随有合金钢的产量及品种的大发展.
关键词:
金相
,
历史
,
合金钢
温靖邦
,
吴元康
电镀与涂饰
列举了古代汉语中有“镀”含义的汉字,概述了鋈白铜、鎏镀金/银等中国古代金属镀工艺的发展历史,分析了相关理论并比较了它们的镀层特征.探究了2件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制作过程,以说明热镀锡工艺在中国古代的应用.
关键词:
青铜器
,
鎏镀
,
热镀
,
金
,
银
,
锡
,
富锡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