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37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H13钢表面激光熔覆H13合金涂层质量研究

, 刘建永 , 杨伟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8.015

目的:研究获得高质量H13激光涂层的工艺。方法以H13合金粉末为熔覆材料,在H13钢退火基体表面制备H13合金涂层,采用均匀设计试验,利用金相法检测涂层的几何形貌参数,得到涂层宽度回归模型,并验证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涂层的显微组织形貌,对涂层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显微硬度计测试涂层截面的显微硬度分布。对涂层气孔、裂纹和成分偏析进行分析。结果扫描速度22 mm/s ,激光功率1300 W,送粉速率21 g/min时,H13合金涂层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涂层内组织均匀致密,无裂纹缺陷,截面显微硬度约600~699HV,是H13基体硬度的2.4~3倍。扫描速度14 mm/s ,激光功率1400 W,送粉速率42 g/min 时,涂层的截面显微硬度约为669~698HV,是基体的2.85~3倍。结论在两种工艺条件下,均能获得质量较优的H13合金涂层。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H13合金涂层 , 几何形貌 , 均匀设计 , 回归模型 , 显微硬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极杆质谱法测定银杏提取物及其制剂中银杏酸

孙健 , 李丽敏 , 胡青 , 毛秀红 , 季申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5.08027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极杆质谱测定银杏提取物及其制剂中银杏酸的方法.采用 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50 mm×3. 0 mm,2. 7 μm),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90:10,v/v)为流动相,在电喷雾离子化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方式( MRM)检测.银杏酸 C13:0、C15:1、C17:1 在 2~200 μg/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 999;在5、20和100 μg/L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6. 3%~114. 3%,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0. 5%~13. 6%;检出限为0. 003~0. 08 μg/g,定量限为 0. 01~0. 19 μg/g.本方法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极杆质谱 , 银杏酸 , 银杏提取物 , 银杏叶片 , 银杏胶囊

亚甲胺立德参与的不对称1,3-偶极环加成构建含连续季碳中心的螺氢吡咯衍生物

刘堂林 , 李清华 , 何照林 , 张佳伟 , 王春江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204-7

Cu(I)催化的亚甲胺立德和亚环丙基乙酸乙酯参与的不对称endo-1,3-偶极环加成反应,高效构建了多官能化、含有多个连续季碳中心的5-氮杂-[2,4]庚烷化合物.此反应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性,α-取代的和α-非取代的亚甲胺立德和亚环丙基乙酸乙酯都能很好的参与反应,并以很高的产率、优秀的非对映选择性(95:5–>98:2 d.r)和对映选择性(87%–98% ee)生成相应的在2,3,4位上含有连续季碳中心的螺氢吡咯化合物.

关键词: 不对称催化 , 季碳中心 , 1,3-偶极环加成 , 亚甲胺立德 , 亚环丙基乙酸乙酯 , 5-氮杂-2,4庚烷

超高效液相色谱-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分析黄酮类化合物及小毛茛茎的成分

池玉梅 , 李瑶 , 张瑜 , 王琴霞 , 崔小兵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3.01009

为了探索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在快速识别中药及天然产物成分中的应用,以黄酮对照品为研究前体,药用植物小毛茛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DAD-ESI/Q-TOF MS)分析了黄酮类化合物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的色谱、质谱特性.结果显示:黄酮氧苷和黄酮碳苷的紫外吸收光谱及二级质谱具有显著性差异,糖苷化位置同保留时间、二级质谱碎片及相对丰度具有相关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小毛良茎醇提液的分析,结合其酸水解液的分析,解析了22个黄酮醇糖苷和3个苷元.方法简便,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 黄酮类化合物 , 小毛茛

涡轮顶冷却布置对顶传热冷却性能的影响

王文三 , 唐菲 , 赵庆军 , 徐建中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1+1/2对转涡轮种不同的顶冷却布置方案对顶传热、冷却性能以及气动特性的影响。种布置方案分别是:靠近压力面垂直顶方向、靠近压力面且与顶有30°出射角、中弧线位置垂直顶方向、中弧线位置有30°出射角。研究表明,气膜孔沿压力面布置与气膜孔沿中弧线布置相比可以降低顶传热系数;由于气膜孔倾斜布置气膜射流动量降低,且削弱了肾形涡的影响,气膜的侧向覆盖范围增大。因此气膜孔靠近压力面布置可以提高气膜冷却效率;气膜孔靠近压力面且有30°出射角比垂直布置顶热负荷减少2.7%。另外,气膜孔靠近压力面布置可以降低主流的泄漏流量,有利于减小泄漏损失和提高涡轮效率。

关键词: 气膜冷却 , 动叶叶顶 , 传热系数 , 冷却效率

跨声速动弯和掠对非定常气动负荷的影响

毛明明 , 宋彦萍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一单级跨声压气机设计工况下采用三种弯、掠动后的非定常流场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动弯、掠对叶片气动负荷的非定常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原型动相比,三种弯、掠动由于改变了动气动负荷的分布重心,其气动力矩的时均值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动弯、掠使动和静气动负荷参数随时间的波动幅值明显降低,有益于动、静的强度保证;种压气机模型动和静的气动负荷参数随时间的波动曲线的相位都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 跨声压气机 , , 掠、非定常 , 气动负荷

透平静安装节距误差对级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陈江 , 季路成

工程热物理学报

数值研究了蒸汽透平静节距变化对级性能影响.选取典型高压透平级,通过增、减静数改变静节距,分别对原型(A)、静部分透光(B)、静完全透光(C)和静节距减小(D)种设计情况进行了全三维定常计算分析,获取了透平静节距变化对级性能影响的认识,讨论了蒸汽透平叶片设计中的"无透光"工程准则,从而为处理静节距变化这一工程问题提供依据.

关键词: 蒸汽透平 , 叶轮机 , 数值计算

吸力面小翼对扩压栅旋涡结构的影响

钟兢军 , 阚晓旭 , 陆华伟 , 韩少冰 , 甘久亮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经过实验校核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某压气机动原始型和吸力面叶尖小翼型流道旋涡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原始栅流道中存在个旋涡,即上通道涡、下通道涡、下集中脱落涡和顶泄漏涡.吸力面叶尖小翼的应用使得栅流道内的旋涡结构发生了变化,叶尖小翼抑制了顶泄漏涡的强度,从而使得上集中脱落涡得以出现,同时还使得顶泄漏涡的衍生涡被撕裂成两个衍生涡.正是由于叶尖小翼改变了栅流道内的旋涡结构,使栅流场的气动性能得到了改善.

关键词: 矩形扩压 , 叶尖小翼 , 顶泄漏涡 , 旋涡结构

吸附式栅代替串联栅气动可行性探索

赵胜丰 , 罗建枫 , 卢新根 , 张宏武 , 朱俊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首先以ONERA串列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串列栅特性及其内部流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与串列栅具有同等性能的单列吸附式栅,并在设计工况和非设计工况下对改型后的单列吸附式栅特性及其内部流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来流马赫数、出口条件和扩散因子的情况下,单列吸附式栅的性能优于串列栅,在高负荷压气机设计中用吸附式单列栅代替串列栅的做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串联 , 吸附式 , 流动控制 , 边界层分离

前置导对后加载栅气动性能的影响

周逊 , 韩万金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详细测量了平行进口端壁附面层与设置导向栅两种进口条件下后加载涡轮栅的气动参数.测量结果表明,导向栅的设置加强了实验栅内的横向流动,这就造成了"C"型压力分布(弯叶片)和具有正径向压力梯度的压力分布(直叶片)产生的位置较无导时提前了.

关键词: 前置导 , 后加载 , 气动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03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