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波
,
赵成华
,
张真
,
王鸿斌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4.02.001
亲二烯体试剂4-甲基-1,2,4-三唑啉-3,5-二酮(MTAD)与共轭二烯成分形成衍生物,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衍生物质谱图中各种特征碎片离子简单、明显,可用于确定共轭双键在碳链中的位置.以鉴定云南松毛虫性信息素腺体成分的共轭双键位置为例,进一步探讨了反-5-,顺-7-十二碳二烯醇及相应的醛和乙酸酯与MTAD形成衍生物的化学反应特点及色谱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4-甲基-1,2,4-三唑啉-3,5-二酮
,
共轭双键
,
气相色谱-电子轰击质谱
,
性信息素
,
云南松毛虫
孔祥波
,
张真
,
王鸿斌
,
赵成华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5.04.00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确认了顺-5-,反-7-十二碳二烯乙酸酯是思茅松毛虫性信息素腺体的主要成分(次要成分由于含量极微且受杂质干扰,未能获得全扫描质谱图).利用高分辨率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了思茅松毛虫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的酯基转移和乙酰化反应的衍生物,进一步确认了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是思茅松毛虫性信息素腺体中的微量成分.探讨了功能团相互转换微量化学反应法鉴定松毛虫性信息素腺体中微量成分功能团和立体构型的优点.强调了性信息素微量成分鉴定工作在昆虫化学通讯系统研究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
,
气相色谱-质谱
,
微量化学反应
,
性信息素
,
微量成分
,
思茅松毛虫
沈中元
,
王六定
,
赵景辉
,
吴宏景
材料开发与应用
在制备出含镍介孔碳(OMC-Ni)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HCl掺杂聚苯胺(PANI)复合物基础上,采用同轴传输线法测试了材料在2-18 GHz范围的电磁参数并获得其吸波性能.结果表明:提高介孔碳中镍掺杂量及改变复合物中PANI含量均能有效提高材料的反射损耗,且有效吸收带宽(≤- 10 dB)与材料匹配厚度密切相关,如OMC-Ni0.05/PANI厚度d=1.9 mm时有效带宽为5.0 GHz(10.7- 15.7 GHz).
关键词:
吸波材料
,
介孔碳
,
电磁性能
材料研究学报
研究了球形孔通孔和闭孔泡沫铝合金在1 MHz~10 MHz的超声衰减性能.结果表明:泡沫铝合金的超声衰减性能决定于其孔结构;通孔泡沫铝合金的超声衰减系数α随着孔径d的减小、孔隙率Ps减小和比表面积Sv的增加而增大;闭孔泡沫铝合金的超声衰减系数α随孔径d的减小、孔隙率Ps的增加和比表面积Sv的增加而增大;当孔径d、孔隙率Ps相近时,闭孔泡沫铝合金的超声衰减性能优于通孔泡沫铝合金;在1 MHz~10 MHz二者是具有良好阻尼性能的轻质材料.其衰减机制为在弹性范围内超声应力波在具有大量孔隙界面的泡沫铝合金中的衰减.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通孔泡沫铝合金
,
闭孔泡沫铝合金
,
超声衰减系数
,
孔径
,
孔隙率
,
比表面积
冀志江
,
韩斌
,
侯国艳
,
王静
,
张忠伦
材料科学与工艺
用石墨粉、闭孔膨胀珍珠岩与硅酸盐水泥等材料,制成具有电磁波吸收功能的砂浆层.应用弓形法对砂浆在2~18GHz吸波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不同石墨含量、不同砂浆厚度与砂浆吸波性能的关系.当砂浆层体积中含有30%的膨胀珍珠岩,含有200目(mesh number)石墨粉含量为20%wt时,比含量15%和25%吸波效果好;粒径为200目的石墨粉含量为20%wt时,厚度由1cm变为3cm时,吸收峰增多由2个变为6个,吸收频带增宽且向低频移动,在2~3GHz间吸波效果较差;在3~18GHz间,最大反射率为-3dB,最小吸收峰反射率达-27dB.吸波砂浆层上下界面的反射波干涉相消是随着厚度增加吸收峰增多且向低频移动的原因.
关键词:
膨胀珍珠岩
,
砂浆
,
石墨
,
吸波
于名讯
,
丁文皓
,
李云南
,
何华辉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7.003
以电磁理论为基础,对两层结构的毫米波/厘米波兼容吸收涂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系列吸波涂层的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先分别以电损耗和磁损耗为主,采用单层结构分别对毫米波和厘米波实现较好的吸收,然后以厘米波吸收层作为内层,以毫米波吸收层作为外层,并进一步改善内外层之间的阻抗匹配,利用两层结构可以对毫米波和厘米波实现较好的兼容吸收.
关键词:
兼容吸波涂层
,
毫米波
,
厘米波
王海泉
,
陈秀琴
材料导报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吸波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了传统吸波材料以及新型吸波材料,如铁氧体吸波材料、碳纤维结构吸波材料、纳米吸波材料、手性吸波材料,多晶铁纤维吸波材料,导电高聚物吸波材料,雷达红外兼容吸波材料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
吸波材料
,
隐身技术
,
吸收剂
,
纳米材料
罗发
,
周万城
,
焦桓
,
赵东林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3.03.011
研究了由SiC(N)纳米吸收剂制备的SiC(N)/LAS吸波材料的介电性能,对影响介电性能的吸收剂的含量、吸波材料烧结温度和碳界面层等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080℃以下烧结温度对陶瓷致密度的影响较大而对陶瓷介电常数的影响较小;在1080℃以上烧结温度对烧结致密度的影响较小,对陶瓷介电常数的影响较大.吸波材料介电常数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吸波材料制备过程中纳米级的SiC(N)促进了碳界面层形成,导致了在较高温度烧结时吸波材料介电常数对温度的敏感性,使吸波材料介电常数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形成的碳界面层复介电常数的虚部较高,使吸波材料对电磁波的损耗进一步升高,从而使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得到增强.
关键词:
纳米SiC(N)
,
LAS玻璃陶瓷
,
介电常数
,
界面层
,
吸波材料