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高品质5356焊材熔体质量控制技术

周古昕 , 刘玲霞 , 王生 , 宋建民 , 乔立 , 王有祁 , , 任政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1.01.018

通过数炉次高品质5356焊材研制,对标准合金成分中杂质含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采用等离子净化除气装置、无钠型辅料及除钠剂等技术措施,获得性能优良的5356合金铸锭.采用固体检测法检测5356铸锭每100 g中的含氢量小于0.15 mL,钠的质量分数≤1×10-3.铸锭均火前、后的金相、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微观组织及能谱分析表明,焊材成分设计合理,熔体质量控制技术可行,组织分析中未见有害粗大的初生相和杂质相,组织细小、均匀,未见明显气孔,钠当量控制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 高品质 , 熔体质量 , 除钠剂 , 等离子净化

Al-Cu合金中合金元素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 朱秀荣 , 周古昕 , 王生 , 宋建民 , 乔丽 , 贺新民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2.03.017

利用Jmat-Por软件,模拟计算Al-Cu合金的凝固路径及合金中主要相DO22、DO23的生成温度、生成数量随Zr和Ti元素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合金的微观组织与计算机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在固定Ti含量为0.3%的条件下,DO22和DO23相的生成数量随Zr含最的增加而增加,生成温度区间分别为852-860℃与756-820℃;在固定Zr含量为0.35%的条件下,DO22和DO23相的生成数量随T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生成温度区间分别为819~859℃与779~820℃.

关键词: Al-Cu合金 , 热力学计算 , 成分模拟

军用彩色水泥红外伪装性能研究

黄之杰 , 张海波 , 刘婷婷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33-1331/TJ.20111226.2310.008

选用特种硅酸盐水泥和氧化铬绿、铬黄、铁黑、漂浮型鳞片状铝粉等外加剂,与各种颜料进行掺配试验,研制新型彩色水泥.该水泥能够有效消除同色异谱现象,降低红外反射率,具有十分优良的红外伪装性能,可作为军用迷彩水泥,在军事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彩色水泥 , 红外 , 伪装

烧结制度对莫来石纤维增强多孔玻璃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高淑雅 , , 郭晓琛 , 孔祥朝

功能材料

以莫来石纤维为增强体,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莫来石纤维增强多孔玻璃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多孔玻璃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SEM、XRD等检测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及断面的微观形貌进行测试,采用阿基米德法测量其密度,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量其抗折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发泡温度升高、保温时间延长,多孔玻璃的孔径增大,但发泡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易产生连通孔;抗折强度、密度随着发泡温度的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当发泡温度为840℃,保温时间为20min时,比强度达到最大值为0.013m2/s2。

关键词: 烧结制度 , 莫来石纤维 , 多孔玻璃基 , 增强

树脂膜熔渗(RFI)工艺用环氧树脂/DDS体系的研究

陈立新 , 王亚洲 , 宋家乐 ,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z1.011

树脂膜熔渗(Resin Film Infusion,RFI)工艺以其低成本,适合制造大型、复杂型面、带加强筋的结构件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适合RFI工艺要求用树脂膜的制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在室温下,体系配方为:双酚F型环氧树脂(BPFEP):DDS:PES=95:34.3:5时树脂的成膜性和韧性非常好.DSC方法和凝胶时间确定熔渗温度为120℃,固化工艺为150℃/2h+180℃/2h.采用RFI方法制备了GF/EP和CF/EP复合材料层合板,并对力学性能和Tg(DMA方法)进行了测试.前者层间剪切强度、弯曲强度分别达到52.1MPa和432MPa,树脂含量达到39.6%,Tg为166·1℃.后者的层间剪切强度、弯曲强度分别为66.1MPa和862MPa,树脂含量达到30.7%,Tg为164.0℃.

关键词: RFI工艺 , 环氧树脂/DDS体系 , 固化特性 , 性能

Rb(52DJ,7S)+Rb(5S)间的碰撞能量转移

邓玉华 , , 许谨 , 戴康 , 沈异凡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9.03.002

利用脉冲激光双光子激发Rb(5S)到Rb(5DJ,7S)态,在样品池条件下,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Rb(SDJ,7S)+Rb(5S)的碰撞能量转移过程.利用三能级模型的速率方程分析,在不同的Rb(5S)密度下,通过对直接荧光和转移荧光的时间积分荧光强度的测量,得到了Rb(5D5/2)→Rb(5D3/2)精细结构转移截面为(3.7±0.9)×10-14cm2.而测得的碰撞转移到Rb(5DJ)以外态的截面是Rb(5D)→Rb(7S)转移截面和碰撞能量合并逆过程截面之和,还可测得Rb(5D)→Rb(7S)的碰撞转移截面为(1.6±0.4)×10-16cm2,故Rb(5D)+Rb(5S)→Rb(5P)+Rb(5P)的截面分别为(3.1±1.2)×10-14cm2(对J=5/2)和(2.0±0.6)×10-14cm2(对J=3/2),5DJ态主要是通过碰撞能量合并的逆过程(即Rb(5DJ)+Rb(5S)→Rb(5P)+Rb(5P))猝灭.

关键词: 光谱 , 碰撞能量转移 , 荧光 , 截面 , Rb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薄膜封装研究进展

高淑雅 , 孔祥朝 , 张方辉 ,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22702.0198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对水汽和氧气非常敏感,渗入OLEDs内的水汽和氧气会腐蚀有机功能层及电极材料,严重影响器件寿命.文中根据OLEDs对封装材料的要求,分析了目前最有前景的OLEDs封装技术——薄膜封装,重点介绍了薄膜封装的分类和研究现状.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薄膜封装 , 老化机制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杂化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杨阳 , , 刘立柱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7.02.002

以正硅酸乙酯和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两相原位同步法制备一系列不同含量及重量比的聚酰亚胺/SiO2-TiO2杂化薄膜,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RD观察了薄膜的化学结构和微观结构,并测试了薄膜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杂化薄膜中存在Si-O-Ti键,无机粒子粒径平均为60nm,在薄膜中分散均匀.薄膜的热分解温度提高.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二氧化硅 , 二氧化钛 , 两相原位同步法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