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华
,
西鹏
,
李青山
,
周振芳
,
倪士民
,
沈新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丙烯腈-醋酸乙烯酯)/蒙脱土(P(AN/VAc)/Clay)纳米复合材料.通过TEM、X-Ray、IR、NMR、DSC、TG 对其形貌、粒径、组成、结晶结构和热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N/VAc)/Clay纳米复合材料的粒径尺寸为50 nm~80 nm,并呈多片层结构,clay片层均匀分布于P(AN/VAc)基体中,其耐热性均优于P(AN/VAc).
关键词:
聚(丙烯腈-醋酸乙烯酯)/蒙脱土
,
纳米
,
复合材料
单忠强
,
刘彦杰
,
田建华
,
吴锋
,
周振芳
,
李军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10.021
采用电沉积法在镍网上制备了电解水用非晶态Ni-S-Mn合金电极,用电极的阴极极化曲线和电极的析氢反应动力学参数评价了电极的析氢电化学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电极对氢的析出反应具有较高电催化活性,在200 mA电流时析氢过电位分别比Ni电极和Ni-S电极降低了180和80 mV. 采用小三角波电位扫描、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测试技术,考察了Ni-S-Mn合金电极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镀层的组成及电极合金的结构等因素,并对Mn元素的作用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Ni-S-Mn电极
,
析氢电催化活性
,
水电解
,
非晶态合金
周金宇
,
陈占福
钢铁
分析了粗轧机主传动扭振模型及动态特性计算方法。在分析过程中考虑到轧辊与主传动动力侧之间的周向间隙对扭振响应幅度的影响,根据咬钢过程中间隙的启闭规律,基于龙格库塔方法实现了扭振响应的数值仿真。对宝钢2050轧机R2主传动各工况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咬钢瞬间板坯速度大于轧辊圆周线速度水平分量时,轧辊与系统动力侧之间的接轴间隙打开,相对于间隙常闭工况,上下分支主轴的扭矩放大系数都有所增大,增幅达4%~20%。
关键词:
轧机;主传动;扭振;间隙
周金宇
,
陈占福
钢铁
分析了粗轧机主传动扭振模型及动态特性计算方法.在分析过程中考虑到轧辊与主传动动力侧之间的周向间隙对扭振响应幅度的影响,根据咬钢过程中间隙的启闭规律,基于龙格-库塔方法实现了扭振响应的数值仿真.对宝钢2050轧机R2主传动各工况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咬钢瞬间板坯速度大于轧辊圆周线速度水平分量时,轧辊与系统动力侧之间的接轴间隙打开,相对于间隙常闭工况,上下分支主轴的扭矩放大系数都有所增大,增幅达4%~20%.
关键词:
轧机
,
主传动
,
扭振
,
间隙
王永涛
,
臧勇
,
吴迪平
,
秦勤
钢铁
对轧机振动性质、致振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连轧机组中发生振动的F2、F3轧机进行的现场测试和分析发现,轧机振动以水平方向为主,轧辊和轧件上的振纹频率和振动频率相同,并且将最终振纹折算到轧制界面上后其长度与接触弧长相等.这说明振纹与接触弧有直接的联系.提出了CSP轧机的辊面振纹扩展致振机理,即轧机振纹是工作辊初始振纹在轧制过程中逐渐在辊面扩展形成,轧辊表面振纹引起并加剧了轧机的非正常振动.该理论对同类轧机振动抑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CSP轧机
,
振动
,
振纹
,
轧制界面
王永涛
,
臧勇
,
吴迪平
,
秦勤
钢铁
对轧机振动性质、致振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连轧机组中发生振动的F2、F3轧机进行的现场测试和分析发现,轧机振动以水平方向为主;轧辊和轧件上的振纹频率和振动频率相同,并且将最终振纹折算到轧制界面上后其长度与接触弧长相等。这说明振纹与接触弧有直接的联系。提出了CSP轧机的辊面振纹扩展致振机理,即轧机振纹是工作辊初始振纹在轧制过程中逐渐在辊面扩展形成,轧辊表面振纹引起并加剧了轧机的非正常振动。该理论对同类轧机振动抑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CSP轧机;振动;振纹;轧制界面
刘迎文
,
何雅玲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热声发动机中复杂的起振、消振行为,在自行研制的"驻波型热声发动机试验平台"上,开展了工质类型、加热功率、充气压力等参数对热声发动机起振、消振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纯氦气和90%氦气+10%氩气的混合气体时,系统存在一最佳的充气压力值,使起振温度和消振温度达到最低;而其余工质,其起振温度与消振温度均随着充气压力增加而逐渐提高;与此同时,由于加热功率对板叠热端温度影响较小,故采用板叠热端温度作为行为特性参数更为合理.
关键词:
热声发动机
,
起振过程
,
消振过程
,
特性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