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96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不同冷却速率下低压转子钢30Cr2Ni4MoV的凝固组织

, 陈湘茹 , 仲红刚 , 翟启杰

上海金属

研究了30Cr2Ni4MoV钢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凝固组织,测量统计了其二次枝晶臂间距,并回归拟合得到二次枝晶间距与冷却速率的关系λ2=334.9V-0.34.据此,可以根据二次枝晶臂间距推算大型铸锭中不同部位的冷却速率,有利于认识和控制大型铸件的凝固过程.

关键词: 低压转子钢 , 30Cr2Ni4MoV , 凝固组织 , 冷却速率

螺旋堆焊层的失效分析及改进措施

潘红良 , 汤建华 , 黄五星 , 钱天顺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4.06.018

对生产顺丁橡胶的膨胀干燥机中螺旋上司太立硬质合金堆焊层脱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了3个月的堆焊层脱落的主要原因是螺套选材不当,因ZG1Cr18Ni12Mo2Ti钢的含碳量较高,在使用工况条件下会产生晶间腐蚀.为防止螺旋上堆焊层的脱落,将螺旋的材料改用ZG0Cr17Ni4Cu4Nb,并在螺旋端部堆焊司太立合金,生产应用1a以上,仍完好无损,显著提高了螺套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耐蚀合金 , 堆焊层 , 失效分析

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浅析

蔡军昱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8.02.023

简述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概念,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认识、实施意义,并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 分析 , 建议

多轴向编织物编织工艺探讨

顾璐英 , 蒋高明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10.03.020

本文在对多轴向编织物的生产设备、编织原理等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多轴向编织物的编织工艺,包括常用原料、织物组织、工艺规格等.多轴向编织物是一种采用高性能纤维作为增强衬纱,在多轴向经编机铺纬运动和成圈运动的协调配合下,利用编链、平或变化平组织将多层纱线绑缚成一个整体的多层织物.多轴向编织物平行伸直、可调节角度变化的轴向衬纱结构使织物具有多种优异性能,作为复合材料的骨架材料拥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无限的商业前景.

关键词: , 多轴向 , 经编机 , 编织工艺

吸附式栅代替串联栅气动可行性探索

赵胜丰 , 罗建枫 , 卢新根 , 张宏武 , 朱俊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首先以ONERA串列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串列栅特性及其内部流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与串列栅具有同等性能的单列吸附式栅,并在设计工况和非设计工况下对改型后的单列吸附式栅特性及其内部流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来流马赫数、出口条件和扩散因子的情况下,单列吸附式栅的性能优于串列栅,在高负荷压气机设计中用吸附式单列栅代替串列栅的做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串联 , 吸附式 , 流动控制 , 边界层分离

变工况非定常栅绕流数值仿真

吴文权 , 韩云霞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离散涡方法数值仿真了不同来流攻角下,固定与动边界栅绕流.在设计工况时流动接近定常流动.而变工况时流动具有明显的非定常特征.特别是当攻角较大时,流场中存在着激烈分离,流动具有不稳定性.分离流动与旋涡的分布息息相关.当来流角从20°到60°逐渐增大时,前驻点从背面前缘点向腹面移动.固定栅与振动栅时的绕流有明显的不同.振动栅绕流,流体决不是简单地随栅作同样的振动.

关键词: 变工况 , 动边界 , 旋涡 , 离散涡方法

径向法测量编双轴向织物渗透率

刘井红 , 吴晓青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7.01.014

用径向法测量了编双轴向玻璃纤维织物的渗透率,研究了织物结构、纤维体积分数和注入压力对渗透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编双轴向玻璃纤维织物的渗透率呈各向异性,随着纤维体积分数增大,织物渗透率减小,各向异性的程度增加.在低的纤维体积分数下,低的注入压力影响渗透率的精确测量,注入压力增大到一定值时,纤维渗透率保持恒定.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 , 各向异性 , 渗透率 , 编双轴向织物

前置导对后加载栅气动性能的影响

周逊 , 韩万金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详细测量了平行进口端壁附面层与设置导向栅两种进口条件下后加载涡轮栅的气动参数.测量结果表明,导向栅的设置加强了实验栅内的横向流动,这就造成了"C"型压力分布(弯叶片)和具有正径向压力梯度的压力分布(直叶片)产生的位置较无导时提前了.

关键词: 前置导 , 后加载 , 气动性能

刺五加黄酮脂质体和滴丸的药动学差异比较

简勇 , 丁茹 , 刘舒 , 刘忠英 , 宋凤瑞 , 刘志强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7.01.160132

采用液质联用(LC-MS/MS)方法,分析刺五加黄酮脂质体、刺五加滴丸和刺五加黄酮提取物大鼠灌胃给药后其主要成分金丝桃苷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考察刺五加黄酮的适宜剂型.用PKsolver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数据处理,大鼠灌胃刺五加黄酮提取物、刺五加滴丸和刺五加黄酮脂质体后测得金丝桃苷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分别为(210.24±10.3)、(254.12 ±9.2)、(349.34 ±12.5) μg/L;0 ~t时间内药时曲线面积(AUC0-t)分别为(30.7±2.7)、(35.01 ±1.98)、(45.2±2.8)μg/(mL·min);平均驻留时间(MRT)分别为(334.42 ±75.36)、(394.56±90.26)和(640.35±84.26) min.结果表明,刺五加黄酮脂质体血药达峰浓度增加,清除速率降低,药时曲线下面积加大,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脂质体有望成为刺五加黄酮的适宜剂型.

关键词: 刺五加 , 脂质体 , 滴丸 , 生物利用度 , 药动学

轴流压气机栅非定常顶泄漏流的研究

李成勤 , 张靖煊 , 林峰 , 黄伟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轴流式压气机顶泄漏流非定常性对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为了避开研究转子内部流场所遭遇的测量困难,以及为了可以更加方便地调节顶间隙和进气角的需要,本文以压气机平面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不同间隙,不同马赫数和不同攻角下的顶泄漏流的动态测量,了解栅环境下叶顶间隙流非定常性的特征和出现条件,探索利用栅模拟转子环境进行顶间隙流研究的可行性。实验表明,顶泄漏流在某些工况下存在非定常性。该非定常性的频率特征受来流速度影响较大。产生非定常性的条件是需要泄漏流轨迹到达相邻叶片的压力面。产生非定常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泄漏流与叶片载荷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 平面 , 顶泄漏流 , 非定常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9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