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昕
,
孟延军
钢铁研究
论述了超高周疲劳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近年来超高周疲劳的研究成果包括超高周疲劳的典型特征如S-N曲线、裂纹起源、起裂机理、影响超高周疲劳行为的因素等,介绍了超高周疲劳的常用实验手段,提出了今后超高周疲劳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超高周疲劳
,
S-N曲线
,
疲劳裂纹萌生
,
超声疲劳实验
马灿
,
袁新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一台单级高负荷向心透平进行了三维黏性定常和非定常计算,计算得到的动叶出口以及下游的周向平均流场与文献提供的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流动的非定常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由于动叶转速较高,且动叶下游不存在下一级静叶的干涉,流动的非定常效应主要体现在叶片排之间的区域以及动叶通道进口,动叶出口以及下游流动的非定常特性并不明显。非定常计算结果透平的级效率随时间的波动幅度达到了1.3%。
关键词:
向心透平
,
非定常计算
,
损失
许超
,
张国栋
,
苏彬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8.016
对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将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统一表征的能量形式参量.用统一的能量形式表征参量对高温合金GH141的760℃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用1Cr11Ni2W2MoV钢500℃和粉末盘材料FGH95的600℃高温低周疲劳和高周疲劳数据对统一表征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用能量形式的表征参量能够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
关键词:
高周疲劳
,
低周疲劳
,
寿命预测
,
能量表征
,
高温合金
刘恩泽
,
郑志
,
佟健
,
宁礼奎
,
管秀荣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09.00600
本文研究了新型镍基高温合金DZ468的高周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当应力比R=-1时,在900和760℃条件下,DZ468合金的疲劳强度分别为290和300 MPa.DZ468合金的高周疲劳试样断口由疲劳源、疲劳区和瞬断区组成.裂纹在表面、次表面和内部缺陷部位萌生,裂纹扩展具有第Ⅰ和第Ⅱ阶段,随应力幅增加裂纹扩展速率增大.光滑试样的疲劳裂纹扩展方式与变形机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位错的平面滑移、交滑移和攀移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合金在900和760℃时裂纹扩展具有两个阶段.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
高周疲劳性能
,
断口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张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黄海水
,
王志恒
,
席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不带机匣、带周向机匣和带轴向机匣的三种类型的Krain叶轮进行了整周非定常数值计算,通过使用“交错叶片”和“下游变面积喷嘴”的方法来模拟小流量工况下叶轮的非稳定流场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交错叶片”和“下游变面积喷嘴”的方法并不一定能触发离心式叶轮中的旋转失速涡团,流场参数的非定常脉动频率主要是叶片扫掠频率的N次谐波.周向机匣处理可以有效的减小叶轮上游流场的脉动幅度,而轴向机匣的减小程度很微弱.机匣中的流体主要在前缘面附近返回到叶轮主流道,这是机匣处理扩大叶轮失速裕度的一个原因.
关键词:
非定常
,
交错叶片
,
机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