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波
,
张彩虹
,
陈健
,
孙国柱
,
康琳
,
许伟伟
,
吴培亨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6.04.008
利用通电导线的电磁感应和铜粉的趋肤效应,试制了在超导量子计算实验系统中使用的粉末微波滤波器. 滤波器的频率响应随频率升高而平缓下降,在1GHz左右衰减至-80dB. 我们分析了滤波器的原理,并通过改变参数对滤波器性能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
粉末微波滤波器
,
趋肤效应
,
量子计算
,
频率响应
唐伟捷
,
顾翔
,
吴敬波
,
金飚兵
低温物理学报
为了观察V2O3粉末由绝缘体态到金属态的相变过程,我们用太赫兹时域光谱仪(Terahertztime-domainspectroscopy,简称THz-TDS)技术对V2O3混合粉末样品在低温下进行测量.通过分析V2O3样品在太赫兹频段的幅值和相位信息,得到样品的折射率、介电常数等光学参数.我们用Maxwell-Gamett有效媒质理论(Effectiverne—diumtheory,简称EMT)联系Boltzmann函数来描述样品的介电特性.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吻合很好,进一步验证了在相变温度附近V2O3粉末中的金属域部分体积分数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导致了相变的发生.
关键词:
V2O3相变
,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
太赫兹光学参数
,
有效媒质理论
万杰
,
季鲁
,
何明
,
吴敬波
,
房玉荣
,
金飚兵
低温物理学报
我们在T12Ba2CaCu2O8高温超导薄膜上制备了不同形状的周期性亚波长结构,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测量其太赫兹响应,样品的温度变化范围为8K到室温.在低于超导转变温度以下,我们观测到太赫兹传输谱有明显的变化,显示矩形小孔和ELC结构的谐振在进入超导态时均会发生显著增强,并且出现了随温度变化的调谐现象.
关键词:
T12Ba2CaCu2O8薄膜
,
高温超导
,
异常透射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08]01号),经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认真评选和推荐,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并确定授予青年学者戴巍、罗坤、唐桂华“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程雪涛等10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评选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高等院校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10]01号),经各高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遴选和推荐,以及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决定授子钟文琪、张鹏、张明明、徐纲4位青年学者“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顾超等13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评选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物理学会
曾雄智
,
皮建辉
,
梁宋平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6.007
敬钊毒素-Ⅰ(JZTX-Ⅰ)是一种能够抑制心肌钠通道失活的新型蜘蛛神经毒素,该文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与色氨酸荧光测定技术研究了JZTX-Ⅰ的磷脂膜结合活性.脂质体共沉淀实验表明,JZTX-Ⅰ具有不依赖于带负电荷磷脂组成的生物膜结合活性.当加入由酸性或中性磷脂构成的脂质体后,JZTX-Ⅰ能够分别产生6.4和4.7 nm的蓝移以及7.4和8.0 nm的红移激发漂移,显示JZTX-Ⅰ能够插入磷脂膜,同时该分子疏水表面的色氨酸残基处于一个运动受限的界面区域.荧光淬灭实验进一步证实,与脂质体结合能够减少该毒素分子表面色氨酸残基的溶剂暴露.该研究结果为阐明JZTX-Ⅰ的离子通道门控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荧光谱
,
单层小脂质体
,
敬钊毒素-Ⅰ
全妙华
,
曾雄智
,
皮建辉
,
邓梅春
,
梁宋平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4.011
应用芴甲氧羰基(Fmoc)固相方法化学合成了敬钊毒素-V(JZTX-V)分子N-端酪氨酸残基剪切体(Y1-JZTX-V),并且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对不同条件下的氧化复性结果进行监测,从而得到该剪切体的最佳氧化复性条件:0.1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7.50、1 m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GSH)、0.1 mmol/L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样品浓度为0.05 mg/L、复性温度为4 ℃.膜片钳电生理实验结果显示敬钊毒素-V剪切体Y1-JZTX-V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上表达的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TX-R)与河豚毒素敏感型(TTX-S)钠电流均有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60±2.5)nmol/L和(39.6±3.2)nmol/L.与天然的敬钊毒素-V相比,该剪切体对大鼠DRG细胞上的TTX-S钠电流的抑制作用基本一致,但对TTX-R钠电流的抑制作用却大大降低,表明敬钊毒素-V分子N-端的酪氨酸残基是一个与TTX-R钠通道结合活性相关的氨基酸残基.
关键词:
化学合成
,
敬钊毒素-V剪切体
,
复性
,
钠离子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