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3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基于杯[6]芳烃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痕量的酞酸酯类化合物

高洁 , 杨偲 , 长文 , 李秀娟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9.03.021

选用自制杯[6]芳烃溶胶-凝胶固相微萃取(SPME)萃取头,建立了顶空SPME与气相色谱联用检测啤酒中8种酞酸酯(PAEs)的方法.采用L25(56)正交设计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所得方法检出限为0.003~3.429 μg/L,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13.5% ,加标回收率为86.3% ~109.3% .采用标准加入法对3种瓶装啤酒中PAEs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是啤酒中最主要的酞酸酯类污染物,含量最高达5.24 μg/L.迁移试验表明,瓶装啤酒所用塑料垫圈中高含量的DEHP可能成为酒体中PAEs的一种来源,且延长贮存时间、提高贮存温度和振荡都能加快垫圈中DEHP的迁移.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 杯芳烃 , 气相色谱法 , 酞酸酯类化合物 , 迁移 , 痕量分析 , 啤酒

基于基质修饰的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酒精饮料中的氨基甲酸乙酯

张雪娜 , 长文 , 邹更 , 韩娅红 , 李秀娟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1.00701

氨基甲酸乙酯(EC)是发酵食品在发酵或贮存过程中产生的致癌副产物.建立了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MHS SPME GC)检测多种酒精饮料中EC的方法.采用自制的溶胶-凝胶聚乙二醇/羟基硅油复合SPME 萃取头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加入无水硫酸钠对基质进行修饰大大提高了EC的萃取效率.在优化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 100 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检出限为34 μg/L;方法重现性好,6次重复实验所得相对标准偏差为2.19%;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在90.9%~103.6%之间,将建立的方法用于多种实际酒样中EC的检测,其结果与标准加入法得到的结果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本研究表明,MHS-SPME能够克服通常存在于SPME分析中的基质干扰效应,尤其适合于大量不同基质的样品分析.

关键词: 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 , 氨基甲酸乙酯 , 基质修饰 , 酒精饮料 , 聚乙二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基胶黏剂中3种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

周晓 , 李小兰 , 陈志燕 , 长文 , 周芸 , 孟冬玲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4.10012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水基胶黏剂中3种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CMI)和1,2-苯并异噻啉-3-酮(BIT))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水(1:1,v/v)溶液振荡提取、离心、过滤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对前处理条件(包括萃取溶剂、提取方式、稀释倍数、提取时间)进行了优化。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样品中的异噻唑啉酮在0.25~1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2≥0.9992),加标回收率在92%~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4%,检出限为0.43~1.14 mg/kg,定量限为1.44~3.81 mg/kg。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达到定量检测的目的。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可靠。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 , 水基胶黏剂

吸附式栅代替串联栅气动可行性探索

赵胜丰 , 罗建枫 , 卢新根 , 张宏武 , 朱俊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首先以ONERA串列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串列栅特性及其内部流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与串列栅具有同等性能的单列吸附式栅,并在设计工况和非设计工况下对改型后的单列吸附式栅特性及其内部流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来流马赫数、出口条件和扩散因子的情况下,单列吸附式栅的性能优于串列栅,在高负荷压气机设计中用吸附式单列栅代替串列栅的做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串联 , 吸附式 , 流动控制 , 边界层分离

前置导对后加载栅气动性能的影响

周逊 , 韩万金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详细测量了平行进口端壁附面层与设置导向栅两种进口条件下后加载涡轮栅的气动参数.测量结果表明,导向栅的设置加强了实验栅内的横向流动,这就造成了"C"型压力分布(弯叶片)和具有正径向压力梯度的压力分布(直叶片)产生的位置较无导时提前了.

关键词: 前置导 , 后加载 , 气动性能

轴流压气机栅非定常顶泄漏流的研究

李成勤 , 张靖煊 , 林峰 , 黄伟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轴流式压气机顶泄漏流非定常性对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为了避开研究转子内部流场所遭遇的测量困难,以及为了可以更加方便地调节顶间隙和进气角的需要,本文以压气机平面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不同间隙,不同马赫数和不同攻角下的顶泄漏流的动态测量,了解栅环境下叶顶间隙流非定常性的特征和出现条件,探索利用栅模拟转子环境进行顶间隙流研究的可行性。实验表明,顶泄漏流在某些工况下存在非定常性。该非定常性的频率特征受来流速度影响较大。产生非定常性的条件是需要泄漏流轨迹到达相邻叶片的压力面。产生非定常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泄漏流与叶片载荷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 平面 , 顶泄漏流 , 非定常性

深凹槽式涡轮顶间隙泄漏直列栅实验研究

崔涛 , 陈绍文 , 周治华 , 王晋声 , 王松涛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低速风洞实验台,对具有不同深凹槽结构平面栅在不同间隙尺度条件下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五孔气动探针和高灵敏度及高精度的压力扫描阀测量了栅出口截面的气动参数,对比分析了总压损失的展向分布,并在栅端壁和叶片表面进行墨迹显示.结果表明,深凹槽式顶结构应用于本文研究的栅上是可行的.深凹槽尾缘开口有利于降低顶间隙泄漏损失,凹槽前缘开口对前缘附近局部流动产生一定影响.对整个流动通道涡生成影响不如泄漏流作用强,并且尾缘开口与前缘开口开度的匹配对顶间隙泄漏损失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深凹槽 , 间隙间隙流动 , 涡轮 , 实验研究

高负荷压气机栅的身/端壁融合研究

彭学敏 , 季路成 , 伊卫林 , 刘艳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身/端壁融合(BBEW)是有潜力支撑风扇/压气机负荷最大化的原创技术.本文以大折转亚音栅和超音速栅两类趋向负荷极限栅为案例,在二面角原理指导下,采用数值方法对比研究了第一类(增大二面角型)和第二类(变曲率过渡曲面)BBEW改型.结果表明,两类BBEW改型均能有效削弱或消除高负荷压气机栅角区分离,且具有良好的工况适应性.其中,第一类BBEW改型虽外形上类似叶片倾斜,但作用机理却截然不同,附面层交汇作用超过叶片力作用.

关键词: 身/端壁融合 , 角区分离 , 二面角 , 高负荷压气机 , 数值模拟

平面扩压栅静相对位置改变对流动的影响

杨海涛 , 黄洪雁 , 冯国泰 , 苏杰先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选取某重复级压气机平均半径处的型线,进行平面扩压栅非定常数值模拟.对8组不同的静相对位置进行了非定常计算,讨论了不同位置时流场的流动特点,优化出第一级、第二级静在给定的气动条件下最佳相对位置.

关键词: 扩压 , 非定常 , 尾迹 , 相对位置

栅安装角对无阻流板式栅反推装置性能影响的研究

周莉 , 王占学 , 任亚强 , 刘增文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某一无阻流门栅式反推装置的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详细分析了不同栅安装角对反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栅安装角对流出反推窗口气流的质量流量、气流速度以及气流的流动方向产生影响,进而对反推效果产生影响.对于不同风扇进口压比,存在不同的最佳的栅安装角度,能使得反推效果最好.由于风扇压比不同,气流所具有的能量不同,风扇进口压比越低,其具有能量越小,进入反推窗口偏转角越大,最佳安装角越大.

关键词: 无阻流门栅式反推装置 , 二次流喷射 , 栅进口安装角 , 反推效率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