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英
,
吴晓君
,
刘启东
,
杨振生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6.007
以聚偏氟乙烯(PVD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辛醇/水为制膜体系,采用粗糙基底辅助相转化法制备PVDF多孔膜.考察了环境相对湿度对膜结构、透过性能和表面浸润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相对湿度增大,膜表面孔数量增多,膜底面聚合物球晶生长更为充分,表面侧致密皮层减薄,在高湿度环境下,成为几乎对称的海绵状断面结构;当环境相对湿度低于50%时,膜的气通量几乎为0,相对湿度高于50%条件下,膜的气通量随相对湿度增大而增大;膜底面的疏水性随相对湿度的增大变化不甚明显,水接触角均在130°以上.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
膜
,
相对湿度
,
透过性能
,
疏水性
吴晓君
,
刘睿平
,
于兴展
,
武倩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6.021
目的:由于弹性磨具与曲面接触特征的多样性,导致弹性磨具呈非常量磨损,使磨具的磨抛工况变得复杂,磨抛参数对表面精度的影响没有得到理论上的阐释,通过实验研究磨削过程的磨削参数变化规律与加工表面残留峰移除量的理论关系。方法针对M300钢高耐磨性的特点,通过对球头弹性磨具(油石)的微观接触分析,根据赫兹理论接触应力分布特点,数学推导得出在平面情况下残留峰移除率与影响磨削精度的主要参数的函数关系。结果根据磨削参数变化规律,考虑进给速度的变化,得出任一点的残留峰置的变化量为接触半径减去球头在一定位置下通过的距离,并推导出移除率Q=dh/dt=CPmατnα的预估参数值。根据最小二乘法算得当m=-3,n=-2时,C=1.55×105,移除面积与磨抛参数成正相关。结论通过磨削实验确定移除率待定参数值,从理论上确定影响磨削质量的法向压力和切应力对残留峰移除高度的影响,为曲面磨削弹性预估补偿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应适当减小弹性模量,增大法相压力及球头磨具半径,使得进给量增大,减小磨损,提高磨削效率。
关键词:
弹性磨具
,
磨抛参数
,
赫兹理论
,
残留峰分布
,
移除率
蔡勤仁
,
吴洁珊
,
钱振杰
,
彭玉芬
,
蔡杰
,
杜志峰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2.11004
建立了猪组织中9种β-兴奋剂(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利托君、特布他林、班布特罗、妥布特罗、西马特罗和异舒普林)多残留的液相色谱-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QTrap 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β-葡萄糖醛苷酶/芳基硫酸酯酶酶解提取,液液萃取净化,以乙腈-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经C18柱分离后用QTrap LC-MS/MS进行多反应监测(MRM)、信息相关采集(IDA)、增强子离子扫描(EPI)和谱库检索分析.9种β-兴奋剂的线性范围为0.1 ~ 50.0 μg/L,线性关系良好(r>0.99);样品中9种目标物在0.5、1.0和5.0μg/kg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2.0% ~ 95.1%,相对标准偏差为3.1%~12.1%;方法检出限为0.1~ 0.2 μg/kg.实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本方法可实现猪组织样本中β-兴奋剂残留量的灵敏、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谱库
,
β-兴奋剂
,
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