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崇试
,
潘奕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2.01.001
系统分析了A≈170区正常形变带[521]1/2-中的ΔI=1颤动现象. 根据旋称伙伴带的跃迁能量提取Δ2 Eγ (I)=[Eγ(I)+Eγ(I-2)]/2-Eγ(I-1)值, 表现出旋称相关的规则上下颤动. 其颤动幅度在低自旋端约为50 keV, 而后随自旋而增大或减小, 大体呈抛物线形. 利用改进的ab公式, 提取了相关的脱耦合系数. 运用Nilsson波函数, 探讨了原子核集体哈密顿量中高阶微扰项的可能形式.
关键词:
正常形变带
,
旋称伙伴带
,
ΔI = 1颤动
,
脱耦合效应
,
改进的ab拟合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08]01号),经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认真评选和推荐,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并确定授予青年学者戴巍、罗坤、唐桂华“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程雪涛等10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评选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高等院校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10]01号),经各高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遴选和推荐,以及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决定授子钟文琪、张鹏、张明明、徐纲4位青年学者“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顾超等13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评选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物理学会
杨丙雨
,
马亚丽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10.01.011
近代火试金分析技术明末传入中国至今已近400年,由于明末的社会动乱和清中叶的拒外闭关政策,使初入中国的该技术未流传就被扼杀.鸦片战争后,经过洋务运动,又使火试金分析技术在中国起死回生,逐渐孕育和萌芽.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近代火试金分析法在中国的诞生和传播.新中国的成立,为火试金分析的普及、提高、创新提供了发展的条件,使该法深深的扎根于中国本土并发扬光大,现已成为分析贵金属的一种完善方法.
关键词:
分析化学
,
贵金属
,
火试金分析法
,
流传和发展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