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进
,
文立伟
,
李勇
,
肖军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9.04.003
以自行研制的10轴龙门式自动铺带机为研究对象,建立铺带机的机构数学模型,基于D-H法求解运动学问题;根据数控技术原理并结合铺带机的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数控代码;基于Visual C++6.0平台开发了曲面铺带数控代码生成系统,具有文件读取、参数设定、指令生成等功能和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自动铺带
,
数学模型
,
运动学
,
数控代码
孙鹏
,
于洋
,
钟兢军
,
王建华
,
胡政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船舶进气系统整体气路进行求解.研究中考虑进气室冷却进气系统、燃烧进气系统、进气蜗壳等结构,以及百叶窗、空气净化装置、消音器等结构的阻力影响,并在定常条件下验证了阻力模拟的准确性.随后,重点研究了外界条件变化对前后进气室压差及蜗壳出口流场的影响,得出了前后压差随测点位置和外界条件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数值模拟
,
进气系统
,
非定常
,
压差
于洋
,
孙鹏
,
钟兢军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及Polyhedra多面体网格重组技术研究了船舶侧向进气装置在不同风向下的气动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多面体网格在保证计算精度情况下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3倍左右,同时给出两侧百叶窗关键气动参数的分布规律,并对比分析了不同风向下外流场结构的变化情况.得出侧向进气两侧气动参数差异较大,在保证两侧百叶窗进气流量相仿时易会导致燃气轮机进气畸变的产生的结论,为船用进气装置布置形式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
数值模拟
,
重组
,
侧向
,
进气装置
,
外流场
李成勤
,
张靖煊
,
林峰
,
黄伟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轴流式压气机叶顶泄漏流非定常性对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为了避开研究转子内部流场所遭遇的测量困难,以及为了可以更加方便地调节叶顶间隙和进气角的需要,本文以压气机平面叶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不同间隙,不同马赫数和不同攻角下的叶顶泄漏流的动态测量,了解叶栅环境下叶顶间隙流非定常性的特征和出现条件,探索利用叶栅模拟转子环境进行叶顶间隙流研究的可行性。实验表明,叶顶泄漏流在某些工况下存在非定常性。该非定常性的频率特征受来流速度影响较大。产生非定常性的条件是需要泄漏流轨迹到达相邻叶片的压力面。产生非定常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泄漏流与叶片载荷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
平面叶栅
,
叶顶泄漏流
,
非定常性
隋秀明
,
赵巍
,
赵庆军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针对导叶展弦比对部分进气涡轮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转子前缘靠近导叶吸力面边界处流动发生分离形成分离涡,使得损失增加;展弦比增加能增加进气区转子前缘靠近导叶吸力面处主流速度,进而降低分离涡强度并降低部分进气效应对进气区中心区域流动的影响,改善进气扇区中心区域流动,从而减少损失提升效率.与此相反,叶高、稠度不变时展弦比增加使得叶片数增加,叶型损失增加,且进气度越大,叶型损失增加量越大.当进气度小于50%时,进气扇区较小,展弦比增加诱发的分离涡强度降低的作用效果明显强于叶片数增加的影响,二者的综合作用使得涡轮效率得到提升;当进气度大于50%以后,分离涡对进气扇区中心区域的影响降低,分离涡强度的降低仅能改善进气区边界靠近导叶吸力面处的流动状态,但此时叶片数增加导致的叶型损失会显著增加,二者的综合作用导致涡轮效率提升的幅度降低.
关键词:
涡轮部分进气
,
数值模拟
,
导叶展弦比
胡剑英
,
戴巍
,
罗二仓
,
任嘉
工程热物理学报
基于线性热声理论,本文对斯特林型脉冲管制冷机的调相机构一双向进气和惯性管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惯性管结构能够为脉冲管制冷机提供所需要的最佳阻抗时,双向进气模式不能提高脉冲管制冷机性能;但是因为惯性管调相能力有限,不能为小功率脉冲管制冷机提供所需要的最佳阻抗,此时双向进气仍然能够为提高脉冲管制冷机性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另外,本文还总结了脉冲管制冷机调相机构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对其进行了理论解释,这也是对本文结论的有力佐证.
关键词:
脉冲管制冷机
,
双向进气
,
惯性管
,
热声
魏缠玲
,
赵丽娟
,
祁玉霞
,
李亚
,
李文婧
,
龚波林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7037
以溴代硅胶为引发剂,CuBr/2,2-联吡啶为催化体系,在改性硅胶上经二步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制备内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C18)、外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水解得到表面含大量二醇基的新型反相限进材料.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TGA)对其表征,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反相限进材料的吸附性能,其对磺胺二甲氧嘧啶和土霉素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8.02和4.80mg/g.结合固相萃取(SPE)评价其对大分子蛋白质的排阻性能,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排阻大分子模型,排阻能力达90%.将其用于牛奶中土霉素的分离富集,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土霉素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9.19%,相对标准偏差为3.03%.有望将新型反相限进材料和HPLC或液相色谱-质谱(LC-MS)等分析系统结合应用于生物样品的处理和检测.
关键词:
限进材料
,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牛血清白蛋白
,
磺胺二甲氧嘧啶
,
土霉素
,
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