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8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微乳液聚合技术及其应用

刘杰凤 , 瞿金清 , 杨卓如 ,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2.07.013

综述了微乳液的制备以及微乳液聚合的典型特征.介绍了微乳液聚合技术的应用 .

关键词: 微聚液 , 聚合物 , 聚合机理 , 应用

层柱水滑石(Ⅰ)ZnAl-La(TiW11)2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性能

蒋维 , 刘杰凤 , , 曾和平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1.021

以十四酸根阴离子柱撑Zn-Al水滑石为预撑前体,在水溶液中用离子交换法将稀土杂多配阴离子La(TiW11)2成功地插层组装到水滑石层板间,获得了一种新型的超分子插层材料Zn0.76Al0.24(OH)2·0.018[La(Ti0.97W11.5O39)2]·0.012C13H27COO·0.71H2O. 用元素分析、IR、XRD和TG-DTA测试技术对产物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该产物中[La(TiW11O39)2]13-配阴离子沿其长轴垂直于层板的方向分布于水滑石层板间,产物有规整的层状结构、大的层间距(d003=3.29 nm)、良好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产物对二甘醇与苯甲酸的酯化反应、二甘醇的脱水环化反应和苯甲醛的氧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关键词: 稀土杂多配离子 , 柱撑水滑石 , 合成 , 表征 , 催化性能

管道阴极保护断电电位测量结果分析

罗鹏 , 金鑫 , 徐承伟 , 薛致远 , 高强 , 张永盛

腐蚀与防护

采用GPS卫星同步断电法对忠管道进行了断电电位测量,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忠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结果表明,三层PE管道相比于环氧粉末涂层管道更容易出现过保护现象,而且还容易受到干扰;电位是反应管道所处状态的主要指标,阴极保护系统的通电电位呈规律分布,但断电电位影响因素复杂,无明显规律.

关键词: 阴极保护 , 通电电位 , 断电电位

老挝沙耶里巴莱孔沙湾金矿床研究

密文天 , 张雪松 , 辛杰 , 穆军青

黄金 doi:10.11792/hj20161004

孔沙湾金矿床位于老挝中辽地区的西部巴莱县,矿床金平均品位达3.65×10-6。在下二叠的剪切构造带中发现厚度大于300 m的透镜状、细脉状金矿(化)体,判断该地层为矿区主要含矿层位。金矿体的产出受NNE向为主的宽缓复式褶皱、断裂和纵向、NNW向的断裂、次级褶皱以及横向次级断裂控制,同时矿区大量节理裂隙、面理构造以及众多小型次级断裂构造发育。矿区单元素异常总体呈NE向,与矿区大断裂构造方向一致;硅质岩及角岩中的Au元素异常平均值较高,达0.021×10-6及0.022×10-6;二叠系玄武岩和硅质岩中Au元素异常值最高,达0.69×10-6,具备良好的成矿远景。推断孔沙湾金矿床类型属于为受构造和次级构造破碎带控制的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

关键词: 孔沙湾金矿床 , 元素异常 , 成矿远景 , 金矿床类型

贵州下寒武黑色页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张杰 , 孙传敏 , 杨国峰 , 谢飞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8.02.017

研究了贵州开阳、织金等地碳质页岩系岩石化学特征及稀土元素特征.样品中K2O含量大于Na2O,与我国南方类型岩石K2O>Na2O特征相一致.黑色页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贵州开阳、织金等地区下寒武牛蹄塘组黑色岩系中稀土元素总量ΣREE为227.47×10-6~623.18×10-6,黑色页岩系稀土均值为532.69×10-6,其稀土总量偏高.黑色页岩系Y含量范围在122.02×10-6~188.40×10-6,均值为155.26×10-6,反映了富集钇的基本特征.黑色页岩中Dy元素发生一定程度富集.LREE/HREE比值为1.35~1.67,表明黑色页岩系稀土含量组成属于轻重稀土相对集中型.与织金磷块岩稀土组成类似,反映了稀土元素形成具有一定渊源性.稀土组成模式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表明是较典型的海相沉积物稀土配分模式.综合分析得出本区黑色页岩系属正常海相沉积成因.

关键词: 黑色页岩 , 稀土元素 , 稀土配分模式 , 开阳-织金

超高疲劳的研究进展

关昕 , 孟延军

钢铁研究

论述了超高疲劳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近年来超高疲劳的研究成果包括超高疲劳的典型特征如S-N曲线、裂纹起源、起裂机理、影响超高疲劳行为的因素等,介绍了超高疲劳的常用实验手段,提出了今后超高疲劳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超高疲劳 , S-N曲线 , 疲劳裂纹萌生 , 超声疲劳实验

TC17合金低疲劳性能与低疲劳断口形貌

张翥 , 惠松骁 , 路纲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2.z1.079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TC17合金低疲劳性能和断口形貌,确定了不同温度下合金低疲劳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合金棒材低疲劳断口形貌特征.

关键词: 疲劳 , 断口形貌 , TC17钛合金

疲劳和低疲劳统一的能量表征方法研究

许超 , 张国栋 , 苏彬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8.016

对高疲劳和低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将高疲劳和低疲劳统一表征的能量形式参量.用统一的能量形式表征参量对高温合金GH141的760℃高疲劳和低疲劳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用1Cr11Ni2W2MoV钢500℃和粉末盘材料FGH95的600℃高温低疲劳和高疲劳数据对统一表征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用能量形式的表征参量能够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

关键词: 疲劳 , 疲劳 , 寿命预测 , 能量表征 , 高温合金

超高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探讨

宋亚南 , 徐滨士 , 王海斗 , 张玉波 , 邢志国

稀有金属

分析了金属材料超高疲劳断口形貌特征,介绍了基于Paris公式的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模型和基于位错理论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并结合前期有关金属材料超高疲劳行为的试验数据,对2种预测模型的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位错理论的寿命预测模型较为准确;而基于Paris公式的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模型,其预测精度随着疲劳寿命的增加而降低,即材料组织缺陷萌生成为疲劳裂纹阶段占据疲劳寿命的绝大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高疲劳寿命预测的研究方向:疲劳裂纹的萌生机制,特别是裂纹源表面萌生和内部萌生的竞争性机制;建立大样本数据,结合统计学方法,以工程构件的服役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基础,精确评价超高疲劳寿命.

关键词: 超高疲劳 , 寿命预测 , 断口形貌 , 预测误差

γ-TiAl合金的高疲劳行为

崔玉友 , 杨锐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2.z1.156

研究了铸造Ti-46.5Al-5Nb(原子分数,%)合金的高疲劳行为.结果表明:Ti-46.5Al-5Nb合金具有较好的室温高疲劳性能,其疲劳极限σ-1=510 MPa,与合金的断裂强度σb的比值为1.1.试样的形状对Ti-46.5Al-5Nb合金的室温拉伸强度影响较大,由此可以解释合金的疲劳强度与断裂强度的比值大于1.同时,用扫描电镜对合金的高疲劳断口进行了观察.

关键词: Ti-46.5Al-5Nb合金 , 疲劳 , 疲劳强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