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96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钠基蒙脱土交联增稠剂的合成及性能

刘红宇 , 刘翠云 , , 罗洁 , 宋文生 , 张玉清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9.013

采用钠基蒙脱土为交联剂合成了新型的具有较高抗电解质性能的增稠剂. 聚合物链一端或两端接枝于蒙脱土片层上. 测试了该复合增稠剂的增稠性能和抗NaCl、NaHCO3的性能. 结果表明,钠基蒙脱土交联增稠剂具有优异的抗电解质性能. Bis交联增稠剂5%糊料加入5 mL 2 mol/L NaCl溶液后,黏度由118 Pa·s迅速降低为6 Pa·s,加入8 mL 2 mol/L NaCl溶液后,旋转黏度基本为零;而钠基蒙脱土交联增稠剂5%糊料加入5 mL 2 mol/L的NaCl溶液前后,旋转黏度分别为63和24 Pa·s,加入8 mL 2 mol/L NaCl溶液后,旋转黏度仍保持16.5 Pa·s.

关键词: 增稠剂 , 蒙脱土 , 丙烯酰胺 , 反相悬浮聚合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心药材及其制剂中的穿心内酯和脱水穿心内酯

徐晓琴 , 胡广林 , 沈金灿 , 李琦 , 王小如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2.05.016

发展了穿心药材及其中成药中两种主要成分穿心内酯和脱水穿心内酯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甲醇振荡提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在以乙腈-水为流动相作梯度洗脱、ODS柱、检测波长为225 nm的条件下,穿心内酯和脱水穿心内酯在15 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两种内酯在10 mg/L~100 mg/L时其浓度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为96%~104%.该法适用于穿心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分析检验.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穿心内酯 , 脱水穿心内酯 , 穿心 , 清感穿心 , 清火栀麦胶囊

凤眼生物炭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陈灿 , 潘亚男 , 王欣 , 万勇 , 钟振宇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4.2016071201

我国南方稻田土壤在长期酸雨淋溶条件下养分淋失严重,不但制约了水稻等农作物的可持续生产,而且造成化肥资源的大量无效施用与水体富营养化的环境威胁.近年来研究表明,生物炭在减少亚马逊流域贫瘠土壤养分淋失方面具有突出效果,然而,关于生物炭对我国南方红壤性稻田土壤的养分保持作用研究报道较少.实验以近几年在我国南方水域频繁暴发引发严重生态危害的入侵植物凤眼为生物质前体,于低温慢热解条件下制备生物炭,通过静态共育与模拟酸雨土柱淋溶,系统解析了凤眼生物炭(WBC)对稻田土壤养分的持留效果.结果表明:WBC的施用在有效提高土壤pH和CEC的基础上,能够显著增加土壤全N和速效K含量,但却使有效P含量随共育时间的延长而明显降低.在酸雨淋溶条件下,与对照相比,WBC处理中NH4+-N、NO3-N和有效P淋失总量分别减少8.2%-49.8%,14.3%-76.2%和16.6%-43.3%,而K淋失总量提高16.5%-20.8%,但淋溶后WBC处理土壤中速效K含量仍显著高于对照,这表明淋溶液K浓度的升高主要来源于生物炭中丰富的水溶性K.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凤眼生物炭的施用在短期(1年)内有助于红壤性稻田土壤中主要矿质元素的保蓄持留,对减控稻田面源N、P流失具有重要作用,但其长期效应仍需定位试验的持续跟踪检测.

关键词: 凤眼生物炭 , 总氮 , 有效磷 , 淋失 , 稻田土壤

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快速测定消炎利胆片中的穿心内酯和脱水穿心内酯

赵艳芳 , 罗兴平 , 明永飞 , 张红丽 , 李秀娟 , 陈立仁 , 李永民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6.03.019

建立了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同时分析消炎利胆片中穿心内酯和脱水穿心内酯的方法.考察了缓冲溶液的浓度、pH值、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以及助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对分离测定的影响.在由乙酸乙酯-SDS-正丁醇-30 mmol/L硼砂缓冲液(pH 9.5)(质量比为0.5∶0.6∶6.0∶92.9)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两种内酯在6 min内完成分离.该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用于实际样品中穿心内酯和脱水穿心内酯的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 , 穿心内酯 , 脱水穿心内酯 , 消炎利胆片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分离测定中药半枝中的7种有效成分

米璇 , 朱若华

色谱

建立了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同时分析检测中药半枝药材及其膏剂中黄芩素、柚皮素、汉黄芩素、野黄芩苷、芹菜素、木犀草素和原儿茶酸7种有效成分的方法.半枝样品中7种有效成分经甲醇超声提取.实验考察了运行缓冲溶液的pH值和浓度、添加剂、检测波长、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等重要参数对目标物分离的影响.得到的优化条件为:运行缓冲液50 mmol/L 硼砂-0.20 mol/L 硼酸溶液(pH 8.4),含8.5 mmol/L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离电压25 kV,检测波长260 nm和335 nm.在此条件下,7种组分于12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各组分在8×10~(-6)~3.2×10~(-4) mol/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 0.996 5~0.999 9;检出限为7.0×10~(-8)~2.0×10~(-6) mol/L;回收率均大于85% .该方法提取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以用于中药半枝中7种有效成分的定量检测.

关键词: 胶束电动色谱 , 半枝 , 有效成分 , 中草药

形状记忆合金的构关系

王振清 , 周博 , 梁文彦

金属学报

利用DSC(示差扫描热量分析)热流-温度曲线和马氏体体积分数与自由能增量间的微分关系,建立了一个新的余弦型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模型。在Tanaka和Liang研究的基础上,推导了一个新的形状记忆合金构方程。研究表明:Liang建立的马氏体相变模型和构方程分别为本文建立的马氏体相变模型和构方程所描述的一种特殊情况;本文建立的马氏体相变模型和构方程比Liang及其它现存马氏体相变模型和构方程能更准确地描述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行为和力学行为。

关键词: DSC , Shape Memory Alloy ,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model , Constitutive equation

形状记忆合金的构关系

王振清 , 周博 , 梁文彦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7.11.017

利用DSC分析了热流-温度曲线和马氏体体积分数与自由能增量间的微分关系,建立了一个新的余弦型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模型;推导了一个新的形状记忆合金构方程.研究表明:Liang和Rogers的马氏体相变模型和构方程分别为本文建立的马氏体相变模型和构方程所描述的一种特殊情况;本文建立的马氏体相变模型和构方程比Liang和Rogers及其它现存马氏体相变模型和构方程能更准确地描述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行为和力学行为.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 DSC , 马氏体相变模型 , 构方程

形状记忆合金的构模型

朱国 , 和祥 , 杨大智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1.03.001

借助Tanaka用一维形核动力学方程导出的指数形式的相变分数,建立了一个新的形状记忆合金构模型.提出在不同相变条件下可恢复形状记忆应变的表达式,考虑了材料在变形过程中马氏体的择优取向作用,克服了Tanaka系列模型不能描述材料处于完全马氏体状态时的力学行为的缺点.模型比现有的形状记忆合金构模型简单,其正确性已得到实验的检验.

关键词: 形状记忆 , 构模型 , 伪弹性

可控数目征结的制备

尤立星 , 吴培亨 , 吉争鸣 , 范世雄 , 许伟伟 , 蔡卫星 , 康琳 ,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03.008

基于传统的mesa结构制备工艺,我们通过精确控制实验参数的手段,在Bi2Sr2CaCu2O8+x单晶上实现了仅含有少数几个结的征结的制备工艺,结的临界电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的数目最少达到2个(包括表面结);结数目控制误差为±1个.

关键词: 高温超导 , 征约瑟夫逊结

热变形动态软化构模型

何宜柱 , 陈大宏 , 雷廷权

钢铁

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是奥氏体热变形过程中动态软化的主要机制.建立了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型流变曲线模型,50 %再结晶应变等特征应变与形变参数Z间的关系模型以及基于Engle-Brewer理论的形变激活能模型.提出了一种应用最优化技术求解非线性构模型的新方法.用Gleeble-2000型热/力模拟试验机对St41钢进行了平面应变热压缩试验.实验结果及有关文献报导印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热变形 , 动态回复 , 动态再结晶 , 流变曲线 , 50%再结晶应变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9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