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粉末冶金法制备Wp/AZ91镁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分析

, 毛昌辉 , 杨剑 , 梁秋实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1.05.012

通过对粉末冶金法制备Wp/AZ91镁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分析,发现该复合材料非常敏感于应变速率.随应变速率升高,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特征从“平缓”型向“锯齿”型转变,材料热变形软化特征增强.材料的软化作用一方面来自基体合金自身的再结晶软化,另一方面来自第二相的强化所引发的再结晶软化.通过微观组织观察发现低应变速率下,材料内析出相呈板条状,而高应变速率下,材料内析出相呈细小短棒状和棱柱状弥散析出,强化作用明显,一方面使晶体内产生大量高畸变能区域从而为再结晶形核提供驱动力,有利于再结晶行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再结晶晶粒的均匀长大,从而有利于再结晶软化.因此高应变速率下材料的软化率更高.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 热变形 , 析出相

结晶器电磁搅拌器的内腔磁场和端部漏磁的数值模拟

肖红 , 李爱武 , 欧阳红林 ,

中国冶金

借助有限元分析与试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相同铁芯高度和安匝数下凸极式和环形式铁芯结晶器电磁搅拌器的内腔磁场和端部漏磁.研究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在搅拌器内腔正中心沿拉速方向(轴向z)上,凸极式和环形式铁芯电磁搅拌器的磁感应强度变化趋势一致,都沿z轴正向变化平缓.而向铁芯表面逐渐靠近时,凸极式电磁搅拌器的磁感应强度沿z轴先逐渐增大,在距搅拌器水平中心面约150mm的铁芯端部达到最大峰值,然后由端部向外急剧降低,呈“山峰”状的分布趋势.在越贴近搅拌器铁芯表面处,这种磁场分布趋势越明显,即端部漏磁越明显.而与凸极式铁芯电磁搅拌器相比较,环形式铁芯电磁搅拌器的端部漏磁明显小很多.磁感应强度沿z轴的变化相对比较平缓,仅在线圈端部约225mm处出现一个较小的峰值,而后陡降,其分布呈“悬崖”状.

关键词: 结晶器电磁搅拌器 , 凸极式和环形式铁芯 , 端部漏磁 , 有限元分析

A3钢平板试样拉伸试验的声发射监测

刘国光 , 程青蟾 , 周丽绘 , 薛志云 , 徐国珍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3.03.008

用声发射监测A3钢板状试样的拉伸过程.分析材料形变过程的声发射特征,用声发射信号分析推断材料屈服时德斯带的产生与扩展传播.钢中夹杂物对材料声发射现象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A3钢板 , 拉伸试验 , 声发射监测

材料科学进展1993年第7卷分类索引

材料研究学报

金属材抖zr对DZ38LC合金凝固行为和持久性能的影响~................……、............……~.·..·..········……~…李英敖唐亚俊张静华张济山朱耀霄胡壮麒(l)金属材料低温疲劳性能的预测方法·······‘···‘····,···1·····,,·············……,’···················..-……宝桐郑修麟(8)N嘛BZ,5111三维金属玻璃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气雾冷却在H型钢轧制线上的应用

贾玉萍 , 吴迪 , 郭娟 , 赵宪明 , 王培文 , 杨栋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6.02.010

从原理、结构以及现场应用效果方面,介绍由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设计和制造的H型钢气雾冷却装置.通过对控冷设备现场应用的研究和对轧后产品进行分析,从控冷后产品表面状况、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成形状几个方面的改善说明了气雾冷却装置在现场的成功应用.

关键词: 气雾冷却 , H型钢 , 轧制 , 控制冷却

中碳贝氏体支承辊钢低应力牵引滚动接触下的疲劳短裂纹行为

窦鹏 , 李友国 , 梁开明

金属学报

研究了中碳贝氏体支承辊钢在低应力、水润滑和牵引滚动条件下的接触疲劳裂纹 生与扩展特征, 发现了表面起源的垂直短裂纹和棘齿短裂纹. 疲劳104 cyc时, 垂直短裂纹就在接触表面大量出现, 且在萌生后立即进行高速初 始扩展, 其后绝大多数停止长大; 棘齿短裂纹出现较晚. 两种短裂纹长大到一定深度时均停止扩展. 在疲劳失效寿命的70\%---80\%时, 垂直短裂纹恢复扩展, 并随即加速长大. 几乎同时, 两种短裂纹 在亚表层以转折的方式重新扩展. 在表面损伤出现之前, 两种短裂纹的萌生 和扩展行为始终局限在近表面薄层内.

关键词: 滚动接触疲劳 , null , null

铁素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的高周疲劳破坏行为

查小琴 , 惠卫军 , 雍岐龙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8.06.015

研究了三种碳和钒含量不同的铁索体-珠光型非凋质钢的高周疲劳破坏行为,并与调质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铁素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的高周疲劳性能与其微观组织特征有关.提高铁索体相硬度,其疲劳极限及疲劳极限比均提高,疲劳极限比最高可达0.60,远高于调质钢的0.50;热轧态粗大的网状铁索体-珠光体组织的疲劳性能较差,低于同等强度水平的高温回火马氏体组织.铁索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疲劳破坏机制不同于调质钢,其疲劳裂纹基本上萌生于试样表面的铁索体/珠光体边界,并优先沿着铁索体/珠光体边界扩展;对于同等强度水平的调质钢,不存在像铁索体那样的软相,因而易在试样表层粗大的夹杂物处乍疲劳裂纹.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铁素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 , 高周疲劳 , 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 , 微观组织

亚稳态材料的变形失稳及应力平台

张旺峰 , 陈瑜眉 , 滕新春 , 朱金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0.03.012

亚稳态的CrNi系奥氏体不锈钢在-196℃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发现有弹塑性失稳与应力平台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应变率增加,εphεL增大.XRD分析证明弹塑性失稳点是应变诱发马氏体形成起始点,应力平台是形变硬化和相变软化在一定应变范围内达到动态平衡造成的,它与德斯带在试样中的传播有着本质的不同.测定计算得到:产生单位体积分数马氏体相变所需的应变能,即相变能为3.85×106J/m3,且在弹塑性失稳及应力平台阶段其值保持恒定.

关键词: 亚稳态材料 , 弹塑性变形失稳 , 应力平台 , 相变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