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7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水泥稳定碎石低温强度与干缩特性分析

, , 杨波 , 吴雪柳

硅酸盐通报

以研究高寒地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路用性能为目的,分别研究了在低温环境下,不同的级配、不同类型早强剂对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不同外加剂对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干缩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和5℃养生,级配偏中值时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最佳,掺入C类早强剂7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最佳,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了57.8%和99%,劈裂强度分别提高了78%和14%;掺人聚丙烯纤维的水泥稳定碎石28 d累计干缩应变减小了33.3%,抗干缩性能优于膨胀剂.

关键词: 低温环境 , 7d无侧限抗压强度 , 劈裂强度 , 累计干缩应变

大电流镀下镀锡层覆盖度的研究

穆海玲 , 王洺浩 , 吴小红 , 王志登 , 李宁

电镀与涂饰

以不同粗糙度的钢板为基体,采用弗洛斯坦镀锡液在赫尔槽中电镀锡.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电镀初始阶段的锡镀层形貌,并通过赫尔槽试验研究了钢板粗糙度对镀层覆盖度的影响.在总电量相等的前提下,采用前期大电流后期小电流的方式电镀锡,以研究大电流镀对镀锡层覆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镀初期锡晶核优先在原板表面轧制纹的凸起处生成并持续生长,导致镀层分布不均匀、覆盖度较低.采用大电流镀可有效提高镀层覆盖度、均匀性和致密度.

关键词: 钢板 , 镀锡 , 粗糙度 , 大电流冲击 , 覆盖度

停式棒材飞剪动力学参数计算与研究

张增磊

上海金属

建立了停式棒材飞剪的动力学参数计算模型,利用某棒材生产线调试和实际生产过程中获取的数据,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并优化了停式棒材飞剪设计和电机选型计算.设计中应重点注意飞剪电机的选型计算和传动系统飞轮矩的合理选取,飞剪电机必须满足飞剪加速起动的全部能力要求,能够频繁快速地起动和制动.系统飞轮矩的选取既要有利于飞剪的快速起动,又要确保传动系统在剪切过程中释放足够的动能.

关键词: 停式 , 棒材 , 飞剪 , 动力学参数

Charpy裂纹试样的裂点确定与动态断裂韧性

林君山 , 鄢文彬 , 涂铭旌

金属学报

本文研究了用应变片测定Charpy裂纹试样动态断裂裂点的方法,在不同的试验温度下,用双通道高速采样磁盘存储示波器同时测定了冲击试样的P—t曲线和裂纹尖端区域的名义ε—t曲线,结合动态有限元对Charpy裂纹试样冲击过程的模拟结果,分析了动态断裂韧性的测定方法,并指出了以往动态断裂韧性测定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裂点 , strain gauge , dynamic fracture toughness

停式曲轴驱动摆动飞剪的运动特性分析

徐成华 , 罗里荣

钢铁

介绍了停式曲轴驱动摆动飞剪的结构形式;对其运动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剪切速度和电机转速的对应关系,并绘出了剪刃运动轨迹图,理论计算推导和实践调试结果一致,从而为这种飞剪的调试和控制提供了理论指导;推荐在高速薄板生产线上使用这种飞剪.

关键词: 飞剪 , 运动分析 , 轨迹图

大电流镀对不同粗糙度钢板镀锡及其软熔合金层耐蚀性的影响

张荣品 , 王洺浩 , 吴小红 , 王志登 , 李宁

材料保护

为得到具有良好耐蚀性的镀锡层,在对镀锡电流密度优化的基础上,保持总电镀电量及其他工艺条件不变,采用大电流冲击镀对2种不同粗糙度的T4CA低碳钢板进行镀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比研究了常规电镀与大电流镀下,不同粗糙度低碳钢板镀锡层及其软熔合金层微观形貌的变化,以及由此对镀锡板耐蚀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电流镀可获得细致、均匀且覆盖度高的镀层,软熔合金层较为均匀、致密,耐蚀性较强.

关键词: 大电流 , 冲击镀锡 , T4CA低碳钢板 , 粗糙度 , 软熔 , 耐蚀性

蠕变裂纹裂和扩展的局部损伤理论

斌生 , 王正东 , 汤晓英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0.11.012

根据局部损伤理论和相似原理,给出了蠕变裂纹裂前的孕育上下限时间并推导了蠕变裂纹扩展率方程.在常载荷下用2.25Cr-1Mo钢作了蠕变裂纹扩展试验,高拘束度使早期局部损伤发展迅速,实验结果与孕育时间下限接近.稳态预测值由于忽略未开裂部分材质劣化而略低于实验结果值.有限元模拟损伤演变过程,表明稳态裂纹扩展率与实验结果吻合.

关键词: 局部损伤 , 孕育时间 , 蠕变裂纹扩展率 , 断裂塑性

持续滑移带的物理损伤效应对Al单晶体裂纹裂的影响

翟同广 , 林实 , 潘祜 , 肖纪美

金属学报

本文研究了在纯Al单晶样品的两个特殊面(包含动作Burgers矢量的S面和与Burgers矢量成最小夹角的T面)上由循环形变引起的裂纹裂过程,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形变过程中,S面上没有形成表面持续滑移带,但有很多微裂纹产生,裂纹较短,平均长度约为10μm,近似沿一个方向分布,与动作Burgers矢量垂直,而T面上裂纹的形貌大致与以前的工作相同。通过扫描超声显微镜观察,发现在S面上的疲劳损伤要比T面上的深得多,为此,作者提出了裂纹裂的孔洞模型及持续滑移带形成模型。

关键词: 疲劳损伤 , single crystal , crack initiation , persistent slip band , acoustic microscope

疲劳下16MnR微孔的裂纹萌生与扩展

杜洪奎 , 孔凡玉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3.010

采用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法,在疲劳试验机上进行疲劳试验,在光学显微下观察裂纹的起裂与扩展.研究了压力容器用钢16MnR在低疲劳下微孔(40~200μm)的裂纹萌生与扩展规律.研究表明裂纹的萌生机制:滑移带裂和疏松带裂,前者由剪应力起主要作用,后者由正应力起主要作用.而滑移带的局部性和裂纹开叉是低疲劳下微裂纹的两大典型现象.微观缺陷尺寸、应力水平对疲劳寿命有显著影响,当应力水平较低时,微孔尺寸对寿命的影响明显.而当应力水平较高时(超过屈服极限),孔径对寿命的影响不敏感.在同一应力水平下,微缺陷尺寸存在临界值dt,当d>dt时,疲劳寿命下降很多.

关键词: 微孔 , 疲劳 , 裂纹萌生 , 裂纹扩展

MTS(中国)Exceed(标)系列电子万能测试系统全球新品发布会在京隆重召开

物理测试

2012年10月16日,在众多客户的期待和瞩目中,历时两年研发,集合MTS最先进的测试软件和控制器技术的全新Exceed(标)系列产品亮相北京,迈出了全球发布的第一步。

关键词: MTS , 新品发布会 , 测试系统 , 电子 , 中国 , 测试软件 , 控制器 , 客户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