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依义
,
陈宇
,
叶正扬
,
张昭
,
张鉴清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以十七烯基咪唑啉产率及其缓蚀效率为指标设计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路线.采用FTIR,MS-ESI谱和紫外吸收表征咪唑啉结构及产率,以失重法为主探讨其在盐酸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效率与缓蚀剂浓度、酸浸温度、酸浸时间的关系,并用SEM表征Q235钢表面腐蚀形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十七烯基咪唑啉缓蚀剂在1 mol/L的盐酸腐蚀介质中对Q235钢具有优良的缓蚀性能.
关键词:
十七烯基咪唑啉
,
缓蚀效率
,
盐酸
江依义
,
陈宇
,
叶正扬
,
张昭
,
张鉴清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以十七烯基咪唑啉产率及其缓蚀效率为指标设计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路线.采用FTIR,MS-ESI谱和紫外吸收表征咪唑啉结构及产率,以失重法为主探讨其在盐酸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效率与缓蚀剂浓度、酸浸温度、酸浸时间的关系,并用SEM表征Q235钢表面腐蚀形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十七烯基咪唑啉缓蚀剂在1 mol/L的盐酸腐蚀介质中对Q235钢具有优良的缓蚀性能.
关键词:
十七烯基咪唑啉
,
缓蚀效率
,
盐酸
谭春青
,
陈海生
,
康顺
,
蒋洪德
,
蔡睿贤
,
厉树廉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报告了一种典型透平静叶型叶片正弯曲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通过采用微型5孔探针测量了常规直叶栅和端部周向倾斜角分别为10°、20°、30°的正弯曲叶片叶栅的出口流场.定量分析了叶片正弯曲对叶栅出口二次流动能系数及其分布的影响,采用两种损失计算方法探讨了叶片正弯曲对叶栅出口二次流损失的影响,并讨论了不同弯曲角下的叶栅出口气流角变化.
关键词:
透平叶栅
,
弯曲叶片
,
流场
陆华伟
,
阚晓旭
,
钟兢军
,
甘久亮
,
郭爽
,
陈浮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经过实验校核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采用正弯静叶的低速压气机内部流动结构.结果表明,由于受叶片径向力和增强的叶根泄漏流动的作用,正弯静叶流道内的旋涡结构较直静叶明显简化,但考虑到叶片本身的几何形状及叶片表面受力的影响,流道出口后的气流掺混较为严重,奇点总数略有增加,旋涡结构相对复杂.
关键词:
压气机
,
正弯静叶
,
旋涡结构
,
奇点总数
陈海生
,
康顺
,
谭春青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报告了对一种具有常规直叶片和弯曲角分别为+10°,+20°及+30°的弯曲叶片的透平静叶栅的叶片表面静压分布进行实验测量的结果,分析了叶片正弯曲对叶栅叶片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该典型低展弦比小折转角的透平静叶栅,采用正弯曲叶片在叶片吸力面建立了一个沿叶高方向的"C"形静压分布,但并没有提高叶栅气动效率.
关键词:
弯曲叶片
,
透平叶栅
,
静压分布
,
实验研究
王颖生
,
赵志星
,
成富全
,
赵勇
钢铁
介绍了首钢原料条件下配加扬地粉对烧结生产影响的实验室研究.随着扬地粉配入量的增加,烧结矿转鼓强度、成品率改善,燃耗有少量上升,利用系数增加,低温还原粉化指数变差.研究结果表明:在首钢目前条件下,配入10%~20%的扬地粉是可行的.二烧车间进行了扬地粉工业试验,其最高配比达到30%,工业试验时烧结各项指标变化与实验室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铁矿
,
烧结
,
转鼓强度
,
低温还原粉化
武轶
,
黄发元
,
金俊
,
闫媛媛
,
夏征宇
,
熊德怀
钢铁研究
介绍了扬迪粉(YD粉)烧结配矿优化试验情况及不同硅源对高YD粉配比烧结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具有高孔隙度的YD矿替代B粉、C粉和E粉后,混合料水分应适当提高,以改善混匀制粒效果.因原料装料密度降低,使原始料层透气性得到改善,烧结生产率得到提高,烧结矿还原性略有改善,T<,D>-T<,S>区间和T<,D>-T<,m>区间均呈现变窄趋势,这有利于改善高炉透气性和降低焦比,但烧结矿TI和成品率呈下降趋势,固体燃耗略有升高.当YD粉配比增加到30%时,不同的硅源对烧结指标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YD粉
,
烧结
,
配矿
,
硅源
周逊
,
韩万金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详细测量了平行进口端壁附面层与设置导向叶栅两种进口条件下后加载涡轮叶栅的气动参数.测量结果表明,导向叶栅的设置加强了实验叶栅内的横向流动,这就造成了"C"型压力分布(弯叶片)和具有正径向压力梯度的压力分布(直叶片)产生的位置较无导叶时提前了.
关键词:
前置导叶
,
后加载叶栅
,
气动性能
方彦彦
,
田野
,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6.020
正渗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利用渗透原理的膜分离技术,能自发进行,无需外加压力即可实现,为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低能耗、高效率的解决途径.近年来正渗透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正快速发展.文章详细总结了正渗透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正渗透的整个动力学过程,为正渗透膜的设计和制备与驱动溶质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正渗透
,
渗透压
,
机理
,
膜
陈浮
,
陈绍文
,
王可立
,
谷君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实验研究了叶片正弯曲对某大折转角扇形扩压叶栅变冲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吸力面表面静压沿展向呈现明显的"C"型分布,促使端部附近低能流体向中径处迁移,且冲角越大,叶展中部低能流体积聚越多,损失增加明显;零冲角和负冲角时,15°、20°弯角正弯叶栅总压损失低于直叶栅,正冲角时情形相反,而25°弯角正弯叶栅损失在所有实验冲角下均大于直叶栅.因此,慎重选择设计参数是在大折转角扩压叶栅中成功应用叶片弯曲技术的前提.
关键词:
正弯扩压叶栅
,
大折转角
,
冲角
,
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