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中强
,
张香文
,
周震寰
,
米镇涛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2.04.02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喷气燃料HDF-1中的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简称BHT)含量,研究了二元混合流动相中甲醇-乙酸缓冲液的比例对燃料主体和BHT分离效果的影响, 选择了最佳分离条件(甲醇所占体积分数为85%,流速为1 mL/min),在此条件下,可测出质量分数为1×10-5的BHT.用该喷气燃料配制了BHT质量分数在20×10-6到120 ×10-6之间的标准溶液,考察了BHT质量分数与峰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线性关系良好.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2,6-二叔丁基对甲酚
,
抗氧剂
,
航空喷气燃料
李强
,
范玮
,
严传俊
,
胡承启
,
李建玲
工程热物理学报
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PDRE)是一种利用脉冲式爆震波产生高温、高压燃气发出的冲量来产生推力的推进系统.与常规液体火箭发动机相比,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具有更高的性能,并且结构更简单.本文以航空煤油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压缩氮气为隔离气体,并利用电磁阀控制燃料、氧化剂和隔离气体的间歇式供给.利用低的点火能量(50mJ),在内径50mm,长度1.1m的爆震管内进行了大量的多循环爆震试验,研究煤油氧气电磁阀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的爆震波特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气液两相多次爆震燃烧机理提供了依据,为研制工程应用的PDRE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煤油
,
氧气
,
脉冲爆震
王树涛
,
高克玮
,
杨善武
,
贺信莱
腐蚀与防护
通过周浸加速腐蚀试验在结构钢表面形成了锈层,用压痕法测定了锈层的断裂韧性,在锈层及锈层/钢基体界面预制压痕裂纹,观测压痕裂纹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扩展行为,从而评价了锈层的抗热震性能.结果表明,锈层/钢基体界面的断裂韧性和抗热震能力均优于锈层本身,裂纹更倾向于在锈层中形核和扩展.温度变化可导致锈层中原有裂纹的扩展,但不会使裂纹在锈层中形核.
关键词:
压痕法
,
锈层
,
锈层/钢基体界面
,
热震
李冬云
,
杨辉
,
乔冠军
,
金志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6.01.005
采用水中急冷法研究了SiC/BN层状陶瓷的抗热震性能,并同SiC块体陶瓷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SiC/BN层状陶瓷的热震断裂临界温差ΔTc为300℃,略低于SiC块体陶瓷的抗热震断裂临界温差.当热震温差ΔT >ΔTc 时,SiC/BN层状陶瓷的热震剩余强度的下降趋势明显比块体陶瓷的下降趋势缓慢.这同热震断裂和热震损伤理论计算的热震参数R和R的结果相一致.这表明:与SiC块体陶瓷相比,SiC/BN层状陶瓷的热震裂纹形核阻力略有降低,但热震裂纹扩展阻力却大大提高.分析认为BN弱界面对裂纹的吸收和偏转是材料断裂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断裂能的提高有利于材料热震阻力的提高.
关键词:
SiC
,
BN
,
层状陶瓷
,
热震
关昕
,
孟延军
钢铁研究
论述了超高周疲劳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近年来超高周疲劳的研究成果包括超高周疲劳的典型特征如S-N曲线、裂纹起源、起裂机理、影响超高周疲劳行为的因素等,介绍了超高周疲劳的常用实验手段,提出了今后超高周疲劳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超高周疲劳
,
S-N曲线
,
疲劳裂纹萌生
,
超声疲劳实验
赵军
,
艾兴
,
黄新平
,
王朝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3.02.020
在陶瓷材料临界应力断裂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求解陶瓷圆球体第三类边界条件的瞬态温度场和瞬态热应力场,研究了陶瓷圆球的热冲击行为,建立了一个引起陶瓷圆球表面临界应力的临界温差表达式,并以此作为陶瓷圆球的抗热震参数.计算结果表明,陶瓷圆球体的临界温差大于相同Biot模数的无限大陶瓷平板的临界温差,但其表面达到临界热应力的无量纲时间远远小于无限大平板的数值.
关键词:
陶瓷材料
,
瞬态温度场
,
瞬态热应力
,
抗热震性
张骋
,
黄德信
,
徐兵
,
徐海芳
,
李雨林
,
蒋丹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氧化镁为原料并添加稀土氧化物、CaO、V_2O_5、ZrO_2和Al_2O_3等烧结助剂,采用不同温度煅烧粉体,造粒、成型和烧结后,制备了致密的氧化镁陶瓷试样.随后,将加热的试样在水中急冷,经过不同次数后,观察样片表面开裂的情况.通过对样片密度、气孔率和硬度的测定,以及对试验材料显微结构的观察,分析了烧结助剂、粉体制备工艺和烧结工艺对氧化镁陶瓷抗热震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氧化镁
,
抗热震性能
,
烧结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