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小栋
,
陈铜
,
吴瑛
,
张晋芬
,
翁维正
,
万惠霖
催化学报
用尿素均匀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含量锆促进的纳米氧化镍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对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纯纳米氧化镍在优化条件下的最高乙烯收率为21.7%; 而锆促进的纳米氧化镍催化剂对乙烯选择性和高温抗乙烷裂解性能都有明显改善. 15%ZrO2-NiO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在410 ℃下,乙烷转化率为61.5%,乙烯选择性为68.6%,乙烯收率为42.2%; 该催化剂在420 ℃经36 h反应,乙烯收率仅下降约4%,粒子没有发生明显的团聚,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XRD结果表明,锆促进的纳米氧化镍粒子较纯纳米氧化镍粒子小,平均粒径为5~7 nm; 助剂锆以无定形的ZrO2形式存在. O2-TPD-MS结果表明,锆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中较高温度下脱附的氧物种量,降低了较低温度下脱附的氧物种量. H2-TPR结果显示,锆促进的纳米氧化镍催化剂较纯纳米氧化镍难以完全还原.
关键词:
乙烷
,
氧化脱氢
,
乙烯
,
锆促进纳米氧化镍催化剂
,
尿素均匀沉淀法
徐中海
,
吴瑛
,
柳弟贵
,
陈波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5.03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洞庭湖区野生藜蒿和人工种植藜蒿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发现野生和人工栽培的藜蒿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从野生藜蒿馏出物中共鉴定出48种化合物,主要有α-丁香烯(15.734% )、丁香烯(13.246% )、1-甲基-1-乙烯基-2-(1-甲基乙烯基)-4-(1-甲基亚乙烯基)-环己烷(9.511% )和(E)-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5.267% )等;从人工种植藜蒿馏出物中共鉴定40种化合物,主要有檀香三烯(13.535% )、α-蒎烯(9.431% )、1-甲基-1-乙烯基-2-(1-甲基乙烯基)-4-(1-甲基亚乙烯基)-环己烷(3.990% )和β-水芹烯(3.048% )等.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
挥发油(essential oil)
,
藜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
水蒸气蒸馏(steam distillation)
吴瑛
,
张圣慈
,
马洪坤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用紫外光谱滴定法研究了3种香豆素衍生物与阴离子间存在的特殊识别行为,比较了受体分子结构对阴离子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阴离子浓度对配合物光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受体分子对F-、Cl-、Br-、Ac-、H2PO4 -、HSO4 -等不同种阴离子客体的识别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受体分子与阴离子通过氢键结合,由于氢键良好的方向性和选择性,对F-、Ac-、H2PO4-等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识别能力,而与其他的阴离子几乎没有作用.
关键词:
香豆素衍生物
,
阴离子识别
,
紫外光谱滴定法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08]01号),经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认真评选和推荐,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并确定授予青年学者戴巍、罗坤、唐桂华“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程雪涛等10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评选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高等院校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10]01号),经各高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遴选和推荐,以及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决定授子钟文琪、张鹏、张明明、徐纲4位青年学者“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顾超等13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评选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物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