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俊
,
王芳辉
,
孔令汉
,
张瑶
,
朱红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7.022
为了研究 Fe3 O 4形貌与其复合材料电磁吸收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微粒和棒状两种形貌的 Fe3 O 4与石墨烯复合材料.利用 X 射线衍射(XRD)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电磁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 Fe3 O 4棒/石墨烯复合材料相比纳米 Fe3 O 4粒子/石墨烯具有更优异的电磁吸收性能,其在8~18 GHz 范围内小于-10 dB 频带宽9.8~17.9 GHz,说明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和纳米粒子的形貌有关.
关键词:
微波吸收
,
纳米复合材料
,
Fe3O4
,
石墨烯
任娟
,
聂敏
,
刘晓慧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2.06.009
为了建立量子纠缠信令在自由空间传输时的损伤模型,提出了信令传输损伤度与传输距离的关系,给出了量子信令的中继方案和信令损伤修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收、发两端望远镜的孔径数值、传输因子和载体光子的波长三个参数一定的情况下,传输损伤度与距离、定位损耗密切相关,定位损耗的变化对信令传输损伤度影响很小.因此,影响信令传输损伤度的主要因素是通信距离,量子信令在自由空间的远距离传送需要增加中继器.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信令损伤模型
,
量子纠缠信令
,
传输损伤度
,
量子中继
徐华成
,
聂敏
,
杨光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5.02.007
为了解决量子信令交换的最佳交换速率问题,提出了基于保真度的量子信令纠缠交换最佳交换速率算法.根据量子信令纠缠交换方案,分析了由量子混合态组成的信令保真度.针对单输入单输出系统(SISO)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讨论了影响量子信令交换速率的各种因素,计算得出最佳交换速率.仿真结果表明,在保真度为97%时,最佳交换速率为100 qubit/s,该指标完全能够满足量子通信对信令交换的要求,对于构建未来量子通信系统有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量子信令网
,
纠缠交换
,
保真度
,
最佳交换速率
姜劲雅
,
聂敏
,
刘晓慧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2.05.007
提出了量子信令的分层模型,分析了各层的功能.针对量子移动通信网与量子固定通信网之间量子信令传递与交换的各种情况,研究了纠缠分发层功能的实现策略.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量子信令分层模型,各层功能完善,不仅可以满足未来多用户量子通信的需要,而且分发层功能的实现策略能够适应不同网络之间量子通信的情况,具有很好的通用性.研究结果对于未来量子信令标准的制定具有很好的技术支撑作用.
关键词:
量子通信
,
量子信令
,
分层模型
,
分发层功能
,
量子态纯化
,
纠缠中继
薛乐
,
聂敏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5.010
为解决量子信令在远距离传输过程中的纯化中继问题,提出了基于两级偏振分光镜的纠缠纯化方案.采用三个偏振分光镜构建方案,第一级含一个偏振分光镜,第二级有两个偏振分光镜,让混合态的量子信令纠缠态通过两级偏振分光镜后,会产生一对新的纠缠态,继而用新的纠缠态来替代原来的混合态,最终实现纯化的目的.对每一种输入态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纠缠纯化方案可以有效地实现量子信令的纯化,具有很好的应用性和操作性.该方案的研究对未来量子通信中信令的传输具有一定的技术参考作用.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量子信令
,
偏振分光镜
,
纠缠纯化
,
纠缠态
李映苓
,
王若南
,
赵逸云
,
袁冬梅
,
曹玉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4.01.002
近来的报道表明,利用藻类生物吸附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污水,具有效率高、费用低、污染小等优点,作者进行了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Turp.) Kütz.)及汉氏菱形藻(Nitzschia hantzschiana Rabh.)对Ag(I)离子吸附的比较研究,发现在2种藻上所吸附的Ag都主要以+1价的形式存在;在相同条件下,汉氏菱形藻对Ag(I)离子的吸附能力明显比斜生栅藻高,在Ag+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0.33 mg/ml、温度25±2℃下,当吸附达到平衡后,斜生栅藻对Ag(I)离子的平均吸附量为15mg/g,而汉氏菱形藻为27mg/g.
关键词:
纤维冶金
,
银
,
斜生栅藻
,
汉氏菱形藻
,
吸附
李勇
,
胡贤磊
,
王君
,
刘相华
,
李海涛
钢铁研究学报
汉宁窗采样快速傅立叶变换比值算法,可用于带钢厚度偏差的诊断,也可用于板带材的轧辊偏心控制补偿.它在非整周期截断情况下能有效地降低由泄漏效应和栅栏效应产生的估算误差.与直接FFT和一般的FFT改进算法相比,具有算法公式简单明了,算法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的特点.通过数字仿真和某中厚板厂的现场数据分析,证明了这种算法的准确性、优越性.
关键词:
汉宁窗采样
,
快速傅立叶变换
,
厚差诊断
,
偏心补偿
,
板带材厚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