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86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吉林二道甸子金矿南部火山-次火山岩带金矿找矿前景分析

, 孙英华 , 郭玉军 , 高原冰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8.005

二道甸子金矿南部火山-次火山岩带受断裂构造控制,金成矿与火山-侵入作用有密切关系.通过与黑龙江省近年发现的东安大型金矿床的对比分析,发现二者有很多相类似之处,并认为该火山-次火山岩带具有良好的金矿找矿前景,初步确定半截沟区、暧木区、饲养场区为寻找火山-次火山岩型金矿的优选靶区.

关键词: 成矿地质条件 , 找矿前景 , 火山-次火山岩带 , 二道甸子金矿南部

吉林金山金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5.08.003

金山金矿区是华北地台北缘东段除夹皮沟金矿区外少有的矿化集中区之一.区内与成矿有关的韧性剪切带发育,且产在花岗-绿岩地体中,具有中大型金矿找矿潜力,应进一步加强该区的地质勘查工作,主攻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蚀变破碎带型,可进一步开展找矿的区段有石大院区、金山区、长山区及凤鸣区.

关键词: 成矿地质条件 , 找矿预测 , 金山金矿区

新疆西天山乔拉克金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孙超 ,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1.004

乔拉克金矿区是伊什基里克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中最主要的矿化异常集中区之一,区内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浅成-超浅成侵入岩、断裂构造及火山机构构造发育,具有中大型金矿找矿潜力,应进一步加强该区的地质勘查工作,主攻矿床类型为火山-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和斑岩型铜钼(金)矿.

关键词: 成矿地质特征 , 找矿预测 , 新疆西天山 , 乔拉克金矿区

以分子链疲劳断裂理论理解XLPE电缆绝缘水生长规律

侯振奇 , , 何珉 , 杨明亮 , 吴科

绝缘材料 doi:10.16790/j.cnki.1009-9239.im.2016.10.010

为研究XLPE电缆绝缘中水的生长规律,对不同老化时间下XLPE材料的水生长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水针电极法加速电缆绝缘水老化,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不同老化时间下电缆水的微观结构特征,并对水尺寸进行测量统计。结果表明:不同老化时间下的水树形态和尺寸均存在明显差异,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水树枝变得密集,染色区域颜色变深。在电机械应力作用下XLPE分子链疲劳累积断裂,水分以密集充水细枝的方式向四辐射扩散,逐渐形成水通道和微孔,随着通道和微孔数量的增加,水逐渐变长。

关键词: XLPE电缆 , , 微观形貌 , 电机械应力

镍镀层的脆性问题

袁诗璞

电镀与涂饰

总结了镍镀层脆性的一般规律,给出了用以判断镍镀层脆性的简单方法,讨论了分别由内应力、异种阳离子引入及有机杂质夹杂所引起的脆性问题.强调了正确采用并补加添加剂的重要性,分析了对镀液盲目进行大处理的不良后果,指出了采用活性炭吸附有机杂质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镍镀层 , 脆性 , 内应力 , 光亮剂 , 杂质 , 活性炭 , 吸附

TC17钛合金整体叶盘腐蚀表面“条”的成因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赵兴东 , 陈仲强 , 郑渠英 , 王键妍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11.04.006

在对半成品TC17钛合金整体叶盘进行表面腐蚀检查时,发现有的表面存在“条”的现象.通过显微组织观察、成分分析、硬度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由于TC17钛合金铸锭头部容易产生Cr偏析,从而形成Cr元素富集区,这些区域的相变点温度比基体低25~30℃,在热加工过程中形成了β斑点.这些β斑点即是“条”产生的原因.由于整体叶盘表面的β斑点较小,对室温拉伸性能和低疲劳性能影响不大,仍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 TC17钛合金 , 整体叶盘 , , β斑点 , 力学性能

交联聚乙烯电缆中水研究的现状

豆朋 , 文习山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5.02.017

在14篇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中水研究现状,介绍了水的定义、分类、特征及在水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及抑制方法等,并且对水研究中提出的新机理等做了简要的概括.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 电缆 , , 降解 , 水针法 , 在线检测

基于蓝为显色剂的高酸度试纸

赫春香 , 王微 , 霍春宝 , 高峰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10.150056

研究了色素蓝对氢离子浓度大于1 mol/L溶液的颜色响应及其变色机理,并将其作为显色剂应用于高酸度试纸的研发.研究表明,固定于改性基纸上的蓝处于氢离子浓度为0.1~9.0 mol/L范围的介质溶液中时,其颜色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酸度响应特征,即随着溶液酸度的提高,蓝逐渐由蓝色转化为蓝绿色、绿色、黄绿色直至黄色.该响应具有普适性,不受无机酸的种类与氧化性强弱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溶液酸度对蓝光吸收特性的影响,提出其可能的变色机理.以蓝为显色剂开发出高酸度试纸,该试纸可以直接检测溶液中0.1~9.0 mol/L范围内的氢离子平衡浓度,精确度为±1 mol/L.

关键词: , 酸度响应 , 高酸度试纸 , 变色机理

XLPE电缆绝缘中水的形成机理和抑制方法分析

何军 , 屠德民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8.06.015

叙述了交联聚乙烯电缆中的水对中高压XLPE电缆的危害性;介绍了水的本质、水生长特性,引发水的电 - 机械理论和化学反应理论;分析了影响水生长的因素和国内外抗水电缆料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 XLPE电缆 , , 形成 , 抑制

汉代含“银灰”钱币的锈蚀产物

贾松 , 刘成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701017

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对汉代含“银灰”钱币锈蚀产物进行显微观察,并通过电子能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荧光光谱等手段,对钱币本体、银灰层及其他锈蚀产物进行了研究,利用离子色谱法对钱币的包裹土进行了分析.确定钱币表面的锈蚀物主要为Cu2S(银灰色)、Cu2O(红褐色)、Cu2(OH)2CO3(绿色)和PbCO3(白色),探讨了含银灰钱币锈蚀结构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汉代钱币 , 银灰亮光泽 , 锈蚀结构 , 形成机理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8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