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前涛
,
包良满
,
李健健
,
刘哲
,
高杰
,
曹建清
,
邓琦
,
王永其
,
李晓林
,
叶伯年
,
朱德彰
,
毛羽
,
闫隆
,
周兴泰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2.S1.15
为了模拟钍基熔盐堆(TMSR)材料的中子辐照损伤,基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SINAP)的4 MV静电加速器,研制了一台专用的离子束辐照装置。装置主要由束流传输线和高温、高真空靶室组成。束流传输线装有用于束流磁场扫描和束流监测的设备。装置可提供H+,He+,Ar+等束流用于离子束辐照,束流最高能量4 MeV,最大流强2μA。辐照温度范围为液氮温度至950℃。辐照面积最大为30 mm×30 mm。装在靶室的由旋转铝片构成的变能器对束流能量进行调制,可以在样品中得到均匀的辐照损伤。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装置适用于高温合金及其他熔盐堆材料的辐照损伤研究。
关键词:
离子束辐照装置
,
静电加速器
,
高温
钟学明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2.06.026
钨渣用硫酸分解浸出, 浸出液经铁屑还原后用0.20%伯胺N1923萃取分离钍, 再用4.0%伯胺N1923萃取富集钪, 接着用硫酸洗涤负载有机相分离稀土和铁、过氧化氢洗涤分离钛、盐酸反萃取钪获得氯化钪溶液. 用叔胺N235萃取从氯化钪溶液中进一步分离铁, 分别用氨水和草酸依次沉淀钪, 最后灼烧草酸钪获得氧化钪, 其纯度为90%, 收率为82%.
关键词:
氧化钪
,
伯胺
,
萃取
,
钨渣
冯文坡
,
祁元明
,
汤克勇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0038
为改善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 将阿拉伯树胶引入该体系中, 以Ca(NO3)2·4H2O、(NH4)2HPO4、酸溶胶原、阿拉伯树胶为原料, 原位合成了胶原-羟基磷灰石/阿拉伯树胶复合材料. 采用FT-IR, XRD, SEM表征材料的晶相结构、化学组成和微观形貌, 研究了阿拉伯树胶对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阿拉伯树胶改变了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界面形态与结构; 随阿拉伯树胶含量的增加, 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晶粒变小, 结晶度降低; 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能和体外酶降解能力都显著下降(P<0.01),其机械性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提高. 阿拉伯树胶与胶原或胶原-羟基磷灰石之间可能形成了蛋白-多糖复合物, 从而起到了交联作用.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collagen-hydroxyapatite composite
,
gum Arabic
,
effects
冯文坡
,
祁元明
,
汤克勇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0038
为改善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将阿拉伯树胶引入该体系中,以Ca(NO3)2·4H2O、(NH4)2HPO4、酸溶胶原、阿拉伯树胶为原料,原位合成了胶原-羟基磷灰石/可拉伯树胶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SEM表征材料的晶相结构、化学组成和微观形貌,研究了阿拉伯树胶对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阿拉伯树胶改变了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界面形态与结构;随阿拉伯树胶含量的增加,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晶粒变小,结晶度降低;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能和体外酶降解能力都显著下降(P<0.01),其机械性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提高.阿拉伯树胶与胶原或胶原-羟基磷灰石之间可能形成了蛋白-多糖复合物,从而起到了交联作用.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
阿拉伯树胶
,
影响
康苏媛
,
张庆
,
白桦
,
王超
,
吕庆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1.00422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E-GC-MS)检测儿童蜡笔中苯胺等9种芳香伯胺的方法.先用正己烷除去蜡笔中的烷烃类物质,再以甲醇为提取剂在室温下超声提取两次,提取液经过浓缩后与还原剂连二亚硫酸钠在70℃下反应30 min,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硅藻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收集,然后采用HP-5M色谱柱分离,并用质谱进行检测.采用该方法成功地实现了9种芳香伯胺的分离检测.对于不同的芳香伯胺的定量限为5 mg/kg,实际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6.02%~102.43%.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准确、稳定,可以用于蜡笔中芳香伯胺的实际检验.
关键词:
固相萃取
,
气相色谱-质谱法
,
芳香伯胺
,
蜡笔
张鸣镝
,
曹楚南
,
林海潮
腐蚀学报(英文)
测量了铁在自腐蚀电位下,在添加与未添加伯胺缓蚀剂的1mol/L HCI溶液中的阻抗谱。结果表明,随着伯胺碳链增长,阻抗谱将出现高频时间常数;随着添加的十二胺(DDA)浓度由低到高的变化,高频时间常数经历了从没有到出现,继而消失的过程。本文用三电层的观点分析了伯胺在盐酸溶液中的吸附行为,从而较好地解释了高频时间常数出现与消失的原因,并建立了相应的等效电路模型。
关键词:
缓蚀剂
,
impedance
,
iron
,
adsorption
,
acid
冯文坡
,
祁元明
,
汤克勇
复合材料学报
以硝酸钙、磷酸氢二铵、酸溶胶原和阿拉伯树胶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胶原-羟基磷灰石/阿拉伯树胶(Col-HA/Gum A)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与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吸水性、酶降解性及急性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复合材料中无机相主要是低结晶度的羟基磷灰石,这种羟基磷灰石均匀地分散于胶原一阿拉伯树胶所构成的复合体中,形成了新的界面.力学性能、吸水性能、酶降解性及急性细胞毒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是一种颇有前途的骨组织替代材料.
关键词:
原位合成法
,
胶原
,
羟基磷灰石
,
阿拉伯树胶
,
复合材料
,
骨修复材料
芦天亮
,
杜中田
,
刘俊霞
,
陈晨
,
徐杰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208-4
脂肪伯醇催化转化制备相应的醛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目前多采用负载的单金属铜基催化剂。本文报道了双金属催化剂Cu-Ni/γ-Al2O3催化3,3-二甲基-1-丁醇脱氢制备相应的醛,在相同反应条件下, Cu-Ni/γ-Al2O3比单金属催化剂Cu/γ-Al2O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能将一系列脂肪伯醇高选择性转化为相应的醛。
关键词:
脂肪伯醇
,
醛
,
铜-镍
,
催化
,
脱氢
王登武
,
王松茂
,
赵晓鹏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8.02.003
采用硬脂酸对TiO2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以明胶-阿拉伯树胶为壁材,通过 一步复凝聚法制备了白色电子墨水微胶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动态光散射仪分析表明,改性后的TiO2在四氯乙烯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对分散体系进行微胶囊化处理后,颗粒能够均匀而稳定地分布在微胶囊内.调节明胶-阿拉伯胶用量、滴酸速度及浓度等,获得了无粘连、囊壁光滑、厚度可控的微胶囊.在10 V/靘的直流电场作用下,胶囊内改性TiO2纳米颗粒表现出良好的电场响应可逆移动特征.
关键词:
电子墨水
,
微胶囊
,
复凝聚法
,
TiO2
欧云付
,
尹平河
,
赵玲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6.04.021
以60~80 ℃的水从半叶马尾藻干粉中提取粗多糖,用Sevage溶剂去蛋白纯化后,将粗多糖用4.0 g/L 的三氟乙酸在80 ℃下水解,水解液在CarboPacTM PA10离子色谱柱(2 mm i.d.×250 mm)上以14.0 mmol/L NaOH溶液为流动相进行分离,以电化学检测器检测半叶马尾藻粗糖水解产生的单糖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半叶马尾藻粗糖中木糖、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和果糖的含量分别为2 200,820,98,4 560,358和740 mg/kg,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6.0% ~108.0% ,检出限范围为5.6~89.6 μg/kg.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样品不需要衍生化处理等优点,适合藻类样品中单糖的分析.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
脉冲安培检测
,
单糖
,
多糖
,
半叶马尾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