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氨敏膜的制备及应用

郭宁杰 , , 叶宗标 , 谢光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石墨烯和苯胺为原料,采用原位自组装技术制备了石墨烯-聚苯胺(PANI)复合氨敏膜.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电镜对薄膜结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基于复合薄膜的氨气传感器的响应性能;分析了薄膜与氨气分子的作用机理,并研究了石墨烯掺杂量和制备工艺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聚苯胺复合薄膜对氨气具有良好的响应,其气敏特性明显优于单一的石墨烯薄膜和石墨烯/聚苯胺分层薄膜,分析认为石墨烯不仅为苯胺聚合提供了基体(成核模板),增大复合薄膜的比表面积,同时对聚苯胺具有掺杂作用,在复合薄膜中形成了π-π共轭结构.

关键词: 石墨烯 , 聚苯胺 , 原位自组装 , 传感器 , 氨气

聚吡咯/二氧化钛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气敏性研究

, 蒋亚东 , 谢光忠 , 赵明静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7.00524

运用静电力自组装和原位化学氧化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聚吡咯/纳米二氧化钛(PPy/TiO2)复合薄膜, 并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采用平面叉指电极制备了PPy/TiO2复合薄膜气体传感器, 研究了其在常温下对有毒气体NH3和CO的敏感性. 最后测试了该传感器的温度湿度特性. 结果表明, 该传感器对NH3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对CO几乎没有响应. 同时讨论了复合薄膜沉积时间对气敏特性的影响, 实验表明当沉积时间为20min时, 该传感器的NH3敏感特性最好.

关键词: PPy/TiO2 , nanocomposite thin films , gas sensor , NH3

多壁碳纳米管/α-六噻吩双层OTFT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张波 , , 段成丽 , 谢光忠 , 蒋亚东 , 邬嫡波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06.009

以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和α-六噻吩(α-sexithiophene,α-6T)双层膜作为有源层,二氧化硅(SiO2)为绝缘层,钛/金(Ti/Au)作为电极,制备了沟道宽长比为640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s,OT-FT)气体传感器。测试了该传感器对痕量二氧化氮(NO2)气体的实时响应特性,并分析了 NO2气体对OTFT传感器阈值电压、载流子迁移率等多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 MWCNTs/α-6T 的 OTFT器件有较好的电学特性,载流子迁移率为3.0×10-2 cm2/V·s;OTFT传感器对 NO2气体具有较高的响应率,响应和恢复时间短,能检测(0.2~1)×10-6的痕量NO2气体,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同时可以利用阈值电压和载流子迁移率等多参数来表征响应结果。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双层敏感膜的特殊形貌有利于提高器件的气敏性能。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 α-六噻吩 , 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 , 气体传感器 , NO2

有机薄膜晶体管钛/金电极的刻蚀工艺研究

严剑飞 , 吴志明 , , 李娴 , 付嵩琦

功能材料

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的方法,分别刻蚀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的钛/金薄膜电极.改变刻蚀的工艺条件,研究了不同的刻蚀工艺对OTFT器件性能的影响,并对刻蚀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ICP干法刻蚀不适合用来刻蚀OTFT器件的钛/金电极,而湿法刻蚀工艺可用于刻蚀关键尺寸为5μm及其以上的钛/金电极,其最佳工艺条件分别是n(HF):n(HNO3):n(H2O)=1:1:5和n(KI):n(I2):n(H2O)=4:1:40.

关键词: 刻蚀 , 有机薄膜晶体管 , 钛/金 , 最佳工艺条件

α-六噻吩OTFT器件痕量NO2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李娴 , 蒋亚东 , 谢光忠 ,

材料导报

以α-六噻吩(α-sexithiophene,α-6T)为有源层,二氧化硅(SiO2)为绝缘层,钛/金(Ti/Au)为电极,分别制备了沟道宽长比为40、160和640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s,OTFT)器件.讨论了OTFT器件的宽长比对二氧化氮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α-6T的OTFT器件对二氧化氮气体具有较高的实时响应;OTFT器件对二氧化氮气体的气敏性能与沟道宽长比有依赖关系,随着沟道宽长比的增大,器件的响应灵敏度提高、响应时间延长,宽长比为160的器件气敏性能最佳.

关键词: 沟道宽长比 , 有机薄膜晶体管 , 二氧化氮 , 灵敏度

聚吡咯/二氧化钛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气敏性研究

, 蒋亚东 , 谢光忠 , 赵明静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7.03.030

运用静电力自组装和原位化学氧化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聚吡咯/纳米二氧化钛(PPy/TiO2)复合薄膜,并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采用平面叉指电极制备了PPy/TiO2复合薄膜气体传感器,研究了其在常温下对有毒气体NH3和CO的敏感性.最后测试了该传感器的温度湿度特性.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NH3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CO几乎没有响应.同时讨论了复合薄膜沉积时间对气敏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沉积时间为20min时,该传感器的NH3敏感特性最好.

关键词: PPy/TiO2 , 复合薄膜 , 气体传感器 , NH3

开封济河水系底泥重金属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王洪涛 , 张俊华 , 张天宁 , 姜玉 , 丁少峰 , 郭廷忠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8.2015123101

济河水系开封段底泥为研究对象,沿河采集75个底泥样品,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Cd、Cr、Cu、Ni、Pb和Zn的含量,并采用富集系数法分析重金属富集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济河开封段底泥Cd、Cr、Cu、Ni、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24.51、67.86、290.65、28.46、115.34、1936.95 mg·kg-1,远高于我国潮土背景值.富集系数分析表明,底泥各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146.10) >Zn(19.62)> Cu(9.89) >Pb(3.83) >Cr(0.89) >Ni(0.88),其中Cd、Cu、Zn已显著富集污染,Cr、Ni无明显富集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底泥各重金属平均潜在生态风险系数的大小顺序依次为:Cd>Cu>Zn>Pb>Ni>Cr,6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7259.21,属于很强生态风险,RI“很强”等级样点主要分布在黄汴河、化肥河、济河下游及马家河下游河段,镉是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关键词: 开封市 , 济河 , 底泥 , 富集 , 潜在生态风险

赫兹(THz)成像的进展概况

张蕾 , 徐新龙 , 李福利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5.02.001

评述了赫兹射线成像的进展情况.赫兹(THz)辐射介于微波和红外之间.与微波、X射线、核磁共振(NMR)成像相比,赫兹成像不仅能给出物体的密度信息,而且能给出频率域的信息,以及在光频、微波和X射线范围内所不能给出的材料的转动、振动信息.赫兹射线与其他频段的电磁波相比,它能量低,不会造成对生物样品的电离损伤,而且赫兹射线很容易穿过介电材料,因而可以用于产品的安全监测.因此赫兹成像技术在生物学、工业安全监测等方面有可能带来新的关键性的突破.

关键词: 赫兹成像 , 扫描成像 , 实时成像 , 近场成像 , 赫兹CT

新型赫兹波段宽带吸收材料

田发 , 殷强 , 李肃成 , 陆伟新 , 侯波 , 顾邦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根据介质材料在赫兹波下的性质可以制作可调控赫兹波的特异性器件,研究导电薄膜对赫兹波的吸收.通过分析硅衬底纳米导电薄膜在赫兹波下的光学性质,设计材料参数可实现赫兹波段下的宽频无色散吸收.通过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对设计制作的材料进行探究,验证其具有与理论预计中完全一致的宽频无色散吸收效果,达到50%理论上的最大吸收率.

关键词: 新型材料 , 宽频吸收 , 赫兹波 , 纳米导电薄膜 , 透射率 , 复合介质

基于分形理论的赫兹光谱识别

张平 , 王新柯 , 李海涛 , 李宇晔 , 耿玉珍 , 李福利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7.06.003

介绍了分形的基本概念和分形盒维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赫兹光谱识别方法.实验中测得了两种中药的赫兹光谱,算出了它们的盒维数并进行了比较.通过这种方法使不同的药品得到了很好的鉴别.

关键词: 光谱学 , 分形 , 盒维数 , 赫兹光谱识别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