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良
,
李净
,
蒋海冰
,
胡正文
,
赵志星
钢铁
为了降低烧结工艺生产成本,针对北钢360 m2烧结机的原料条件及生产状况,对现有配矿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在基本不改变混合料品位、碱度和SiO2含量等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增大低成本矿粉配比,降低高成本矿粉配比,同时调整其他原料配比,制定6种成本较低的配矿方案,并通过烧结杯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2种澳洲矿粉的总配比不宜超过45%;2种巴西矿粉的配比应尽量一致;最优配矿方案可降低烧结混合料成本16.02元/t,且烧结生产指标及烧结矿质量会有改善;仅仅通过调整现有矿粉配比,就可以在改善烧结生产经济技术指标的同时,实现烧结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关键词:
烧结
,
铁矿粉
,
优化配矿
,
烧结杯试验
王增辉
,
李志信
工程热物理学报
应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平均温度为300 K、厚度为2.715 nm~43.44 nm的单晶硅薄膜的法向热导率,模拟结果表明,薄膜热导率低于同温度下单晶硅的实验值,存在显著的尺寸效应,当膜厚度在20 nm以下时,法向热导率随尺度减小而线性减小,当膜厚度大于20 nm时法向热导率随尺度呈现二阶多项式变化.法向热导率的变化规律与面向热导率的变化规律类似,表明薄膜厚度和表面晶格结构对声子传热影响的复杂性.
关键词:
纳米薄膜
,
分子动力学
,
法向热导率
刘有智
,
章德玉
,
焦纬洲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6.05.012
对模拟的含酚废水,采用乳状液膜法脱酚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实验研究了对所采用的制乳设备-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对制乳率,提取设备-旋转填料床对脱酚率和破乳设备-无机微孔膜外压内抽式膜法破乳的重要参数如透过压方式、膜孔径等对膜通量和破乳率的影响.并且讨论了破乳后的油相回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对制乳率、脱酚率都很高,且瞬间完成.亲水性无机微孔膜外压内抽方式破乳,是一种更有效的膜法破乳新方法,此过程受透过压方式和膜孔径的影响较大.膜孔径越小,破乳率越高,膜通量越小;外压内抽方式的破乳效果优于单外压方式的破乳效果.并由实验数据得到:撞击流-旋转填料床的制乳效率可达99.90%以上,脱酚率可达99%左右,对于粒径为5~25 μm乳液,用膜孔径为2.0μm的SiC微孔膜,在外压为60kPa、内负压为30 kPa的外压内抽破乳方式下破乳,破乳率可达96.4%,膜通量可达900L/(m2·h).
关键词: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
乳状液膜
,
制乳率
,
脱酚率
,
破乳
,
无机微孔膜
谢蔚
,
许珞萍
,
吴晓春
,
徐明华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6.03.001
介绍我国模具钢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宝钢股份特殊钢分公司以国际先进模具钢生产水平为目标,确立走精品的路线;在建立一流精品模具钢生产基地的同时,更加重视与其相匹配的先进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开发,通过与高校、研究院所的合作,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模具钢的生产流程中,全面提升了模具钢的生产水平,为我国模具制造业提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模具钢系列产品的平台,产生明显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
精品模具钢
,
产学研结合
,
新技术与工艺
张健
,
章明川
,
于娟
,
齐永锋
,
林郁郁
工程热物理学报
考虑碳粒表面还原反应的移动火焰锋面模型(MFF-Ⅰ)在推导火焰锋面位置时,仅考虑了碳粒表面氧化反应的影响.本文综合考虑碳粒表面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对火焰锋面位置的影响,给出更严格的推导,即MFF-Ⅱ模型.在通常的燃烧工况下,改进模型MFF-Ⅱ与原始模型MFF-Ⅰ相比,预报结论基本一致.但对于较低氧浓度的工况,比如再燃、气化问题,改进模型MFF-Ⅱ同样可以给出可信的预报结果,而这是MFF-Ⅰ模型所不及的.
关键词:
移动火焰锋面模型
,
碳粒
,
燃烧反应速率
,
火焰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