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49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BA/MMA/AA三共聚物基可剥离去污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何智宇 , , 谢长琼 , 代海 , 刘希伟 , 李永升

涂料工业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为反应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活性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水为分散介质,采用预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三体系可剥离涂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原子吸收光谱仪、热重分析(TG)和激光粒度分析方法对其结构、热稳定性及相形态进行研究;并且在不同单体配比条件下,对产物微球的粒径和粒径分布以及合成产物在不同基材表面的成膜性及可剥离性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涂料对模拟核素Cs+、Sr2+以及Cs+ +Sr2+的去污效果.结果表明:实验成功合成了目标产物,该产物热分解温度为376℃,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涂料能在不同基材表面连续成膜且完整剥离,具有优良的成膜及可剥离性;对模拟核素Cs+、Sr2+以及Cs+ +Sr2+的吸附去污率均能达到85%以上.

关键词: 共聚 , 可剥离 , 去污涂料

涤纶织物表面化学镀Ni-Co-Fe-P合金的研究

张新超 , 杨文彬 , , 雷刚 , 董发勤

功能材料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涤纶织物表面涂覆一层Ni-Co-Fe-P四合金,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对镀层的形貌、组分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镀层表面较平整光滑,厚度均匀;镀层中铁钴含量约24%,但铁的含量明显较钴高,属非正常沉积,磷含量仅3.2%,属低磷镀层;对镀层进行不同温度热处理会有Ni2P、FeNi3等新相生成,且温度越高生成的新相越多;镀层有一定的导电能力,且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其导电能力显著提高.

关键词: 化学镀 , 涤纶织物 , Ni-Co-Fe-P合金 , 表征 , 导电性能

聚氨酯泡沫表面化学镀镍的研究

杨文彬 , 张冰杰 , 罗世凯 , 刘际伟 , , 刘剑 , 熊鹰 , 宋开平

功能材料

采用化学镀方法对聚氨酯泡沫进行处理,在其表面均匀包覆一层镍镀层,达到表面金属化改性的目的.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IR)和热重分析仪(TG)对化学镀镍前后聚氨酯泡沫的形貌、结构及热分解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化学镀工艺制备的镍镀层由直径为1~2μm的颗粒组成,且呈一定的取向.化学镀镍后聚氨酯泡沫的X射线衍射强度和红外透过率都有所降低.化学镀镍前后聚氨酯泡沫的TG曲线都由两个失重阶段构成,由于化学镀后聚氨酯泡沫表面的镍镀层被氧化,因此在650~1000℃之间,其TG曲线还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 , 化学镀 , 表征

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磁性涂层的研究

杨文彬 , 张冰杰 , 沈丹 , , 戴亚堂 , 胡小平 , 李鸿波 , 雷刚

功能材料

采用化学镀工艺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包覆了一层磁性的Ni-P合金涂层,对其进行了表面金属化改性.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化学镀前后空心玻璃微珠的形貌、组成、结构以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化学镀工艺制备的Ni-P合金涂层由原子团簇组成;涂层为非晶结构并具有较好的磁性能;化学镀后空心玻璃微珠的X射线衍射强度和红外透射强度均降低.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珠 , 化学镀 , Ni-P合金 , 制备 , 表征

防辐射聚酯布的化学镀制备与表征

杨文彬 , 付万发 , 熊鹰 , 唐小红 , 吴军 , 沈雁 , , 董发勤

功能材料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聚酯布表面沉积1层Ni-P合金,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对镀层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酯布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由大小为0.1~1μm的微粒组成;镀层为非晶结构、热稳定性好、与聚酯布之间的结合力好;表面化学镀Ni-P合金后的聚酯布对频率<20GHz的电磁波屏蔽效能可达到60dB,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关键词: 聚酯布 , 化学镀 , Ni-P镀层 , 电磁屏蔽 , 表征

玻璃纤维表面化学镀Ni-P合金涂层的研究

雷刚 , 杨文彬 , 魏明 , , 谢长琼 , 何方方 , 张冰杰 , 张新超

功能材料

采用化学镀工艺在玻璃纤维表面包覆一层Ni-P合金涂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震实验对涂层的形貌、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玻璃纤维表面化学镀Ni-P合金涂层由直径为0.1~1μm的颗粒所组成,涂层厚度约为1~1.5μm.涂层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结合力好,电阻率达到1.25×10-3Ω·cm.化学镀玻璃纤维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可作为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填料.

关键词: 玻璃纤维 , 化学镀 , Ni-P涂层 , 导电性 , 表征

海泡石的剥离改性及阻燃不饱和聚酯

胡小平 , 李俊江 , 汪关才 , 卢忠远 , 李鸿波 , 杨文彬 ,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获得低烟无卤阻燃不饱和聚酯(UPR),采用将改性海泡石与膨胀型阻燃剂复配的方式对UPR进行阻燃性能研究.通过酸热处理和离子交换改性法获得了剥离效果良好的有机化改性海泡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改性海泡石的表观形貌、剥离效果及其UPR中的分散效果进行了表征.将改性海泡石与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等膨胀型阻燃剂进行复配添加到UPR中,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和烟密度(SDR)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海泡石/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抑烟性能.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树脂 , 海泡石 , 剥离改性 , 表征 , 阻燃 , 抑烟

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表面用紫外光固化漆的制备与表征

李永升 , 帅茂兵 , , 陈慧 , 唐贤臣 , 董发勤 , 肖斌

功能材料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聚合制备的聚氯代对二甲苯膜(简称PC膜)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在多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耐冲击性能较差,影响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通过在其表面涂覆柔韧性好的材料以提高其耐冲击性能是一种可选的改进方案.针对PC膜保护研制了一种紫外光固化漆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研制的漆膜具有优异的附着力(0级)、柔韧性、耐酸碱性,漆膜对PC膜断裂伸长率和耐冲击强度都有显著提高;固化漆膜不降低PC膜对水蒸气的阻隔性能,而复合膜对空气和氢气阻隔性能有所增强.

关键词: 聚氯代对二甲苯膜 , 紫外光固化漆 , 附着力 , 力学性能 , 阻隔性能

多嵌段共聚物的ATRP合成及表征

张严金 , , 王超 , 何方方 , 祝红 , 罗世凯 , 雷卫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末端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分子(Br-PDMS-Br)为引发剂,CuCl为催化荆,2,2'-联吡啶(bpy)为配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出结构明确的多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苯乙烯.利用红外光谱(Fr-IR)、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热重分析(TG)方法对其结构、热稳定性及相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多嵌段共聚物,其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PDI=1.18~1.46),且在微观相上形成有序纳米结构,粒径大小60 nm~100 nm,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低分解温度达360℃,高分解温度达550℃.

关键词: 多嵌段共聚物 , 大分子引发剂 ,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有序纳米结构

多嵌段共聚物PGMA-PBMA-PDMS-PBMA-PGMA的ATRP合成与表征

, 潘昱 , 李迎军 , 何方方 , 张严金 , 罗世凯 , 雷卫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分子(Bf—PDMS-Br)为引发剂,CuCl为催化剂,2,2’-联吡啶(bpy)为配体,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含有反应性环氧基的多嵌段共聚物PGMA-PBMA-PDMS-PBMA—PGMA。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0H—NMR)、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热重分析(TG)方法对其分子量、分子结构、相形态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多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可控,多分散性低(PDI=1.14~1.40);在微观相上形成有序纳米结构,粒径大小100nm~2μm;多嵌段聚合物低分解温度为270℃。高分解温度为48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由于引入反应性基团环氧基,大大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关键词: 多嵌段共聚物 ,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亲环氧基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15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