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63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Breit势的正规化与η_c-J/ψ的劈裂

吉日

原子核物理评论

研究自旋和轨道量子数不同的介子之间的质量劈裂对检验夸克势模型非常重要.在以往的夸克势模型计算中,η_c-J/ψ的质量劈裂都很难达到实验的值.用正规化形状因μ~2/(q~2+μ~2),在对完整的动量空间中的Breit夸克势实施一次正规化下研究了η_c-J/ψ和新介子ηb与Υ(1s)之间的质量劈裂.结果表明,正规化形状因子中的屏蔽质量μ应与介子折合质量有关,当将其展开为介子折合质量的三阶多项式时,上述介子质量劈裂可以精确重现实验的结果.另外,由于完整的Breit 势包含有自旋一轨道耦合相互作用的项,因而还可以研究χ_(c0),χ_(c1)和χ_(c2)之间的质量劈裂.

关键词: 夸克势模型 , 矩阵元 , 介子束缚态 , 正规化 , 质量劈裂

酚醛树脂用量对陶瓷性能的影响

陶毓博 , 李淑君 , 李鹏 , 刘一星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砂光木粉浸渍酚醛树脂经干燥、热压后在真空条件下烧结处理后制得了碳/碳复合材料(陶瓷).分析了酚醛树脂用量对陶瓷尺寸收缩率、碳得率、力学性能、耐磨性的影响,并利用全自动元素分析仪检测了酚醛树脂用量对陶瓷元素组成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酚醛树脂用量对陶瓷微观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酚醛树脂用量的增加,陶瓷的碳得率增大,尺寸收缩呈下降趋势,力学性能增强,耐磨性明显提高,陶瓷中C、H含量降低,O、N的总含量升高;SEM观察结果说明,随着酚醛树脂用量的增加,陶瓷内酚醛树脂碳化形成的玻璃碳更加明显,但对XRD谱没有明显影响.当木粉与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40:60时,陶瓷的结构与性能最稳定,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 酚醛树脂用量 , 性能 , 元素组成 , 微观结构

水/有机溶剂混合体系去除秸秆素的研究

朱世步 , 姜曼 , 王伟 , 周祚万

材料导报

研究了常压条件下水/有机溶剂体系对于水稻秸秆素的脱除效果,考察了水/甲醇、水/N-甲基吡咯烷酮(NMP)、水/二甲亚砜(DMSO)和水/二甲基甲酰胺(DMF))及其在添加酸(水杨酸、甲酸、对苯二甲酸)或碱(氢氧化钠、苯胺)等助剂条件下的素脱除率.残留素和红外谱分析表明,在不添加催化剂的条件下,水/非质子溶剂体系的效果优于水/甲醇等有机质子溶剂体系,水/DMSO体系、水/NMP和水/DMF体系的素脱除率分别达到63.27%、75.14%和84.78%,而水/甲醇体系的素脱除率为57.13%;在溶剂体系中添加少量苯胺可以有效提高木素脱除率,水/甲醇中添加苯胺后素脱除率从57.13%提高到79.99%,水/DMF中添加苯胺后素脱除率从84.78%提高到95.04%,处理后的样品酸不溶素含量仅剩0.87%.回收的溶液经减压蒸馏回收素和溶剂,溶剂回收率达到99%以上,并可循环使用.

关键词: 水稻秸秆 , 水/有机溶剂体系 , 素作用

糖溶液的纳滤浓缩

杨刚 , 王焕章 , 邢卫红 , 徐南平 , 时钧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0.05.005

采用两种截留分子量的卷式纳滤膜组件研究了工业糖溶液的纳滤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了S-K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纳滤方法浓缩水解法工业糖粗品溶液,通过四级串联方式可将质量分数为4%的糖溶液浓缩至20%.该技术操作能耗低,糖回收率高,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纳滤 , , 模型

生物形态新材料——陶瓷的研究现状

陶毓博 , 刘一星 , 李淑君 , 李鹏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7.01.021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生物质材料制造陶瓷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制备陶瓷的基本原理,陶瓷制备方法的发展历程及以往成果.介绍了利用合金或硅等材料制备复合型陶瓷、SiC陶瓷等新工艺,分析了陶瓷的基本性能和用途,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生物材料 , 酚醛树脂 , 陶瓷 , 制造工艺 , 性能

水泥模板用聚氨酯涂料

沈志明 , 林中祥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0.12.001

研究了聚醚与异氰酸酯的种类、溶剂的选用、-NCO/-OH的比值、催化剂的用量、加料方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湿固化聚氨酯涂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水泥模板用湿固化型聚氨酯涂料的配方及工艺.

关键词: 聚氨酯涂料 , 水泥模板 , 混凝土脱模 , 潮气固化

单板贴面无机桉碎料板制备及性能

乔建政 , 陈茂 , 李新功 , 钟文泉 , 符彬 , 潘亚鸽

硅酸盐通报

以桉单板和无机胶黏剂为原料对桉碎料板进行贴面处理,研究了施胶量、成型压力、脱模养护时间对桉碎料板弯曲性能的影响以及贴面处理对板材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胶量、成型压力和脱模养护时间对单板贴面桉碎料板弯曲性能影响均显著.随着施胶量的增加,板材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先增大后减小,施胶量为320 g/m2时板材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达到最大值35.26 MPa和3863 MPa;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加,板材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也都先增大后减小,成型压力为1.5 MPa时,板材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达到最大值35.37 MPa和3900 MPa;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板材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大.养护3周后板材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基本趋于稳定.贴面处理使板材前期的热释放速率和热释放总量增大,阻燃性能降低.150 s后,基本表现出桉碎料板贴面前的阻燃性能.

关键词: 单板 , 无机胶黏剂 , 无机桉碎料板 , 贴面 , 性能

竹粉/呋喃树脂制备陶瓷的研究

周蔚虹 , 喻云水 , 曹宏彰 , 周剑铭

硅酸盐通报

本文以呋喃树脂与竹粉为原料制备了陶瓷,利用扫描电镜(SEM)、 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别对陶瓷的微观结构与物相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呋喃树脂含量对陶瓷的炭得率、尺寸收缩率、密度与体积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是由竹炭与玻璃炭构成的复合炭材料,呋喃树脂含量对陶瓷结晶性影响不大.呋喃树脂含量越高,陶瓷的炭得率、密度越大,尺寸收缩率与体积电阻率越小.

关键词: 呋喃树脂 , 竹粉 , 陶瓷 , 复合炭材料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离发酵液中的糖和糖醇

陈冠华 , 张利平 , 田益玲 , 王秀敏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1.06.019

建立了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发酵液中糖和糖醇的新方法.研究表明:采用硼砂缓冲溶液时,糖和糖醇的分离度随硼砂浓度的增高而加大,在室温下硼砂最高浓度为130 mmol/L;分离度还与溶液的pH有关,在pH 9.55处分离度有最大值;缓冲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浓度为4×10-6 mmol/L~8×10-4 mmol/L时对分离度无显著影响;在优化的分离条件下,糖和糖醇可在6 min内基线分离.测定了发酵过程中样品各组分的含量和加标回收率,5次测定糖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2%~3.11%,回收率为96.0%~108.0%;5次测定糖醇的RSD为0.62%~1.32%,回收率为94.0%~109.0%.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 , 糖醇 , 发酵液

碳化工艺对陶瓷性能影响的研究

陶毓博 , 刘一星 , 李鹏 , 李淑君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7.06.002

利用冷杉砂光木粉浸渍酚醛树脂制造陶瓷预制件,在真空条件下碳化处理制备了多孔陶瓷.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木粉和酚醛树脂的热解特性,根据原料的热解特性制定了陶瓷的碳化工艺,并讨论了碳化过程中升温速率和最高碳化温度对陶瓷尺寸收缩、碳得率、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耐磨性、电磁屏蔽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碳化初始阶段(室温~120℃)快速升温至120℃,120℃以上升温速率为2~5 ℃/min时,陶瓷的碳得率较高,尺寸稳定性较好;碳化温度在800℃时可以制得尺寸稳定的陶瓷,但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陶瓷的尺寸收缩增加不大,碳得率降低,抗压和抗弯强度增大,耐磨性和电磁屏蔽效能增大;烧结温度达到1400℃时,陶瓷出现了石墨化倾向.

关键词: 砂光木粉 , 酚醛树脂 , 陶瓷 , 碳化工艺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6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