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大气中全氟与多氟有机化合物研究进展

祝玉杰 , 陈来国 , 高博 , 叶芝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8.2015020407

全氟与多氟有机化合物(PFCs)作为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及生活家居领域,部分PFCs已被列为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PFCs具有一些特殊的理化性质(如高表面活性、憎水憎油性等),使其采样、分析、环境迁移转化过程等都不同于“传统”POPs(如PCBs、PAHs等).相对于其它环境介质(水、沉积物和生物等)研究,大气中PFCs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针对大气中PFCs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内容涵盖了大气PFCs的样品采集、前处理、仪器分析、含量水平和迁移转化过程,其中重点概述了大气中PFCs的气-颗粒两相分配、长距离迁移、干湿沉降和大气降解,并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建议.

关键词: 全氟与多氟有机化合物 , 大气 , 采样技术 , 分析方法 , 气-颗粒两相分配

负载型Pd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甲醇氧化的催化活性?

张雪乔 , 田浩杞 , 叶芝 , 刘盛余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1.031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Pd+M(M=MgO、CaO、SrO、BaO )催化剂,运用BET、CO-化学吸附、XRD、H2-TPR 和 XPS 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其对甲醇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碱土金属可使 Pd 粒子高度分散,催化剂表面易还原氧物种量增多,还原速率加快;XPS分析可知,碱土金属可增强 Pd-Ce 间相互作用,促使Pd向氧化态过渡,同时增加催化剂表面 Ce3+浓度,改善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进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助催化效果递变规律为 BaO>CaO>MgO>SrO.

关键词: Pd , 甲醇 , 催化氧化 , 碱土助剂

BaO对单Pd催化剂净化甲醇燃料车尾气性能的影响

张雪乔 , 叶芝 , 余静 , 陈耀强 , 赵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BaO改性的单Pd催化剂,并用BET,CO化学吸附,XRD, H2-TPR, NH3-TPD,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甲醇、CO、C3H8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BaO的添加可使Pd粒子高度分散,催化剂表面易还原氧物种量增多,还原速率加快,还原性能得以改善;同时还可增强金属与载体间的电子效应,使Pd向氧化态过渡,Ce4+向还原态Ce3+过渡,并在金属与载体界面间产生大量具有活性的氧物种,进而提高了催化剂对甲醇和CO的低温活性,T50可分别降低26,21℃.催化剂表面酸性降低以及较高氧化态Pd物种形成可能是导致C3H8转化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BaO , 甲醇 , 催化氧化 , 助剂

氮掺杂Bi2O3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卢远刚 , 杨迎春 , 叶芝 , 刘盛余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643

以硝酸铋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 采用沉淀法合成了不同氮掺杂量的Bi2O3(N-Bi2O3)粉体, 并采用XRD、FT-IR、XPS、UV-Vis、PL手段对其晶相结构和光谱特征等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未掺杂Bi2O3为单斜相α-Bi2O3, 氮掺杂Bi2O3则为四方相β-Bi2O3和Bi5O7NO3组成的混晶, 氮原子替代了Bi2O3晶格中部分氧原子, 形成了Bi-N键而稳定存在. 氮掺杂能促进β-Bi2O3的生成. 与未掺杂Bi2O3粉体相比, 氮掺杂样品的吸收带边发生了明显红移, 荧光强度明显减弱. 甲基橙在可见光下的降解实验表明, 氮掺杂Bi2O3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关键词: Bi2O3; 氮掺杂; 可见光; 光催化; 甲基橙

氮掺杂Bi2O3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卢远刚 , 杨迎春 , 叶芝 , 刘盛余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643

以硝酸铋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合成了不同氮掺杂量的Bi2O3(N-Bi2O3)粉体,并采用XRD、FT-IR、XPS、UV-Vis、PL手段对其晶相结构和光谱特征等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未掺杂Bi2O3为单斜相α-Bi2O3,氮掺杂Bi2O3则为四方相β-Bi2O3和Bi5O7NO3组成的混晶,氮原子替代了Bi2O3晶格中部分氧原子,形成了Bi-N键而稳定存在.氮掺杂能促进β-Bi2O3的生成.与未掺杂Bi2O3粉体相比,氮掺杂样品的吸收带边发生了明显红移,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甲基橙在可见光下的降解实验表明,氮掺杂Bi2O3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关键词: Bi2O3 , 氮掺杂 , 可见光 , 光催化 , 甲基橙

氮掺杂Bi2O3光催化剂可见光催化降解2,4-二氯酚

卢远刚 , 杨迎春 , 刘盛余 , 叶芝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479

采用自制的Bi2O3及氮掺杂Bi2O3(N-Bi2O3)光催化剂,以卤钨灯为光源,在可见光下对2,4-二氯酚进行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N-Bi2O3较Bi2O3具有更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N-Bi2O3光催化剂投加量为2.0 g/L、2,4-二氯酚初始浓度为20 mg/L和pH =7时,光催化反应320 min,2,4-二氯酚的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1.5%.2,4-二氯酚的光催化反应初活性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速率模型.对降解过程中总有机碳及Cl-测试结果表明,N-Bi2O3光催化剂能较好地完成对2,4-二氯酚的深度矿化及脱氯.

关键词: 氮掺杂Bi2O3 , 光催化 , 可见光 , 二氯酚 , 动力学

汞(Ⅱ)-邻菲啰啉-刚果红缔合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及分析应用

孙谦 , 杨迎春 , 叶芝 , 张林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267

在pH =9.0的弱碱性环境中,Hg2+与邻菲啰啉(phen)反应形成无色螯合物[Hg (phen)3]2+,再与刚果红(CR)反应,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Hg(phen)3CR,其摩尔比为1∶1.此时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显著增强,最大的散射波长分别位于578 nm(RRS法)、612 nm(SOS法)和352 nm(FDS法).在一定条件下,散射增强(△I)与Hg2+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2.32 μg/L(RRS法)、3.20 μg/L(SOS法)和1.56 μg/L(FDS法),考察了最佳实验条件和影响因素,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并以RRS法为例研究了共存物质的影响.据此建立了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准确测定Hg2+的光散射新方法,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Hg2+的测定取得满意结果.并对RRS增强的原因和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 二级散射 , 倍频散射 , 汞(Ⅱ) , 邻菲啰啉 , 刚果红

碳纳米管与活性炭超级离子电容器的频率响应

梁逵 , 陈艾 , 叶芝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2.02.019

分别采用碳纳米管和活性炭作为超级离子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应用交流阻抗频谱法,研究了两类超级离子电容器的频率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用碳纳米管作电极,超级离子电容器在频率250mHz以下出现"电荷饱和";而用活性炭作电极,超级离子电容器在频率为100mHz时仍未出现"电荷饱和",说明碳纳米管超级离子电容器的频率响应特性优于活性炭超级离子电容器的频率响应特性.但是上述两类超级离子电容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均比传统介质电容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差.

关键词: 频率响应特性 , 碳纳米管 , 活性炭 , 超级离子电容器 , 介质电容器

第五次(1991)国家自然科学奖材料与工程科学部分获奖项目介绍

钱浩庆 , 卞文山

材料研究学报

<正> 第五次(1991)国家自然科学奖已于1991年12月揭晓,共有53项优秀成果获奖,其中属材料与工程科学部分的有6项。1 铝电解过程中若干物理化学问题的研究本项研究获三等奖。主要研究者:邱竹贤,姚广春,冯乃,张明杰,李庆峰研究单位:东北工学院

关键词:

磁控溅射制备钛合金扩散焊中间层Ti薄膜的研究

周媛 , 李晓红 , 毛唯 , 毕晓昉 , 熊华平 , 吴欣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z1.072

以磁控溅射的Ti薄膜作为中间层可在较低温发下实现钛合金的扩散焊.研究了工作气压和溅射功率两个主要工艺参数对Ti薄膜沉积速率、成膜质量的影响规律.在Ar气压为0.8Pa,溅射功率为38W的条件下在TC4试表面沉积了厚约1μm的Ti薄膜,采用感应加热方式将其分别快速加热至600℃,800℃,900℃和1000C.通过对薄膜表面形貌、成分及物相分析发现,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薄膜晶粒显著长大,少量Al,V原子扩散进入Ti薄膜中,除Ti6O外未发现新的物相.

关键词: Ti薄膜 , 扩散焊 , 钛合金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