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148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内切轧制形变对Bi2223/Ag多芯带材的影响

冯日宝 , 袁冠森 , 段镇忠 , 李月南 , 姚永勋 , 栾文洲 , 王媛 , 杜风贞 , , 徐斌 , 方媛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z1.009

内切轧制是新的高温超导Bi2223/Ag带材加工方法.本文采用内切轧制进行高温超导Bi2223/Ag多芯带材加工实验,研究不同压下率(εh)的中间形变对带材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切轧制中带材的形变属于两向延伸、一向压缩形变,宽展延伸十分明显,随εh增加而增大;XRD分析结果表明,内切轧制中εh变化对带材相组成、Bi2223相含量和织构度影响不显著;SEM观察和Ic测试表明,εh的增加使带材致密性增强并提高Ic,但是这种作用一定程度上因银超界面而受到抑制.

关键词:

液相混合铋系超导前驱粉体工艺研究

段镇忠 , 李月南 , 姚永勋 , 栾文洲 , 王媛 , 冯日宝 , , 古宏伟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04.012

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颗粒包覆技术,将钙铜离子均匀包覆在2212颗粒表面,通过适当的热处理,使包覆层转变为Ca2CuO3+CuO相,同时确保2212相结构稳定,从而获得了均匀混合的装管前驱粉体.详细研究了钙铜溶胶体系的胶凝工艺,2212悬浮体系的稳定性以及Ca2CuO3 成相温区等工艺参数,并利用XRD, 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粉体的粒度分布,形貌,相组成及其均匀性.

关键词: 溶胶-凝胶 , Bi-2223 , 包覆前驱粉

高温超导体Bi-2223复合带材剩余磁场测量研究

栾文洲 , 段镇忠 , 王媛 , , 冯日宝 , 姚永勋 , 杜风贞 , 李月南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z1.030

本文首次用一维霍尔探头阵列测试了铋系高温超导带材的剩余磁场.通过剩余磁场与临界电流的关系可以进一步换算出带材的临界电流,实现对带材传输性能的无损、无接触测量,为今后长带的连续检测提供重要的测试手段.磁测量能更准确、更全面的反映带材的本征特性,是今后高温超导带材性能测试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低温变形对Bi2223超导带材性能的影响

王媛 , 栾文洲 , 段镇忠 , 冯日宝 , , 李月南 , 姚永勋 , 杜风贞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z1.053

本文采用在液氮温度下的低温变形和室温下传统变形进行比较,系统研究了银包套单芯,银包套多芯,合金外包套银内包套多芯带材经过低温变形和室温变形后的组织结构,以及最终热处理后的电流传输性能和抗拉伸性能.结果表明,低温变形过程中,由于外包套材料硬化,改善了外包套材料和超导芯之间的变形差异性,使得变形更有效地传递到陶瓷超导芯上,超导芯密度明显大于室温变形,银超界面相对平整,超导晶粒取向相对一致.此外,低温变形后,Bi2223带材的抗拉伸性能明显增加.低温变形的这种作用对于银包套单芯和多芯带材试样十分明显,而对于合金外包套带材试样相对较小.

关键词:

高温超导带材剩余磁场非接触无损连续测量方法及装置

栾文洲 , 段镇忠 , 王媛 , , 冯日宝 , 李月南 , 李宗安 , 颜世宏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7.01.004

通过对高温超导带材内部剩余磁场的连续测量,计算机采集数据,并依据超导临界态理论模型计算出临界电流值.为Bi系高温超导带材提供了一种非破坏的连续检测手段,不仅实现了超导带材剩余磁场的实时显示,而且可以给出超导带材均匀性的信息,最终能够计算出整根超导带材临界电流的平均值和不确定度.

关键词: 超导带材 , 磁测量 , 剩余磁场 , 临界电流

高温超导体Bi-2223复合带材机械性能研究

栾文洲 , 王媛 , 段镇忠 , , 冯日宝 , 姚永勋 , 杜风贞 , 李月南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z1.031

从实际应用来看,复合带材的机械性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实际应用中Bi-2223复合带不可避免的受到外界机械作用力,例如拉应力、弯曲应力等等.本文通过自制的拉应力测试装置测试了单芯、多芯、银包套、合金包套等不同样品在不同拉力下的临界电流(Ic),和这些样品不同弯曲半径下的临界电流,得出了不同样品抗拉性能和抗弯曲性能,对今后带材的研制和今后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γ-TiAl合金的高疲劳行为

崔玉友 , 杨锐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2.z1.156

研究了铸造Ti-46.5Al-5Nb(原子分数,%)合金的高疲劳行为.结果表明:Ti-46.5Al-5Nb合金具有较好的室温高疲劳性能,疲劳极限σ-1=510 MPa,与合金的断裂强度σb的比值为1.1.试样的形状对Ti-46.5Al-5Nb合金的室温拉伸强度影响较大,由此可以解释合金的疲劳强度与断裂强度的比值大于1.同时,用扫描电镜对合金的高疲劳断口进行了观察.

关键词: Ti-46.5Al-5Nb合金 , 疲劳 , 疲劳强度

超高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探讨

宋亚南 , 徐滨士 , 王海斗 , 张玉波 , 邢志国

稀有金属

分析了金属材料超高疲劳断口形貌特征,介绍了基于Paris公式的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模型和基于位错理论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并结合前期有关金属材料超高疲劳行为的试验数据,对2种预测模型的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位错理论的寿命预测模型较为准确;而基于Paris公式的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随着疲劳寿命的增加而降低,即材料组织缺陷萌生成为疲劳裂纹阶段占据疲劳寿命的绝大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高疲劳寿命预测的研究方向:疲劳裂纹的萌生机制,特别是裂纹源表面萌生和内部萌生的竞争性机制;建立大样本数据,结合统计学方法,以工程构件的服役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基础,精确评价超高疲劳寿命.

关键词: 超高疲劳 , 寿命预测 , 断口形貌 , 预测误差

TiAl合金高疲劳行为的基本特征

万文娟 , 韩伟 , 张继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23.002

综述了新型高温结构材料TiAl合金的高疲劳行为基本特征,包括疲劳极限、疲劳强度和应力-寿命行为.分析TiAl合金高疲劳S-N曲线特点发现,TiAl合金不具有疲劳极限,合金成分和组织形态是影响TiAl合金疲劳强度的关键因素.总结不同温度下的TiAl合金高疲劳性能发现,当温度由韧-脆转变温度以下提高至该温度以上时,合金的高疲劳寿命对循环应力变化的敏感性得到了明显改善.此外,还着重讨论了TiAl合金层片组织的疲劳寿命波动性问题,认为层片组织的随机取向是影响疲劳裂纹形核和小裂纹扩展过程的关键因素,从而导致合金高疲劳寿命产生明显波动.根据该波动机理,探讨了增加TiAl合金高疲劳寿命、降低波动性的组织优化途径.

关键词: TiAl , 疲劳 , S-N曲线 , 疲劳寿命波动

微结构和应力比对Ti-6Al-4V高和超高疲劳行为的影响*

刘小龙 , 孙成奇 , 砚田 , 洪友士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581

采用旋转弯曲和超声疲劳实验分别测试了全等轴和等轴双态组织Ti-6Al-4V合金的高和超高疲劳性能, 并用SEM观察了疲劳断口特征. 结果表明: 2种组织Ti-6Al-4V合金的高和超高疲劳行为相似, 不同应力比下, S-N曲线均表现出单线形或双线形的形式; 存在滑移机制和解理机制2种疲劳破坏机制. 随应力比增加, 2种组织Ti-6Al-4V合金的高和超高疲劳破坏机制均从滑移机制向解理机制转变. 基于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建立模型分析了应力比对2种机制之间竞争行为的影响, 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趋势吻合.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 超高疲劳 , 微结构 , 应力比 , 滑移机制 , 解理机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14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