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美意张宇李士炉张欣周军周邦新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236
采用静态高压釜腐蚀实验研究了Zr-0.80Sn-0.34Nb-0.39Fe-0.1Cr-xCu(x=0.05-0.5, 质量分数, %)合金在500 ℃, 10.3 MPa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 利用TEM观察了合金的显微组织. 结果表明: 添加(0.05-0.5)Cu对合金在500 ℃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影响不大. 当x≦0.2时, 合金中的第二相主要为 hcp结构的Zr(Fe, Cr, Nb)2和含Cu的正交结构的Zr3Fe; 当x>0.2时, 除了Zr(Fe, Cr, Nb)2和含Cu的Zr3Fe外, 还有四方结构的Zr2Cu析出. Zr(Fe, Cr, Nb)2比较细小, 而含Cu第二相的尺寸较大. 即使在添加0.05Cu的合金中也有含Cu第二相析出, 说明Cu在该合金α-Zr基体中的固溶量很低. 因此, 添加(0.05-0.5)Cu对该合金在500 ℃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影响不大的原因可能与固溶在α-Zr基体中的 Cu含量低有关.
关键词:
锆合金
,
Cu content
,
corrosion resistance
,
superheated pressurized steam
,
microstructure
陈凌
,
蒋家羚
金属学报
通过316L钢在420℃环境下应力控制的低周疲劳实验, 基于连续损伤力学,
提出一种新的低周疲劳损伤模型, 采用间接反映循环塑性应变能的应力--位移
曲线面积的变化作为损伤变量, 实验结果与该模型显示的疲劳损伤演变规律符
合较好.
关键词:
低周疲劳
,
null
,
null
任廷志
钢铁研究学报
建立了新的无钟并罐式高炉周向炉料流量公式.与原有的公式相比,该公式更接近于炉喉周向炉料流量的变化,并且还可求出炉料分布的不均匀率,为控制不均匀炉料分布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炼铁
,
无钟并罐式高炉
,
周向布料
,
炉料流量
关昕
,
孟延军
钢铁研究
论述了超高周疲劳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近年来超高周疲劳的研究成果包括超高周疲劳的典型特征如S-N曲线、裂纹起源、起裂机理、影响超高周疲劳行为的因素等,介绍了超高周疲劳的常用实验手段,提出了今后超高周疲劳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超高周疲劳
,
S-N曲线
,
疲劳裂纹萌生
,
超声疲劳实验
陈凌
,
蒋家羚
,
范志超
,
陈学东
,
杨铁成
金属学报
从熵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出发, 推导出一个新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能量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 对线性累积损伤法则进行了探讨. 通过316L钢420℃环境下应力控制的低周疲劳实验, 用该模型及基于该模型的线性累积损伤法则进行了低周疲劳寿命和剩余寿命的预测, 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关键词:
低周疲劳
,
entropy conservation
,
energy conservation
,
strain energy
陈凌
,
蒋家羚
,
范志超
,
陈学东
,
杨铁成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6.02.018
从熵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出发,推导出一个新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能量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对线性累积损伤法则进行了探讨.通过316L钢420℃环境下应力控制的低周疲劳实验,用该模型及基于该模型的线性累积损伤法则进行了低周疲劳寿命和剩余寿命的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关键词:
低周疲劳
,
熵守恒
,
能量守恒
,
应变能
,
累积损伤
许超
,
张国栋
,
苏彬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8.016
对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将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统一表征的能量形式参量.用统一的能量形式表征参量对高温合金GH141的760℃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用1Cr11Ni2W2MoV钢500℃和粉末盘材料FGH95的600℃高温低周疲劳和高周疲劳数据对统一表征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用能量形式的表征参量能够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
关键词:
高周疲劳
,
低周疲劳
,
寿命预测
,
能量表征
,
高温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