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03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交叉轧制在Mo-1钼板生产中的应用

朱爱辉 , , 王快社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6.04.011

研究了轧制方式对Mo-1钼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交叉轧制可使钼板的延伸率显著提高,Rp0.2和Re明显下降,加强了组织的均匀性和等轴性.交叉轧制的Mo-1钼板具有良好的深冲性能.

关键词: Mo-1钼板 , 交叉轧制 , 组织性能 , 深冲性能

钼板轧制工艺的优化

朱爱辉 , 王快社 ,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7.02.008

钼板轧制工艺过程难以控制,轧废现象严重、成品率低,导致生产成本增大,因而寻求适宜的加工工艺势在必行.旧轧制工艺存在的问题是加热温度、初火次变形率等选择不当.新工艺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 250℃,初火次变形率选为37.5%.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不仅能提高钼板的轧制质量,还能提高钼板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钼板 , 轧制工艺 , 成品率

伴生金银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吴大敏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2.02.003

系统阐述了伴生金银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对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提高金银的回收率,以及深部资源预测、外围找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多金属硫化 , 伴生金银 , 赋存状态 , 分布规律

小西南岔铜金矿床北山段控构造系统的认识

刘向友 , 康旭 , 刘连登 , 凤军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3.12.003

据现场深入研究,结合近20年的生产实践,认为小西南岔铜金矿床北山段的矿体明显受控于主断裂、支断裂和羽断裂组成的构造系统.整个北山铜金矿体由4个控制矿脉系的断裂构造组合构成,主断裂控制主矿脉、支断裂控制支矿脉、羽断裂控制羽矿脉,它们之间为浸染状化.这些认识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找和生产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构造系统 , 矿脉系 , 铜金矿体 , 延边东部

铜陵地区田银金矿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张继武 , 任云生 , 方七林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5.09.005

田内银金矿体与硫铁矿体的时空关系研究基础上认为,田内的银金矿化是早期硫铁矿化基础上的叠加化所致,二者受不同的构造控制,化特征明显不同.叠加的银金矿化与包村、朝山、狮子山田中的金(银)化类似,金矿物均与铋矿物具密切的时空及成因联系,矿石中Au、Ag与Bi呈正相关.该认识对区内独立和伴生金银矿成因研究及找矿工作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铋矿物 , 相关性分析 , 银金矿化 , 桥硫铁矿

基于烧结基础特性的评价方法指导烧结配

赵勇 , 吴铿 , 申威 , 余盈昌 , 闫广 , 刘起航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40714

对国外10种常见的铁矿粉进行了研究,着重测试其烧结基础特性。考虑到以往烧结基础特性的评价指标忽视过程信息,使用模拟烧结过程中的单个因素指标对烧结基础特性指标进行定量描述的特点,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评价指标,该指标包含了烧结的过程信息,因此能较全面地对毅星粉的烧结基础特性进行评价。根据新方法对不同配方案的烧结杯试验结果进行预测,烧结杯试验结果证明了该预测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认为,巴卡粉与毅星粉在小比例配比条件下可进行互替。

关键词: 毅星粉 , 烧结基础特性 , 烧结杯试验 , 评价指标

谢家沟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因类型——胶东金矿床地质研究与找突破

王建国 , 张志启 , 邓军 , 翟裕生 , 闫顺令 , 张静 , 尤世娜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11.004

文中论述了谢家沟金矿床矿区地质构造演化特征;谢家沟金矿床主要矿脉体特征及化类型;厘定了谢家沟金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同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确定了张家庵-谢家沟-铁夼韧脆性剪切带控构造系统的存在,并对其地质特征、控模式及成矿远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谢家沟金矿 , 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 地质特征 , 成因类型

提高本钢265 m2冷烧结及原料检验代表性的实践

李凤娟 , 国光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14.04.14

通过对烧结配料所需原料及对冷烧结成品检验采制样方法的分析,找出影响检验结果真实性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使本钢原料厂一次配料、本钢炼铁厂265 m2烧结二次配料及265 m2烧结系统各项稳定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烧结实物质量和各项技术质量指标有了很大的进步,保证了高炉的稳定顺行。
  提高本钢265 m2冷烧结及原料检验代表性的实践
  Practice of Improving the 265 m2 Cold Sinter and Raw Material Inspection Representative
  供稿|
  李凤娟,国光/
  LI Feng-juan, LV Guo-guang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14.04.14
  导读内容
  本钢炼铁厂265 m2烧结机生产所需要的含铁原料比较复杂,一次配料料种较多,且烧结含铁原料是由本钢原料厂二车间供料,原料质量的不稳定,会影响烧结矿质量的提高和一号高炉的强化及高炉技术指标的改善。本钢质量管理中心驻冷烧检查站加强了对烧结配料所需原料及对冷烧结成品检验采制样代表性的研究,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含铁料成分稳定率、烧结各项质量和技术指标在稳步地提高。下面,对本钢质量管理中心驻冷烧检查站就提高采样及检验过程的准确性所采取的措施和办法进行说明。
  烧结采样是半自动采样,每两小时采样一次,作为一个批次,来代表整个2h烧结的成份。

关键词:

提高低硅烧结强度的生产实践

曹金祥 , 魏继忠 , 丁军

中国冶金 doi:10.3969/j.issn.1006-9356.2005.05.005

临钢烧结厂通过采取优化原料结构、提高烧结碱度、控制MgO含量等措施,使低硅烧结强度指标得到提高,并满足了高炉生产的需要.

关键词: 铁酸钙 , 转鼓强度 , 矿物组成 , 低硅烧结

理论浅析

刘江天 , 刘荫椿 , 付乐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2.004

在老矿山深部及外围开展就,是解决危机矿山资源、增加地质储量的重要途径.阐述了就找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指出了成矿系列理论、成矿系统理论、矿床模型理论、丛聚理论、构造等距分布理论、带状分布理论、侧伏理论等是指导就的重要理论基础,并举例对就理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 危机矿山 , 成矿预测 , 预测理论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20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