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剑锋
,
黄玮石
,
吴利平
,
胡轶喆
,
李俊
,
叶明新
材料导报
通过以碱(NaOH)为分散剂进行预处理增大化学反应活性,再以高温加热除去无定型炭等非高度石墨化物质,最后运用混酸(3:1浓硫酸和浓硝酸)进一步去除无定型炭及碳纳米管制备过程中的金属催化剂和金属氧化物,并在纯化的同时引入羧基和羟基等官能团,使修饰后的碳纳米管稳定性、分散性大大加强.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纯化
,
氧化
,
修饰
张来新
,
朱海云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简要介绍了罗丹明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合成、特性及应用,重点介绍了:①新型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②新型罗丹明及香豆素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并对罗丹明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罗丹明
,
合成
,
应用
陈培
,
刘润龙
,
朱丹
,
江林
,
郎林
,
冯景伟
,
袁守军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1.2014042802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载钛活性炭纤维( TiO2?ACF)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紫外?可见吸收( UV?Vis)、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 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对TiO2?ACF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TiO2?ACF对水中罗丹明B 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400—600℃时,负载在ACF上的TiO2为锐钛矿型,当煅烧温度上升到700℃时,TiO2开始出现金红石型,600℃时煅烧制备的TiO2?ACF对水中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最佳;TiO2?ACF对罗丹明B的吸附能力比ACF低;但是在紫外光条件下,60 min后TiO2?ACF 对罗丹明 B 的降解率比 ACF、TiO2对罗丹明 B 的降解率分别高8.6%和16.2%, TiO2?ACF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关键词:
载钛活性炭纤维
,
制备
,
光催化
,
罗丹明B
孙小磊
,
扈延林
,
徐建中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带有叶顶间隙的冲压叶轮内部流场结构,分析了叶顶间隙泄漏流对冲压叶轮内部激波波系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叶顶间隙泄漏流的影响,在叶片展向高度85%以上的区域,冲压叶轮通道内的激波波系受到较大的影响,甚至导致叶尖区域的激波波系完全被泄漏流的影响破坏,并在叶片吸力面形成一道斜激波,形成了新的激波波系,并且由于泄漏流的存在使得流动损失增加。
关键词:
冲压叶轮
,
叶顶间隙
,
泄漏流
,
数值模拟
何业
,
唐俊马
,
郭志前
,
靳鹏伟
,
朱世琴
,
朱为宏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7.03.265
小分子α-酮戊二酸(α-KA)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十分重要的产物,与多种疾病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可以对临床诊断提供帮助.以BODIPY单元作为能量给体、罗丹明单元作为能量受体,利用二者存在重叠的光谱,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罗丹明和BODIPY单元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探针,通过将罗丹明与BODIPY的衍生物进行桥联,得到能够检测α-酮戊二酸的荧光比率型探针RDM-BO.研究表明,探针RDM-BO本身的荧光光谱与BODIPY单元类似,当探针与α-酮戊二酸发生反应时,RDM-BO中的罗丹明单元会发生开环反应,使分子的共轭发生变化,同时产生新的荧光峰,检测效果显著,检测限可达到3.14μmol·L-1.
关键词:
罗丹明
,
BODIPY
,
α-酮戊二酸
,
荧光探针
吴海强
,
王宇
,
谭新强
,
罗静
,
刘晓亚
功能材料
以罗丹明6G酰肼(R6GH)和4-(二乙氨基)水杨醛为试剂,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了一种新的传感探针R6GHS,并对探针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发现,该探针对Cu2+显示出高度的检测选择性,在乙腈-水(3∶7,体积比)Tris-HCl(pH值=7.0)缓冲溶液中,随着Cu2+的加入,探针螺环打开,可以明显地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同时伴随鲜有的荧光淬灭现象,并且该响应过程迅速而且可逆,有望用于水质中Cu2+快速检测。
关键词:
罗丹明6G
,
传感探针
,
荧光淬灭
,
Cu2+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