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丽
,
叶然
,
徐潇潇
,
俞林佳
,
吕珊珊
,
朱丽娜
,
叶思
,
沈昊宇
,
夏清华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41118.004
为了实现海水中2,4,6-三氯苯酚(2,4,6-TCP)的选择性吸附和去除,采用超声协助悬浮聚合法以2,4,6-三氯苯酚为模板制备了分子印迹氨基功能化纳米Fe3O4高分子磁性复合材料(nFe3O4@MIPNH2-polymer).通过元素分析(EA)、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nFe3O4@MIPNH2-polymer的组成、结构、形貌、磁性等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应用于吸附和去除海水中2,4,6-三氯苯酚(2,4,6-TCP)污染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nFe3O4@MIPNH2-polymer平均粒径约为800 nm,饱和磁化强度为32.6 emu·g-1;水溶液中2,4,6-TCP的饱和吸附量为105.26 mg· g-1,高于非分子印迹氨基功能化纳米Fe3 O4高分子磁性复合材料(nFe3O4@NH2-polymer)的饱和吸附量(76.92 mg·g-1),nFe3O4@MIPN H2-polymer对2,4,6-TCP的等温吸附线大体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nFe3O4@MIPNH2-polymer对2,4,6-TCP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熵增过程;吸附过程可在5 min内达到平衡,动力学数据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符合较好;其吸附过程去除2,4,6-TCP的活化能为78.0 kJ·mol-1.海水中的共存物质对吸附2,4,6-TCP几乎无干扰,nFe3O4@MIPNH2-polymer经洗脱后可以循环使用5次以上.nFe3O4@MIPNH2-polymer能高选择性地有效去除海水中的2,4,6-TCP.
关键词:
分子印迹
,
纳米Fe3O4
,
高分子
,
磁性复合材料
,
2,4,6-三氯苯酚
,
吸附性能
材料保护
美国康涅逖格州西汉文-伦敦确信集团下属的确信高性能材料(CPM,Cookson Performance Materiais)于2012年8月宣布任命RickReagan为乐思化学有限公司总裁。Reagan先生将领导乐思化学高性能专业化学品全球机构在40多个国家运作,包括战略部署于全球各地的10个生产基地及9个技术中心。
关键词:
化学品
,
总裁
,
高性能材料
,
技术中心
,
生产基地
王新文
,
胡晓丽
,
邓伟
,
龚彬
,
夏月成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907
马思罗金矿区煌斑岩侵入于盐塘组第二段,呈树枝状、条带状平行展布。岩石为致密块状云煌斑岩,其w( SiO2)变化于37.88%~40.40%,K2 O/Na2 O比值介于1.05~3.63,为碱性系列的钾质煌斑岩。煌斑岩与金矿化在时空分布及成因上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认为煌斑岩与金矿体均受控于断裂破碎带,煌斑岩切穿了断裂破碎带及金矿体,煌斑岩的侵入为金进一步富集提供了物源、热能、含矿流体。
关键词:
煌斑岩
,
岩石学
,
地球化学
,
金矿化
,
马思罗金矿区
杨忠芳
,
张志斌
,
康亚龙
,
张厚亮
,
陈钧渝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2.005
四川盐源马思罗金矿区位于扬子板块西缘盐源一丽江构造带中段,其内金铜铅锌成矿条件良好.重点阐述了马思罗金矿区物化探异常特征.其中,激电测量显示地表矿体深部存在低阻高激化异常;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了2处Au为主的化探异常,其面积大,分带清晰,浓集中心明显,元素组合特征指示成矿作用与中低温热液有关.另外,在矿区外围新发现1处金矿点和2处铜金矿点.在综合分析研究矿区及外围物化探异常;金矿控矿因素、成矿条件的基础上,圈出2处寻找与中低温热液有关的中大型铜金矿床远景区.
关键词:
物化探异常特征
,
马思罗金矿区
,
铜金矿床
,
找矿远景
,
四川盐源
赵胜丰
,
罗建枫
,
卢新根
,
张宏武
,
朱俊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首先以ONERA串列叶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串列叶栅特性及其内部流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与串列叶栅具有同等性能的单列吸附式叶栅,并在设计工况和非设计工况下对改型后的单列吸附式叶栅特性及其内部流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来流马赫数、出口条件和扩散因子的情况下,单列吸附式叶栅的性能优于串列叶栅,在高负荷压气机设计中用吸附式单列叶栅代替串列叶栅的做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串联叶栅
,
吸附式叶栅
,
流动控制
,
边界层分离
周逊
,
韩万金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详细测量了平行进口端壁附面层与设置导向叶栅两种进口条件下后加载涡轮叶栅的气动参数.测量结果表明,导向叶栅的设置加强了实验叶栅内的横向流动,这就造成了"C"型压力分布(弯叶片)和具有正径向压力梯度的压力分布(直叶片)产生的位置较无导叶时提前了.
关键词:
前置导叶
,
后加载叶栅
,
气动性能
李成勤
,
张靖煊
,
林峰
,
黄伟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轴流式压气机叶顶泄漏流非定常性对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为了避开研究转子内部流场所遭遇的测量困难,以及为了可以更加方便地调节叶顶间隙和进气角的需要,本文以压气机平面叶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不同间隙,不同马赫数和不同攻角下的叶顶泄漏流的动态测量,了解叶栅环境下叶顶间隙流非定常性的特征和出现条件,探索利用叶栅模拟转子环境进行叶顶间隙流研究的可行性。实验表明,叶顶泄漏流在某些工况下存在非定常性。该非定常性的频率特征受来流速度影响较大。产生非定常性的条件是需要泄漏流轨迹到达相邻叶片的压力面。产生非定常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泄漏流与叶片载荷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
平面叶栅
,
叶顶泄漏流
,
非定常性
崔涛
,
陈绍文
,
周治华
,
王晋声
,
王松涛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低速风洞实验台,对具有不同深凹槽结构平面叶栅在不同间隙尺度条件下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五孔气动探针和高灵敏度及高精度的压力扫描阀测量了叶栅出口截面的气动参数,对比分析了总压损失的展向分布,并在叶栅端壁和叶片表面进行墨迹显示.结果表明,深凹槽式叶顶结构应用于本文研究的叶栅上是可行的.深凹槽尾缘开口有利于降低叶顶间隙泄漏损失,凹槽前缘开口对前缘附近局部流动产生一定影响.对整个流动通道涡生成影响不如泄漏流作用强,并且尾缘开口与前缘开口开度的匹配对叶顶间隙泄漏损失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深凹槽
,
间隙间隙流动
,
涡轮
,
实验研究
彭学敏
,
季路成
,
伊卫林
,
刘艳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叶身/端壁融合(BBEW)是有潜力支撑风扇/压气机负荷最大化的原创技术.本文以大折转亚音叶栅和超音速叶栅两类趋向负荷极限叶栅为案例,在二面角原理指导下,采用数值方法对比研究了第一类(增大二面角型)和第二类(变曲率过渡曲面)BBEW改型.结果表明,两类BBEW改型均能有效削弱或消除高负荷压气机叶栅角区分离,且具有良好的工况适应性.其中,第一类BBEW改型虽外形上类似叶片倾斜,但作用机理却截然不同,附面层交汇作用超过叶片力作用.
关键词:
叶身/端壁融合
,
角区分离
,
二面角
,
高负荷压气机
,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