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伟
,
康戈文
,
李聪
,
邱绍宇
,
杨永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断口表面的分形维数是断裂表面粗糙度的一种度量,它和材料的韧性相关.应用小波分解技术,用"双毯法"提取了锆-4合金低周疲劳断口在低频、水平高频、垂直高频、对角高频方向上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锆-4合金低周疲劳断口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与疲劳寿命有关,疲劳寿命越高,分形维数越大;随着分解级数的增加,不同寿命的断口分维值之间差距加大,小波分解的级数越多,越能获得有效的特征量;同一断口,放大倍数不同,分形维数差异较大.低倍下(≤4000XD),随分解级数增加,对角方向上高频信号变化更复杂,分维值上升较快;高倍下(≥8000XD),断口的复杂性降低.
关键词:
Zr-4
,
分形维数
,
小波
,
疲劳寿命
陈建忠
,
史淑
,
史耀武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1999.03.006
从信号处理的角度给出了小波变换的工程理解.小波变换可以看作从原始信号中不断抽取细节,最终只留下信号主干的过程.用小波变换对噪声材料粗晶奥氏体不锈钢中人工缺陷的超声A型信号处理的结果表明,在对小波系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 小波变换能有效地提高信噪比.
关键词:
超声波
,
无损评价
,
小波变换
,
粗晶材料
,
A型扫描
,
数字信号处理
,
信噪比
钟远聪
人工晶体学报
详细推导了光在单层增益介质传播的传输矩阵,得到增益介质复折射率的具体表示形式.利用含增益介质的传输矩阵法研究在单缺陷一维光子晶体的缺陷层中掺入增益介质的小信号增益特性,分析了小信号增益受参量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光子晶体缺陷层掺入一定增益系数的增益介质,当缺陷层两侧存在一个相匹配的高低折射率材料周期排列层数时,得到的小信号增益最大;否则,小信号增益减弱.增益系数小,要获得最大的小信号增益时,相匹配的介质排列周期层数就多,反之亦然.
关键词:
光子晶体
,
增益介质
,
传输矩阵
,
小信号增益
裴江峰
,
徐叶新
,
孙本惠
,
陈翠仙
,
李继定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9.03.003
用动态吸附装置分别测定了不同小分子渗透物在两种不同结构的聚酰亚胺(PI)膜中的吸附行为,计算了反常扩散指数(dW);通过分析反常扩散指数比较了不同小分子在聚酰亚胺膜中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水、甲醇、乙醇、异丙醇分子在PI膜中的扩散速度顺序为:水>甲醇>乙醇>异丙醇,PI膜的反常扩散指数随以上顺序逐渐增大.
关键词:
渗透汽化
,
聚酰亚胺
,
吸附
,
动态吸附曲线
,
反常扩散指数
刘智雄
,
惠卫军
,
陈思联
,
张英建
,
董瀚
,
刘荣佩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对比研究了一种新型胀断连杆用中碳非调质钢50SiMnVPS(R9)与传统高碳钢C70S6(R8)的高周疲劳性能.结果表明,R9的疲劳极限和疲劳极限比均明显高于R8.硅和磷元素的铁素体固溶强化作用及钒元素的析出强化和组织细化作用,使得R9的微观组织细小、均匀,珠光体与铁素体的显微硬度比HP/HF降低,从而具有优异的疲劳性能.
关键词:
高周疲劳
,
中碳非调质钢
,
胀断连杆
,
微观组织
李娜
,
童小燕
,
姚磊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6.05.031
为了研究纯铜在低周疲劳中的温度响应与微观形貌,借助于红外热像仪及远距离高倍显微镜同步监测工业纯铜的表面疲劳变化,同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断口进行微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样表面温度的变化与表面微观形貌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并受应力水平及加载频率的影响,表面最高温升与加载频率呈线性关系;试样断口出现明显的裂纹扩展区和瞬断区,且随着应力水平及加载频率的增加而形成较大的瞬断区及较多的韧窝.
关键词:
温度响应
,
微观形貌
,
低周疲劳
,
应力水平
,
加载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