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9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复合材料在军用桥梁器材中的应用研究

, 常春伟 , 张艳萍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6.02.014

在军用桥梁器材用复合材料优点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在国外军用桥梁器材中的应用实例,对复合材料在我军军用桥梁器材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旨在推动复合材料在我军军用桥梁器材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军用桥梁 , 前景分析

钢高炉喷煤实践

安武生 , 杨宗成 , 孙宏武

钢铁

介绍了钢高炉喷煤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并对高炉喷煤后取得的良好效果和喷煤操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炉 , 煤粉喷吹 , 实践

钢钢渣处理生产实践

齐鹤云

钢铁

介绍了钢钢渣处理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性能参数及钢渣处理关键技术环节,包括高温钢渣运输、焖渣效果控制、磁选设备安装和布置等,同时介绍了钢渣处理所回收产品的种类和用途,指出钢渣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实践结果表明:钢钢渣处理生产线经多次技改后,工艺布置合理,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有效解决了钢渣外排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环保问题.

关键词: 钢渣 , 焖渣 , 磁选

钢高炉喷煤工程投产实践

安武生 , 杨宗成 , 孙宏武

钢铁

钢喷煤工程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短流程工艺,喷吹系统采用浓相输送技术,试生产期间无法实现正常喷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和工艺参数调整.自1998年投入运行以来,该系统运行正常,喷煤量达到了设计水平.

关键词: 高炉 , 喷煤 , 实践

钢小方坯连铸机高效化技术改造

郝志强 , 郭宝志 , 闫清军

钢铁

介绍了凌源钢铁公司与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对钢150 mm×150 mm小方坯连铸机进行高效化改造的情况.采用国内自主开发的抛物线型连续锥度结晶器、半板弹簧振动装置、连续矫直拉矫机、二冷优化等设备和技术对小方坯连铸机进行改造,实现了"高拉速、高作业率、高连浇炉数、高质量和高效益"的高效化目标.

关键词: 小方坯 , 高效 , 连铸

钢2300 m3高炉褐煤喷吹工艺及实践

刘海彬 , 张宝付 , 刘福成 , 李亮 , 赵宏博

钢铁研究

为了降低钢炼铁成本,对钢2 300 m3高炉喷吹褐煤的工艺进行探讨,找出合理的配煤比例以及其爆炸性控制、着火点、挥发分和系统氧含量等关键技术参数.对钢2 300 m3高炉喷吹褐煤工艺进行改进,褐煤喷吹比例逐步稳定在30%,达到降低炼铁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 高炉 , 喷吹褐煤 , 配煤比例

耐火可塑料马值的测定

曹喜营 , 张三华 , 石会营 , 王金相 , 洪彦若 , 李再耕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9.06.015

采用特级矾土、黏土为主要原料,液体磷酸盐做结合剂,制备了6种满足不同施工方式的w(Al2O3)>70%的高铝可塑料,并采用马值测定仪测定了可塑料的可塑性.结果表明:马值测定法可以用于耐火可塑料的可塑性测定,而且其检测范围更宽,可测定采用橡皮锤人工捣打或风镐机械捣打等不同施工方式的可塑料的可塑性.橡皮锤人工捣打可塑料的马值范围为1.36~3.74 MPa,风镐机械捣打可塑料的马值范围为7.1~22 MPa.

关键词: 耐火可塑料 , , 可塑性 , 施工方法

甸金矿提升系统优化与应用

郭建军 , 江国建 , 汪宗文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2.11.007

甸金矿充分利用现有的提升系统,将相邻两矿区提升系统统筹考虑,进行优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提升系统 , 优化 , 应用

钢2号方坯连铸机二冷制度的优化

中国冶金

钢通过对2号方坯连铸机二冷制度的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喷嘴型号和布置以及适当的水量控制等制度,对减轻铸坯中心偏析、扩大铸坯等轴晶率、提高铸坯内部质量有明显效果,铸坯合格率由优化前的87.26%提高到优化后的99.81%,为进一步完善连铸二冷控制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连铸机 , 二冷制度 , 中心偏析 , 等轴晶率

高炉锌平衡及热力学行为分析

张伟 , 田中明 , 胡德顺 , 张立国 , 王再义 , 王相力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0yuan.issn1001-0963.20140158

为掌握鞍高炉锌负荷水平和锌在高炉内的循环富集规律,通过入炉原燃料、炉渣、粉尘等系统取样对鞍高炉的锌、碱负荷及收支平衡进行了统计,并对锌在高炉内的反应行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高炉入炉锌负荷为0.69 kg/t,碱负荷为4.66 kg/t,锌和碱金属的主要来源都是烧结矿,由烧结矿带入的锌量达到锌负荷的90.7%,带入的碱金属达到碱负荷的61.7%;支出方面锌主要随炉尘排出,碱金属主要随炉渣排出.此外结合热力学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锌在高炉内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并提出了锌富集的预防控制措施.

关键词: 高炉 , , 碱金属 , 锌负荷 , 热力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