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迪
,
曾飞
,
孔令体
,
耿魁伟
,
谷宇
,
潘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6.01.008
采用电子束蒸镀的方法,通过改变多层膜的周期结构,成功地制备出具有不同晶格常数的bcc亚稳结构铁相的Fe/V多层膜,并研究了亚稳结构铁相形成对其磁性影响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多层膜中Fe与V层均由纳米晶粒组成.Fe层厚度小于2nm时,受多层膜界面自由能作用,Fe与V相互准外延生长,多层膜由点阵常数一致的体心立方相组成,其点阵常数随样品V/Fe层厚度比的增大而增加.多层膜平均原子磁矩随铁或钒层厚度的改变发生明显变化:当钒层厚度固定为6nm时,铁原子磁矩随铁层厚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在2nm处出现极小值后又随铁层增厚而回升;对于铁层厚度固定为1.6nm的样品,磁矩在钒层厚度为3nm时出现极大值.
关键词:
多层膜
,
亚稳bcc结构
,
原子磁矩
任娟
,
聂敏
,
刘晓慧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2.06.009
为了建立量子纠缠信令在自由空间传输时的损伤模型,提出了信令传输损伤度与传输距离的关系,给出了量子信令的中继方案和信令损伤修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收、发两端望远镜的孔径数值、传输因子和载体光子的波长三个参数一定的情况下,传输损伤度与距离、定位损耗密切相关,定位损耗的变化对信令传输损伤度影响很小.因此,影响信令传输损伤度的主要因素是通信距离,量子信令在自由空间的远距离传送需要增加中继器.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信令损伤模型
,
量子纠缠信令
,
传输损伤度
,
量子中继
徐华成
,
聂敏
,
杨光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5.02.007
为了解决量子信令交换的最佳交换速率问题,提出了基于保真度的量子信令纠缠交换最佳交换速率算法.根据量子信令纠缠交换方案,分析了由量子混合态组成的信令保真度.针对单输入单输出系统(SISO)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讨论了影响量子信令交换速率的各种因素,计算得出最佳交换速率.仿真结果表明,在保真度为97%时,最佳交换速率为100 qubit/s,该指标完全能够满足量子通信对信令交换的要求,对于构建未来量子通信系统有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量子信令网
,
纠缠交换
,
保真度
,
最佳交换速率
姜劲雅
,
聂敏
,
刘晓慧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2.05.007
提出了量子信令的分层模型,分析了各层的功能.针对量子移动通信网与量子固定通信网之间量子信令传递与交换的各种情况,研究了纠缠分发层功能的实现策略.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量子信令分层模型,各层功能完善,不仅可以满足未来多用户量子通信的需要,而且分发层功能的实现策略能够适应不同网络之间量子通信的情况,具有很好的通用性.研究结果对于未来量子信令标准的制定具有很好的技术支撑作用.
关键词:
量子通信
,
量子信令
,
分层模型
,
分发层功能
,
量子态纯化
,
纠缠中继
薛乐
,
聂敏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5.010
为解决量子信令在远距离传输过程中的纯化中继问题,提出了基于两级偏振分光镜的纠缠纯化方案.采用三个偏振分光镜构建方案,第一级含一个偏振分光镜,第二级有两个偏振分光镜,让混合态的量子信令纠缠态通过两级偏振分光镜后,会产生一对新的纠缠态,继而用新的纠缠态来替代原来的混合态,最终实现纯化的目的.对每一种输入态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纠缠纯化方案可以有效地实现量子信令的纯化,具有很好的应用性和操作性.该方案的研究对未来量子通信中信令的传输具有一定的技术参考作用.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量子信令
,
偏振分光镜
,
纠缠纯化
,
纠缠态
闵振华
,
曹敏
,
张书
,
王秀丹
,
王永刚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7.01.014
分别以煤沥青、石油中间相沥青和AR沥青为前驱体制备炭泡沫材料.采用GPC测定前驱体分子量,SEM观察所制炭泡沫的孔结构,光学显微镜测量所制炭泡沫的孔径及其分布.结果发现,由于煤焦油沥青不含中间相,且QI含量较高,导致在实验条件下不能直接制备出合格的炭泡沫.以石油中间相沥青和AR沥青为原料均能制备出具有分布均匀开孔结构,且微观各向异性的炭泡沫.由AR沥青制备的炭泡沫呈现平均孔径较小(212 μm)、孔壁较薄、孔径分布较窄(180 μm~300 μm)、开孔率较高、以及韧带排列较规整等特点,表明低QI含量、低分子量且分布较窄的前驱体有利于发泡.
关键词:
前驱体
,
炭泡沫
,
SEM
,
孔结构
沈业青
,
邓敏
,
莫立武
硅酸盐通报
分别概述了压汞测孔法、同步加速X射线层析扫描测孔法、核磁共振弛豫时间测孔法和核磁共振冷冻干燥测孔法.压汞测孔法能直接获取硬化水泥浆体孔结构第一手信息,孔隙结构换算时无需大量、复杂的模型和假定.利用此特点,结合新报道的测孔技术有望实现硬化水泥浆体孔结构表征技术的新突破;同步加速X射线层析扫描测孔法和核磁共振弛豫时间测孔法适合于表征介观尺度的孔隙结构,而核磁共振冷冻干燥法适合于表征微观尺度的孔隙结构.无论是核磁共振弛豫时间测孔法还是核磁共振冷冻干燥测孔法,水泥浆体中铁磁性物质的存在可能会对测定精度产生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硬化水泥浆体
,
压汞测孔法
,
同步加速X射线层析扫描
,
核磁共振
,
孔结构
马国金
,
郭秀艳
,
黄文先
,
郑小秋
,
袁慧羚
硅酸盐通报
研究了废纸纤维、UFS00纤维素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水泥浆体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氮吸附法对水泥浆体的孔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三种纤维掺入后对水泥浆体孔结构的改变.试验结果表明:密封养护条件下,三种纤维对水泥浆体强度和孔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废纸纤维对水泥浆体强度和优化孔结构方面的影响略次于UF500纤维素纤维,但优于聚丙烯纤维,从成本方面考虑,用废纸纤维代替UF500纤维素纤维是值得尝试的.
关键词:
废纸纤维
,
UF500纤维素纤维
,
水泥浆体
,
强度
,
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