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14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氧化锌纳米结构的电化学控制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

张雯 , 贺永宁 , , 崔吾元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0602

利用电化学沉积法, 通过调节电解液浓度、时间、温度等因素, 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形貌不同的氧化锌(ZnO)纳米薄膜. 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光致发光谱等测试手段对不同形貌的ZnO纳米薄膜进行了表征和研究. 研究表明, 在高于阈值电压的情况下氧化锌薄膜迅速生成, 微观形貌主要受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影响, 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升高可分别获得胞芽状、棒状、片层状结构, 结合晶体生长理论探讨了不同形貌ZnO薄膜的成因. 室温光致发光谱显示片状的ZnO纳米薄膜在近带边有较强的宽化激发峰, 而可见区的发光峰受到明显抑制, 这一结构有望应用于光电器件、传感器等领域. 

关键词: 氧化锌 , nanostructures ,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 photoluminescence

氧化锌纳米结构的电化学控制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

张雯 , 贺永宁 , , 崔吾元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0602

利用电化学沉积法,通过调节电解液浓度、时间、温度等因素,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形貌不同的氧化锌(ZnO)纳米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光致发光谱等测试手段对不同形貌的ZnO纳米薄膜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研究表明,在高于阈值电压的情况下氧化锌薄膜迅速生成,微观形貌主要受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影响,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升高可分别获得胞芽状、棒状、片层状结构,结合晶体生长理论探讨了不同形貌ZnO薄膜的成因.室温光致发光谱显示片状的ZnO纳米薄膜在近带边有较强的宽化激发峰,而可见区的发光峰受到明显抑制,这一结构有望应用于光电器件、传感器等领域.

关键词: 氧化锌 , 纳米结构 , 电化学法 , 光致发光

一类周期结构雷达吸材料的设计与吸性能研究

程海峰 , 刘海韬 , 楚增勇 , 永江 , 唐耿平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6.04.018

将两种雷达吸材料(RAM)按照1:1的体积比设计不同的周期结构,利用电磁场有限元软件对反射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周期结构吸材料的吸收峰位于两种吸材料之间,周期结构的大小、形状以及吸材料在周期结构中的位置对吸性能均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雷达吸材料 , 周期结构 , 有限元

单层雷达吸材料研究

永江 , 程海峰 , 曹义 , 陈朝辉 , 才鸿年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6.04.002

通过数值分析确定了单层电损耗吸材料理想电磁参数,探讨了单层吸材料的吸机理.分析表明:单层吸材料要实现宽频吸收,其电磁参数必须具有频散效应,即随电磁频率的升高电磁参数有规律的降低,其中ε′·μ′与f2反比.以羰基铁粉/聚氯乙烯吸贴片为实例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讨论了常规单层吸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单层 , 宽频带 , 雷达吸材料 , 机理

超高疲劳的研究进展

关昕 , 孟延军

钢铁研究

论述了超高疲劳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近年来超高疲劳的研究成果包括超高疲劳的典型特征如S-N曲线、裂纹起源、起裂机理、影响超高疲劳行为的因素等,介绍了超高疲劳的常用实验手段,提出了今后超高疲劳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超高疲劳 , S-N曲线 , 疲劳裂纹萌生 , 超声疲劳实验

十八胺高温膜特性及膜形态

谢建丽 , 邓佳杰 , 胡家元

材料保护

十八胺(ODA)高温膜特性可为燃气机组停机保养过程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高压釜模拟350-560℃水汽环境,对燃气机组管材受热面ODA膜进行研究,探讨了各条件对成膜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DA最佳膜条件:80mg/L ODA,温度480℃,pH值9.5,恒温时间2h;560℃时形成的膜层也具有很好的保护性,表明不降温加入ODA进行停机保养也是可行的;所膜为含ODA的氧化铁层,ODA中N与Fe发生化学吸附形成保护膜。

关键词: 十八胺(ODA) , 膜特性 , 膜形态 , 耐蚀性

涂料概述

王连杰 , 高焕方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4.06.005

重点对吸涂料的吸机理以及粘结剂和吸收剂种类进行了论述,并对吸涂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描述.

关键词: 吸收剂 , 涂料 , 隐身涂料

TC17合金低疲劳性能与低疲劳断口形貌

张翥 , 惠松骁 , 路纲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2.z1.079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TC17合金低疲劳性能和断口形貌,确定了不同温度下合金低疲劳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合金棒材低疲劳断口形貌特征.

关键词: 疲劳 , 断口形貌 , TC17钛合金

疲劳和低疲劳统一的能量表征方法研究

许超 , 张国栋 , 苏彬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8.016

对高疲劳和低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将高疲劳和低疲劳统一表征的能量形式参量.用统一的能量形式表征参量对高温合金GH141的760℃高疲劳和低疲劳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用1Cr11Ni2W2MoV钢500℃和粉末盘材料FGH95的600℃高温低疲劳和高疲劳数据对统一表征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用能量形式的表征参量能够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

关键词: 疲劳 , 疲劳 , 寿命预测 , 能量表征 , 高温合金

氢对Zr-4合金在400℃时的低疲劳性能的影响

沈保罗 , 刘明 , 李聪 , 邱绍宇 , 应诗浩 , 曾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TEM分析了氢在Zr-4合金中存在的形式,用MTS809A/T拉扭试验机(25 kN)研究了氢对Zr-4合金在400℃低疲劳性能的影响.实验中采用对称拉压循环(Rε=εmin/εmax=-1),三角加载;应变速率为2×10-3s-1.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氢以δ氢化物的形式存在于Zr-4合金中,δ氢化锆基本与轧面平行;氢含量为240 μg/g的Zr-4合金的低疲劳性能优于无氢Zr-4合金.采用氢致软化机制讨论了氢提高Zr-4合金低疲劳性能的原因.

关键词: Zr-4合金 , 疲劳 , 氢致软化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01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