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乐
,
塔伊尔江·图尔荪
,
付杨
,
吴良专
,
孙东峰
,
只金芳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4.007
目的 构筑具有尺寸选择性光催化功能的复合纳米结构,在维持二氧化钛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同时,减少其对有机大分子材料及有机基底材料的腐蚀行为,拓宽光催化材料的使用范围.方法 采用一锅法,通过TEOS围绕P25为核进行水解,制备了多孔SiO2包覆TiO2(P25)复合核壳结构(P25@SiO2)纳米颗粒.结果TEM、XRD、BET表征显示,这种复合核壳纳米结构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很高的比表面积(约528 m2/g).光催化性能实验证实,这种复合核壳结构具有尺寸选择性光催化效应,即小分子氮氧化物气体(NOx)能通过壳层SiO2孔道进入核层并降解90%以上,被氧化成硝酸盐固定下来;小分子有机物亚甲基蓝能穿过壳层孔道进入复合结构的核层部分,被氧化分解;大分子有机物胭脂红被壳层有效隔离而不被分解.老化试验显示,涂覆有这种核壳结构材料的有机基材(PET膜)被氧化老化的现象受到抑制.相反,与裸露的有机基材(PET膜)相比,由于壳层的保护作用,涂覆有核壳纳米结构的有机基材具有更好的抗紫外线性能.结论 开发的这种具有尺寸选择性光催化的复合核壳结构材料,可以涂覆在各种有机基材的表面,赋予其一定的光催化功能,同时由于壳层的隔离保护作用,对基材的腐蚀作用受到抑制.这种复合核壳纳米结构也可以作为功能添加材料添加到各种涂料材料中,并赋予涂料一定的光催化性能,同时对涂料中的有机物不会产生强烈的分解作用,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光催化
,
NOx降解
,
尺寸选择性
,
核壳结构
,
耐老化腐蚀
汪树军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0.06.005
利用极化曲线测试法分析了不同碳材料和不同方法制备的铂碳复合电极的塔菲尔常数.不同碳材料制备的铂碳复合电极塔菲尔常数值呈现出一定的差别,并且按碳材料的一定排列次序,铂碳复合电极的塔菲尔常数 a 值和 b 值都呈现出了规律性的递减,其中 a 值递减相对较大;另外,不同方法制备的铂碳复合电极塔菲尔常数也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别,其中离子溅射法制备的铂碳复合电极塔菲尔常数值明显低于吸附还原法和电镀法制备的铂碳复合电极.同时还测试分析了铂含量变化对复合电极塔菲尔常数的影响,随复合电极中铂含量增加,电极的抗极化能力也在增强.
关键词:
复合电极材料
,
性能
,
测试
闻晓慧
,
姚敬金
,
张素兰
,
林天亮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305
找矿模型的建立对在已知矿床周围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重大的意义.康古尔塔格金矿带是新疆东天山的重要金矿带,已发现金矿床(点)多处,其中康古尔金矿床是该带具有代表性的矿床.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康古尔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找矿信息,进而建立康古尔金矿床综合矿模型,确立一套有效找矿方法技术组合,为该成矿带同类型矿床的快速高效找矿评价提供合理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
康古尔金矿床
,
地质
,
地球物理
,
地球化学
,
找矿模型
黄建国
,
杨瑞东
,
崔春龙
,
杨剑
,
侯兰杰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5.004
库尔尕斯金铜多金属矿床是在西昆仑库科西力克一带5万区调中发现最有价值的矿(床)点之一,该矿床赋存于岩体(S-Dδo)边缘接触带变质岩地层(O-S)中.该矿床矿种较多,伴生元素丰富,综合利用价值高,成矿地质条件好,找矿潜力巨大.通过对该矿床矿石、含矿岩系及围岩化学成分、微量元素、REE等特征系统地研究,初步认为金矿化与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围岩蚀变关系密切,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赋矿岩石——角岩的形成和成矿具有一致性,小型构造对矿化富集作用明显.多金属矿成矿可能存在前后3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高温磁铁矿和铜矿形成为主;第二阶段为中温金矿的形成;第三阶段是低温铅锌矿的形成.
关键词:
库尔尕斯金铜多金属矿床
,
地质特征
,
地球化学特征
,
新疆
,
西昆仑
杜芳
,
蔡婷婷
,
谢黎
,
华万森
,
傅佳骏
腐蚀与防护
以对羟基苯乙酰胺和1-萘酚为原料分别合成了药物4-[(3-异丙氨基-2-羟基)丙氧基]苯乙酰胺(阿替洛尔)和1-异丙氨基-3-(1-萘氧基)-2-丙醇(普萘洛尔).采用塔菲尔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它们在25 C,1.0 mol·L-1 H2SO4溶液中对A3碳钢的缓蚀作用及机理,并采用量子化学的方法计算了两种分子中原子的电子密度以及前线轨道能量.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两种物质均为阳极抑制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同种测试条件下普萘洛尔缓蚀作用强于阿替洛尔.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普萘洛尔比阿替洛尔具有较高的最高占有轨道能量(HO-MO)和较低的最低空轨道能量(LUMO),具有更优的缓蚀性能,验证了试验结果.
关键词:
洛尔类药物
,
缓蚀剂
,
电化学方法
,
量子化学
王维
,
吴群绒
,
杨志兰
,
沈长虹
,
张爱清
,
韦海洋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4.025
由硝基苯甲醛和硝基苯乙酮经Claisen-Schmidt缩合制得3,3'-二硝基查尔酮,再用FeCl3-NH2NH2·H2O-C体系将其还原成3,3'-二氨基查尔酮.所得产品经元素分析、熔点、IR和1H NMR测试确认,讨论了影响产品收率的因素.收率为78.6%.
关键词:
光敏性二胺
,
查尔酮
,
聚酰亚胺
,
合成
闵森林
,
王元庆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7.03.014
利用菲涅尔透镜的光学成像原理来形成立体显示的观看视域.菲涅尔透镜前光源位置的不同,在成像区域所形成的像的位置也是不同和分离的,因而人眼可以分别观看到不同光源的光线.对应于不同光源成像的时候,LCD屏上也是对应着显示左右眼图像对,进而人眼将感受到图像的立体信息,实现图像的立体显示.再利用透镜分别对视域的X、Y、Z向进行扩展,分别形成两个对应于人的左右眼的视域,从而人眼可以在更大的空间自由观看立体图像.采用Samsung 170EU液晶屏,焦距为700 mm的菲涅尔透镜和两组3×4的LED光源作为一个光源组进行实验,在光源距离菲涅尔透镜1925 mm处取得了视窗大小约为X向±20(.),Y向深度为20 mm,Z向深度为930~1 260 mm的视窗.
关键词:
液晶显示器
,
菲涅尔透镜
,
自由立体显示
,
视域
万小芳
,
李友明
,
胡庆喜
,
王义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硫酸铈铵引发阳离子瓜尔胶与丙烯酰胺的低温(10 ℃)水溶液接枝聚合,重点研究单体与引发剂浓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最佳聚合条件.实验表明,阳离子瓜尔胶与丙烯酰胺的聚合速度明显快于未改性瓜尔胶;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加,转化率、接枝率逐渐增加,接枝效率高达95%;进一步增加单体浓度(>1.3 mol/L),转化率、接枝率下降速度较快,接枝效率下降缓慢;随着引发剂浓度增加,转化率和接枝率增加到最大值,而引发剂浓度继续增加(>3.3×10-4 mol/L),所有接枝参数下降.红外光谱图和热失重数据证实发生了接枝聚合反应.
关键词:
丙烯酰胺-阳离子瓜尔胶共聚物
,
低温聚合
,
接枝效率
杨莉
,
赵健
,
夏和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合成了呋喃封端的聚乙二醇(F-PEG-F)和含有3个马来酰亚胺官能团的小分子交联剂三(2-马来酰亚胺基乙基)胺(TMEA).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分析表征了产物结构.通过F-PEG-F和TMEA反应制备了具有可再加工性能及自修复性能的交联聚合物材料.由于迪尔斯-阿尔德(Diels-Alder,DA)反应的动态可逆性,样品在100℃时发生逆DA(Retro-DA)反应,交联结构破坏.材料损伤后由超景深三维显微镜观察到破坏部位成功愈合,实现了自修复.此外,随着交联剂含量增加,材料拉伸强度有所提高;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提高,拉伸强度略微下降.当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交联含量为45%时,拉伸强度达到1.27 MPa,断裂伸长率为44%,60℃时修复率可达到90%.
关键词:
呋喃
,
聚乙二醇
,
马来酰亚胺
,
自修复
,
迪尔斯-阿尔德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